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馬斯克的管理十術:篤信狼性文化,裁人從不手軟

專題:抄底還是跑路?美股最新動態

作為21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家之一,伊隆·馬斯克採用的是一種不走尋常路的企業管理方式——比如他一點就炸的脾氣,比如他支持反猶主義和一些在西方社會看來顯得非主流的觀點,再比如他對所謂「企業公民」的不屑一顧。幸好他自己就是公司的老闆和主要股東,假如他只是一位普通CEO,恐怕早就被某個保守的董事會辭退了。另外,馬斯克還是一個愛走極端的人。前一刻他還在吹噓特斯拉未來的估值將是一個天文數字,下一刻他就說X的股東恐怕都要破產了。

總之,這位「易燃易爆炸」、喜歡四處「開炮」的CEO是管理學上的一個異類,你在哈佛商學院的案例庫里都找不到與他相似的管理套路,但他偏偏就能一路獲得成功。下面是我們提煉的馬斯克的十大管理之道。

1、畫大餅

馬斯克非常擅長推銷他對未來的願景,比如他說他將徹底改變汽車廠商的傳統盈利模式,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太關注特斯拉現在停滯不前的盈利數據,因為電動汽車市場早晚會起飛的。

正是因為具有這種強大的「畫餅」能力,特斯拉的投資者以及各路資本和富豪才會一路支持從他X到 SpaceX的各個項目。如果特斯拉的股東不吃他畫的餅,那特斯拉的估值也不會達到現在的6300億美元——而且這還是在最近的一輪暴跌之後。在2023年的一次財報會議上,馬斯克曾表示:「我認為公司的估值將達到現在的5倍,甚至是10倍。」即便是取這一預測的下限,特斯拉的估值也將比蘋果目前的市值高50%。

2、反覆承諾「大的就要來了」

馬斯克最常掛在嘴邊上的話,那就是他馬上就要推出革命性的新產品了。這也是在給投資者餵餅,讓他們相信他還將繼續改變世界,投資他就是投資未來。當然,他的革命性新產品的發布日期也總是「跳票」,而且經常是反覆放人鴿子。

2019年馬斯克就說過,明年全球將有100萬台機器人計程車上路。他還說過,特斯拉將在2021年交付Cybertruck皮卡,結果後來不出意外地改口稱要推遲到2022年。現在他又說,大規模量產得等到明年年初了。Cybertruck皮卡大量使用了不鏽鋼材質,外形很像科幻片裡的外星交通工具,其製造工藝極其困難,成本也很高,讓人不禁懷疑特斯拉到底有沒有能力量產它,並且實現盈利。

他還曾放言他的Boring公司將在洛杉磯地底挖一條10英里長的隧道,特斯拉能源公司將每周生產1000套太陽能電池系統,這些「大餅」也不出意外的都變成了「鴿子」,搞不好連馬斯克自己都忘了。

3、控制生產過程的方方面面

在馬斯克看來,創業的關鍵就是兩個問題——發明問題和工藝問題。而且他的天才之處就在於,一旦他做出了一款創新設計——無論是汽車還是火箭,他都能以「超低成本+超大產量」的形式將製造機器生產出來。用《馬斯克傳》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的話說,馬斯克經常引以為豪的就是他「造出了造產品的工廠」。

2008年馬斯克剛剛執掌特斯拉時,那些負責給零部件畫設計圖的工程師們都是在遠離裝配線的辦公室里畫圖的。馬斯克上任後,很快把他們的辦公桌搬到了裝配工廠里,這樣一來,工程師們就能親眼目睹由於設計問題導致的停工,必要時還能用最短時間進行重新設計。馬斯克還發明了一個著名的「白痴指數」,也就是一款零部件的成本與投入的原材料成本之比。馬斯克會想方設法控制這個指數,如果這個比率太高了,他就會想辦法找一種更便宜的工藝。

艾薩克森表示,馬斯克要求SpaceX和特斯拉的每一名生產和設計工程師都要知道他們負責設計和生產的每一個零部件的精確數據。他們必須想辦法降低成本,否則就得準備迎接他的怒火。SpaceX有70%的零部件是公司自己生產的,這與航空航天行業將大部分零部件的生產外包出去的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大力推進垂直整合方面,馬斯克跟他的偶想賈伯斯的做法也有所不同。賈伯斯雖然也參與了產品方方面面的設計,但是他把零部件和iPhone、iPad等終端產品的生產都外包了出去。而馬斯克則覺得在自己的閉環里做一切事情,才是掌控自己命運的先決條件。

4、不惜代價「走量」

多年來,特斯拉憑藉品牌形象、在電動汽車技術上的領先地位以及超高效的生產工藝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但是現在,馬斯克已經不再把盈利放在首位了。比如他在特斯拉第二季度的財報會議上強調:「從自動化的長期角度來看,利潤和盈利能力的短期變化真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而且會使這些數字看起來很愚蠢。」

為了拉動銷量,特斯拉還連續進行了好幾輪降價。比如在美國,自1月初以來,特斯拉已經將Model Y長續航版的售價從65990美元下調至49000美元。這次大降價導致特斯拉的營運利潤從2022年第三季度的17.2%下降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7.6%。馬斯克押寶自動化上,也就是說,他認為自動駕駛等技術會給特斯拉帶來類似軟體的利潤,不過未來的產業形態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還很難說。如果馬斯克這一寶押錯了,那麼特斯拉可能會「淪落」成一家普通的汽車製造商,而不是像今天這樣擁有近乎三倍於豐田的估值。

5、無視傳統的企業財務指標

馬斯克基本上不談論他有哪些為股東創造價值的具體措施,雖然這可能是投資者最想聽到的部分。他也從來不提如何提高資本報酬率,也從來不給這些東西設置目標。他的財務管理甚至可以用「不負責任」來形容。比如2021年,他越過特斯拉的財務總監買了15億美元的比特幣,然後在2022年平價拋出,這筆投資雖然沒有賠本,但也沒賺什麼錢。但是2023年年初,SpaceX清盤其持有的比特幣時則損失了3.73億美元。

據《財富》報導,有幾家曾向X公司總計貸款130億美元的銀行對馬斯克極為不滿,因為馬斯克向他們提交的企業營運數據太少了。另外,馬斯克在執掌X公司不久後就解僱了該公司的財務總監,而且直到現在為止,他都沒有給這個重要職位找到一個他認為合適的接任者。

6、進什麼山,唱什麼歌

在最近談到X公司時,馬斯克曾表示:「我們是有可能會失敗的,就像很多人預言的那樣。」他一直將X的財務狀況描繪得非常悽慘。你可能想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答案很簡單——為了收購X,馬斯克向七家銀行了借了130億美元。這筆交易的沉重槓桿(電視劇)讓X舉步維艱,同時也讓馬斯克拿不出足夠的利潤去打造他構想中的這個「萬能APP」。但是現在,這筆低於市場利率的貸款債務已經爛在了銀行手裡,而X在銀行眼中看起來越糟糕,馬斯克就越有可能自己以大幅折價購買這些債務,或者讓債權人大幅降低本金。

但是,馬斯克還有另一張名單,上面有二十幾位共同投資者,馬斯克是無論如何也得讓他們開開心心——比如沙特的阿爾瓦利德·本·塔拉勒王子,再比如馬克·安德森,這些都是他惹不起的政商大佬。因此,他一邊得唱衰X的短期前景,一邊還得吹噓他的長期前景。2023年5月份,他曾在一份發給員工的備忘錄中表示,X「有朝一日可能將價值2500億美元」。這份備忘錄獲得了媒體的廣泛報導。7月的時候他又說:「X將成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品牌。」

7、篤信「狼性文化」,裁人從不手軟

馬斯克認為,企業如果不折騰員工,不想辦法裁汰冗員,只留下那些最有能力和最勤奮的,就無法實現效率最大化。他這一套與前通用電氣CEO傑克·韋爾奇的管理藝術不謀而合,堪稱狼性文化的2.0版。韋爾奇當年制定的一項制度被我國很多民企延用至今,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後10%末位淘汰制」。

曾在2002年至2012年擔任SpaceX工程師的布蘭登·斯派克斯評價道:「馬斯克肯定會說,每年讓10%的員工離職是很合理的。因為如果你不解僱最差的10%,然後用最優秀的人才取代他們,你就沒有發辦法發揮出最大的潛力。對他來說,一切都是數學。」

斯派克斯表示,給馬斯克打工的感覺是興奮與殘酷並存。「他從不毫無理由地解僱人,當然他解僱人的理由也不需要很大。你一年犯一次錯誤沒事兒,但是兩次就不行了。」

斯派克斯還表示,比起其他背景的員工,馬斯克還是更信任工程師一些。「在SpaceX,經理幾乎100%都是工程師出身,包括人力資源和財務人員。」他說。

8、解散公關部門

2019年,馬斯克解散了特斯拉的公關部門。直到今天,在所有同等規模的上市公司里,特斯拉依然是唯一一個沒有公關部門的。馬斯克控股的其他公司也同樣沒有公關人員。2023年3月份,馬斯克在摩根史坦利接受採訪時還揶揄道:「或許我們應該設置一位宣傳副總或者『魔法副總』,那就太好了!」馬斯克自己既是關於X的所有消息的來源,也是X上聲音最大的網紅之一。最近他在X上發表了一篇支持反猶主義的帖子,招致了大量網民的憤怒和廣告商的不滿。

9、薪酬與短期股價而非長期業績掛鈎

在2017年年底,特斯拉董事會向馬斯克授予了一個十年期的股票期權包,美其名曰「2018年執行長績效獎」。這筆錢分為12筆,特斯拉的市值從500億美元起每上升一個台階就發放一筆,到6500億時發放最後一筆。當然還有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公司市值上升的同時,他還得在銷售額或者利潤方面達到公司的標準,才能獲得每一筆績效獎勵。

這筆獎勵本來是著眼於一個很長的時間跨度的,但是誰也沒想到,特斯拉的估值飆升得如此之快,而且不管是估值目標還是銷售目標也都沒有難住馬斯克。因此到了2021年年中,也就是該計劃剛剛實施了三年半,馬斯克就拿到了全部12筆獎金。現在,馬斯克仍然持有特斯拉21%的股份,價值約1370億美元,這些都是他通過績效獎得來的。另外他還出售了價值幾百億美元的特斯拉股票,用於收購Twitter和投資其他項目。

不過根據2018年的薪酬協議,馬斯克將不再獲得特斯拉的任何期權或限制性股票。因此,特斯拉的營運績效如何,對馬斯克來說已經沒有那麼大的激勵力度了。而事實上,特斯拉在2023年前9個月的盈利能力也遠低於2022年同期水平。

10、「大目標」不賺錢,就用「小目標」補貼

對於SpaceX,馬斯克的偉大目標是把他的星艦發射到火星。不過他的火箭業務讓他虧了不少錢,所以馬斯克找了一個辦法來補貼這項燒錢的業務,那就是啟動「星鏈」衛星業務。目前,「星鏈」已經形成了一個由4400顆衛星構成的天基網際網路網絡。在俄烏衝突中,雖然烏克蘭的基礎通訊遭到俄軍飛彈破壞,但烏克蘭仍能通過「星鏈」與世界各地取得聯繫。

馬斯克的目標是將「星鏈」擴大8倍,達到3萬顆衛星。他能實現這個目標嗎?也許可以,也許很難。當然,只要人們能繼續被他畫的最新的大餅所吸引,哪怕大家都忘了他的第一個餅是什麼樣子的,又有什麼關係呢?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財富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31/201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