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為什麼航母速度都在30節左右,30節換成汽車的速度是多快?

生活中經常能用到「米」或者是「千米」等單位,對於「節」或者「海里」雖然或多或少有聽過,但真正了解的人卻很少。

很多人好奇,「一海里」或者「一節」換算成陸地交通是個什麼概念?

另外,對航母感興趣的朋友也會遇到這樣的疑惑,那就是不管是核航母還是常規動力航母,其航速基本都在30節左右。

這又是為何?難道不能再快一點嗎?

早在16世紀,歐洲國家就開始發展航海事業,依靠航海技術促進貿易經濟和交流,增強綜合國力,所以16世紀的歐洲經常航海。

但在當時,既沒有機械鐘錶,又沒有航程記錄儀,很難判斷船隻的航行速度和行程。

大海茫茫一片,根本沒有可以參考的標記,船隻航行速度只能通過總里程和兩點之間的大概距離測算,並且測算出來的誤差相當大,實時航速沒辦法確定。

有一位聰明的水手想出個辦法,成功解決了船隻在海上的測速問題。

在船隻航行的時候,專門拋出一根巨長無比的繩子,繩子也不是普通的繩子,上面綁有浮球,並且浮球之間的距離是確定的。

這樣一來,繩子就會漂浮在海面上,並且分成好多節,只要測出相同時間繩索被拉拽的節數,就能知道相應的航速。

於是,「節」成了航海速度的新計量單位,但是這個故事這是歐洲民間的一個傳說,其真實性有待考證。

現在國際計量單位組織已經統一接「節」這個單位,定義1節=1海里每小時。

而海里是一種用於測量海上距離的長度單位,1海里對應的是一分弧度在地球赤道上的長度,也就是地球赤道周長的1/360,約等於1.15078英里,換算成國際常用基本單位米則是1852米。

一般情況下,國際上採用國際海里表示航海距離,1海里=1852米。

在海上船隻的導航系統中,船舶的位置和移動通常以海里為單位進行報告和記錄,這有助於簡化導航計算,同時可以確保全球計量單位的一致性。

很多人好奇,既然航海速度可以用節來確定,那為什麼還要專門制定一個距離單位,並且有零有整,計算起來相當複雜。

實際上,古代航海專家遠比我們有智慧,使用海里的主要原因,其實跟導航技術和地球的結構有關。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大圓球,表面有起伏,並不是平面。

在這個巨大的球體上,經度線匯聚到極點,因此緯度線上的一度弧長在赤道上比在極點附近要長,由於航行經常穿越不同緯度,所以使用度量緯度線上弧長的單位能更準確地反映實際的地球表面距離。

使用海里計算船隻的移動距離,其實是一種更加便捷且精準的計量方式,直接拿1海里表示一分弧度,不用考慮長度單位米之間的換算,這對飛行員和船員來說十分重要。

陸地上的車輛有很多地標可以作為參照,通常使用千米每小時來表示,一般的航船速度都在十幾節,稍微大一點的艦艇,速度平均在20節左右,在速度、距離都知道的情況下,要將速度從節轉換為千米每小時就非常簡單了。

假設船隻航行速度為速度20節,1海里=1.852千米,將已知信息帶入計算公式,發現20節的速度相當於37.04千米每小時。

這個速度,在陸地上真的不算快,現在很多電動車隨便騎快點都有每小時四十千米以上。

一般海上的大型船隻航速都是30節,按照剛才的方式進行換算,30節的速度相當於大約55.56千米每小時。

對於航母這龐然大物來說,著這樣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很多人表示疑惑,為什麼航母很少超過30節速度。

就拿印度的維拉特號航母來說,最高速度只有28節,這本是一艘已經退役的印度半人馬級航空母艦,在超日王號航空母艦於印度海軍服役後,於2017年3月6日退役,退役之前一直是印度引以為豪的軍事重器。

鮮為人知的是,這艘航母足足有28700噸的排水量,全長226.9米,吃水深度將近9米,還是在空載的情況下,四鍋爐的配置,其中有兩個主力Parsons蒸汽渦輪,最大功率57Mw,如此誇張的動力,航速卻只有28節。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陸地上隨便一個自行車騎手都能超過印度維拉特號航母,這艘比莫迪還要年長的航母,其實是二戰時期的產物,卻沒想到,航速連30節都破不了

除了印度以外,全球最先進的英國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也被人詬病。

這艘航母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兩棲攻擊艦,而非傳統的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約65000噸,艦長約280米,吃水比印度航母還深,足足有11米。

動力系統採用電磁飛輪輔助推進,由於甲板巨大,可以輕鬆搭載多型直升機和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作戰能力在當時可以說是世界一流,平時配備艦員1600人,有艦空飛彈系統、防空飛彈系統、防空炮等武器。

僅從這些配置不難看出,這是一艘全能型巨艦。

除了武器和動力系統以外,伊莉莎白女王號還搭載先進的雷達系統、通信設備和導航系統,可以英國海軍提供海上軍事信息,實時了解敵人船艦的位置和航速。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被英國人捧上天的皇家海軍國防重器,最大航速竟然連印度的老古董都比不上,只有25節,這樣的速度雖然夠用,但是轉彎的時候實在不靈活,需要很大的轉彎半徑,這在實戰當中無疑是致命的缺陷。

美國也有先進的航母,而且還是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在海上航行時,最快也就是30節的速度,平時在海上出任務或是演習,根本開不到三十節的速度。

因此有人懷疑,美國的航母技術不行,核動力沒那麼快。

上世紀七十年代下水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是全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母,當時部署到地中海,並且跟隨的軍艦有巡洋艦南卡羅萊納號和加利福尼亞號,都是美國海軍的主力,其動力來源是2座西屋A4W核反應堆,搭配四座蒸氣渦輪發動機。

核動力幾乎相當於航母擁有無限能源,根據美國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最高航速有31.5節,幾乎相當於陸地上的五十八千米每小時的速度,碾壓當時的所有航母。

其實航母很少飈到30節的速度,美國現役的很多核動力航母在艦載機起飛時,會加速到三十節速度,以此來增大甲板風力,縮短飛機跑道滑行距離,增加調度效率。

按照美國官方公開的統計數據來看,從尼米茲號航母下水到現在,總共航行了100萬公里,平均每年航行5.5萬海里,航行時長4500小時。

這樣算下來,平均航速只有12節,基本相當於在海面上瞎逛。

有人專門研究過美國的核動力反應堆,發現他們可以輕鬆將航母航行速度提升到40節以上,但是美國軍方卻沒有這麼做,因為科學家早就計算出來,航母和大型船隻的最佳航行速度是30節,速度過快會導致阻力增大,浪費不必要的能源。

比如軍艦以最大三十節的速度航行,所需的功率幾乎相當於19節航速的3.5到4倍左右,而30節是一個分水嶺,在節省燃料的前提下,還能保持速度。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奇趣魅麗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228/199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