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韓戰專家:各國對韓戰的官方敘事仍有分歧

2010年重演當年韓戰的情景;從中國派遣到朝鮮半島參戰計程車兵死傷慘重,被聯合國軍俘虜的戰俘一萬四千多人其後到了台灣。

今年是《朝鮮停戰協定》簽署的第七十一個年頭,但分裂的朝鮮半島非軍事區仍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邊界之一。美國韓戰專家、前和平隊赴韓志願者馬克爾·迪瓦恩本周四表示,美國、韓國、朝鮮和中國對韓戰的官方敘事表述不一,但均隨著時間推移而有所演變。

前和平隊赴韓志願者馬克爾·迪瓦恩(Michael J. Devine)在其著作《記憶中的韓戰》(The Korean War Remembered)一書中,對1950年至1953年發生的這場爭議性衝突提供了新穎且廣泛的國際視角。本周四(1月18日),迪瓦恩在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韓國經濟研究所(Korea Economic Institute of America,KEI)舉行的研討會上探討了這段歷史。

本台早前報導,雖然聯合國在《朝鮮停戰協定》簽署七十周年之際,再次確認韓戰是由於韓國受到朝鮮軍隊的攻擊而爆發,但中共當局卻一貫宣稱中國是勝利方,抗美援朝是為了保家衛國。

迪瓦恩在他的研究中發現,美國和韓國對韓戰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而且在中國和朝鮮亦是如此,對於這場戰爭的記憶得到官方敘事的強化,即朝鮮擊退了美國人的入侵。

「事實上,美國在韓戰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50年6月至9月期間,朝鮮人被趕回北緯38度線,新生的韓國得救了。這本是一場勝利,但當決定是否繼續與朝鮮政權繼續戰鬥時,中國的介入導致了僵局。」他在研討會上表示:導致停戰的不是和平條約,而是一種既定的現狀重建。……《朝鮮停戰協定》現已生效七十年,其有趣之處在於它仍然有效,且帶來了七十年前所未有的和平與穩定。」

他還表示,隨著越南戰爭的爆發,美國開始重新審視韓戰的意義,及參戰士兵也開始頻繁發起戰爭紀念活動、修建紀念碑等。

前和平隊赴韓志願者馬克爾·迪瓦恩(Michael J. Devine)1月18日在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韓國經濟研究所(Korea Economic Institute of America,KEI)舉行的研討會上探討韓戰歷史。(視頻截圖/美國韓國經濟研究所官網)

他說:「中國的抗美援朝紀念館位於鴨綠江沿岸,俯瞰朝鮮。……我從未去過這個特別的紀念館,但它再次強調了中國人在面對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和擊敗美國人時扮演的角色。據我所知,該紀念館經歷過一次大修,現在它再次強調,中國人在西方帝國主義手中遭受的世紀恥辱未了,韓戰是如何在許多方面改變中國的歷史進程,使其成為一個主要的國際強國。」

迪瓦恩表示,在朝鮮官方敘事中,朝鮮在這場戰爭中自力更生,並不需要任何中國和俄羅斯的幫助。而韓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建立的紀念館,其主題是韓國在中國的入侵中倖存,是中國利用了他們的「兄弟」朝鮮。

迪瓦恩指出,有社論分析說,《朝鮮停戰協定》可以作為解決俄烏衝突的範本。他認為:「你停止戰爭,就會有某種非軍事區,部分地區會被占領,沒有真正的解決辦法,你只是繼續為接下來七十年談判,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他還指出,除非朝鮮政權內部瓦解,否則將看不到任何形式的朝鮮半島統一。但他表示,一旦朝鮮政權岌岌可危,朝鮮將或多或少地成為中國的附屬國。

「我認為,朝鮮政權和中國肯定希望看到韓國與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能夠緩衝局勢。」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19/2006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