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楊穎宇:莫待無花空折枝:梅艷芳與保留香港文化

作者:

梅艷芳逝世二十周年,香港文化博物館原本計劃展出紀念古董巴士。該輛以梅艷芳埃及妖后為造型的巴士,已在香港多處巡行展出,但移師文化博物館前一日,主辦方竟以「收到市民投訴」為由,臨時取消在館外展出。

康文署事後回復傳媒查詢時指出,巴士停泊地點會造成觀眾聚集,容易發生意外,「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及公眾安全風險後,決定取消相關安排。」這個說法與上述「市民投訴」頗有出入。事實上,文化博物館於去年12月至本年9月舉辦「絕代芳華.梅艷芳」專題展覽,市民對於梅艷芳古董巴士應該十分歡迎才合理。展出前一日才突然以種種「理由」取消,不禁令人懷疑,是否有什麼「不可抗力因素」在作怪,例如朱耀明牧師新近出版的回憶錄以「格子代替文字」處理黃雀行動部分?

更有趣的是,取消一事,報導的多是網媒和電子媒體,紙媒幾乎無人問津,令事件更撲朔迷離。

梅艷芳精神與香港文化

翻查資料,2017年梅迷組織芳心薈曾與康文署在尖沙咀星光花園平台及K11合辦「梅艷芳永恆時刻展覽」,當中有展板提及,多倫多、舊金山、奧克蘭三地政府均設立「梅艷芳日」,分別是10月23日、4月18日及6月23日。「梅艷芳一生創造無數演藝經典,對社會貢獻良多,今日她已成為香港精神及文化的代表,被稱為『香港的女兒』。」

七年前光明正大尖沙咀盛讚,今天閃閃縮縮沙田取消巴士展覽。文革樣板戲《紅色娘子軍》將於文化中心盛大公演,再看看這位「香港的女兒」的遭遇,是否忠實反映了2019年之後香港政治和文化的詭譎多變?

今天,香港人要擔心文化館殺館、擔心本土文化藏品如梅艷芳珍品無處容身,這不禁讓人懷緬香港文化一路走向高峰的歷程。

香港開埠,香港身份認同尚未建立,僑港者死後往往經由東華義莊的幫助,將棺木遷葬原籍。香港的華人文化,都是深圳河以北傳過來的,例如粵人愛好飲茶,茶樓文化驟然而起;香港人頗為熟悉的粵劇組織八和會館,也是源於廣州。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殖民地官員的中文名稱,也是採用清代的慣用稱謂,例如今天「政務司司長」,當時稱為Colonial Secretary,殖民政府沒有採用直譯「殖民司」,而是採用清朝時一個省級官名「承宣布政使司」,將之簡化為「布政司」。

香港文化輸出年代

換言之,當時的香港,接受外來文化幅射較多。

然而,隨著新媒體的出現,香港逐漸成為文化出口之埠。王韜在《循環日報》鼓吹變法圖強,開新風氣之先,培育了孫中山等新一代知識份子。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於天后銀幕街創建民新製造影畫片有限公司,奠定香港電影業基石。二次大戰前文學家傑克已開始創作粵語文學,1940年出版的、以灣仔為故事背景的《紅巾誤》小說中有以下文字:「糴左兩文米,樓下個個後生仔衰到死,叫佢賣平半斤都唔肯。」後來還拍成電影。

真正成為文化輸出大埠,是1970年代之後,粵語文化大行其道、電視撈飯的年代。

我作為這個年代的過來人,可以寫的東西實在太多。許冠傑作為歌神,人和歌都廣為人知,於此不贅。當時的粵語文化,是一條龍的生產線,例如電視劇《一劍鎮神州》,除劇集外,還會出版鄭少秋同名歌曲大碟和錄音帶,很多劇集在出街前還會出版特刊,往往火速售罄。這些以中國傳統的「俠」為主題的電視劇,學術界甚至認為大大滋潤了文革後一窮二白的中國人,有一本書是這樣寫的:「港劇幫助我們重拾傳統中一部分仍然能夠生存的人格理想,比如俠義精神、英雄主義……港劇讓無所適從的一代人重新擁有了值得固守和敬畏的事物(或者理念),在信仰危機的時代里及時地擁有了一部分替代品。」這解釋了為什麼當時遠在北京也有人唱汪明荃的《勇敢中國人》。

無線電視主辦的香港小姐空前成功,甚至改造了整整幾代人的集體回憶,以為「香港小姐」始於1973年的孫泳恩,而忘記了第一屆香港小姐其實是1946年北角麗池夜總會的李蘭。

為日本動漫配製粵語歌,是香港本土文化重要一環,小孩如我成長於這些優美詞曲之中,幾十年之後的今日仍琅琅上口。這些兒歌,演唱者粒粒巨星。例子太多,單是梅艷芳的已想到三例:《IQ博士》「靈感IQ稱得上,十分之高超,創作力量同幻想,會嚇你一跳,小雲同小吉好重要」;《千年女王》「傳說中,有個女王在世上,長長頭髮,兩眼似星光」;《電子神童》:「似一股歪風,氣象台都給嚇倒,歪風霸道,誰亦壓倒,怎可以想得到」。

自覺保留香港文化

最後一個例子,是否預示了今年的古董巴士事件?

最近有朋友說,放學時間巴士上的學童都是說普通話,香港文化岌岌可危的印象,並非空穴來風。

談過梅艷芳,想起林燕妮。我認識一位已移英的香港收藏家,他將林燕妮的藏品一併運到英國,當中包括了她生前的日記、手稿、名人如金庸、劉培基的親筆簽名贈書;而由於林燕妮曾是李小龍的大嫂,藏品中也有一些李小龍的珍品。

為免香港文化重蹈內蒙新疆、西藏之覆轍,香港人都要自覺保留香港文化。一盒錄音帶、一本TVB劇集紀念冊,都是文化的見證。莫待無花空折枝,就東西留下,就是文化勝利。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11/200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