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法媒:180度大轉彎!他們恐經受不住川普連任的考驗

法國《世界報》評論員阿蘭·弗拉雄(Alain Frachon)周四在其專欄中表示,北約成員國之間的聯盟將難以經受住唐納德·川普的連任。

阿蘭·弗拉雄寫道,就11月5日的美國總統大選,特別被看好的美國右翼的唐納德·川普決心讓烏克蘭聽天由命,就像1940年查爾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反對美國與希特勒交戰一樣。

查爾斯·林德伯格和唐納德·川普這兩個美國人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呢?

查爾斯·林德伯格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位傳奇飛行員,唐納德·川普則是美國共和黨無與倫比的大佬。這兩人雖然相隔八十年,但是,他們體現的都是相同的外交政策--孤立主義學派。這個堅實而古老的學派在美國有著廣泛的傳播,我們知道它的座右銘是:美國優先,不要去遙遠的地方冒險。

川普扛的就是這個學派的大旗。1940年活躍於政壇的林德伯格反對美國對抗希特勒。正如1940年的林德伯格一樣,川普決心讓烏克蘭聽天由命。除非發生法律方面的意外(總是有可能發生的),戴著「讓美國再次偉大」標籤的紅帽子的川普,將獲得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參加11月5日的總統大選。如果他重返白宮執政的話,他會堅持自己的路線:在對普京持同情心的背景下,讓美國自我捲縮。

林德伯格是美國的英雄,是第一位獨自飛越大西洋的傳奇飛行員,在1940年11月的總統大選時,許多共和黨的民選代表要求他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但他最終沒有被選中。最後,是另一位共和黨人溫德爾·威爾基(Wendell Willkie)和民主黨人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爭奪總統的職位。富蘭克林·羅斯福當時是尋求第三次連任,作為對歐洲進行干預的堅定支持者,富蘭克林·羅斯福輕鬆獲勝了。

但是,林德伯格仍然走遍了全美國,以捍衛當時的共和黨的信條:美國不要對歐洲進行軍事干預。他說,「我得出的結論是,無論我們給予什麼樣的支持,我們都無法讓英國贏得這場戰爭。」1941年,林德伯格的演講還帶有一絲反猶色彩,他說,「推動戰爭最厲害的三個群體是英國人、猶太人和羅斯福政府。」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襲擊美國太平洋艦隊(珍珠港)後,共和黨才放棄了這一孤立主義政策。

180度大轉彎

今天,眾議院議長邁克·詹森(Mike Johnson)根據川普的指令所提出的論點讓人想起林德伯格的言論,只不過是少了反猶主義色彩。詹森是一名福音派原教旨主義者,他對引爆烏克蘭衝突的各方的責任漠不關心。他反對援助烏克蘭,因為不能事先知道戰爭的結果。他說,澤連斯基沒有告訴我們他將如何獲勝!四個月以來,共和黨議員們阻擋了對基輔的一切新的援助。

川普也不掩飾他對北約這個跨大西洋防務條約的邪惡看法。他說,歐洲的盟國通過對軍隊的不足的投資來欺騙美國:在北約的資金來源中,美國的份額是70%,歐洲的份額是30%。如果北約的某一成員國遭到襲擊的話,川普會質疑集體團結的規則。

阿蘭·弗拉雄表示,對於自豪地高舉華盛頓當局在二戰後建立的「美國治下的和平」大旗的美國共和黨來說,這是180度的大轉彎。共和黨的最後一位英雄羅納德·里根(1911-2004)在墳墓里也要不安了。但是,無論是川普還是林德伯格,作為孤立主義立場的倡導者,他們都沒有背離美國堅實的政治傳統。

孤立主義路線

美國的開國元勛和首任總統們都堅信美國政治制度的「特殊性」。第三任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1743-1826)認為,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擴大自由領域的事業,美國應該通過榜樣的作用而不是輸出模式。這也是美國第六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1767-1848)的觀點,他對他的白宮繼任者給出的建議是:「不要去國外尋找要殺死的怪物。」

後來,隨著美國躋身強國的行列,干涉主義學派出現了。它是在20世紀的悲劇上建立起來的,20世紀的悲劇導致美國兩次干預歐洲。

如果說孤立主義路線是當今美國輿論的主導路線,這是否不公平?鑑於美國的歷史,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締結的聯盟更多的是一個例外,更多的是一個長時間內的偏離軌道,而不是傳統,這樣的說法是不準確的嗎?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問題。

在2004年出版的小說《反美陰謀》裡,作者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假想林德伯格在1940年11月戰勝了羅斯福,並假想這位飛行員在成為總統後立即與希特勒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美國拋棄歐洲,讓其聽天由命。後來,在談到這部作品時,菲利普·羅斯解釋說:「支撐我所有書籍的、讓我們在美國的生活和其他地方一樣不穩定的前提是,我們所有的保證都是暫時的,即使在這個已經有兩百年的民主國家。」這也包括跨大西洋團結的保證嗎?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法國世界報 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01/202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