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比恆大更勁爆的雷,來了?

「平地一聲驚雷起,萬頃風雨加於身。」

2024年,一顆超級響雷砸向了碧桂園。

今天(2月28日),「宇宙房企」、港股上市公司碧桂園突然發布緊急公告,引發外界震動!內容稱,「碧桂園收到了債權人Ever Credit Limited於今年2月27日提起的清盤呈請。」

受「清盤呈請」影響,碧桂園股價一日驚魂,嚇壞了一眾投資者。雖然,碧桂園急忙回應,「參考業內其他違約上市房企案例,個別債權人向香港法院申請公司清盤的情況較為常見,堅決反對清盤呈請書。」但這並沒有抑制市場恐懼情緒,拖累其股價收盤大跌12.5%。

又是「清盤呈請」,又是境外債權人,這一幕不禁讓人想起了雷聲滾滾的恆大。去年,「清盤呈請」確實沒能讓恆大告別香港,可與債權人的反覆拉扯,也讓許家印一地雞毛。

如今,這一幕又要重演?

恆大、碧桂園、萬達去年鬧出的連環王炸,恐怕電影裡都找不出雷同劇情。

也是去年,「負可敵國」許家印進去了,楊惠妍搞出高管降薪,王健林喊來朋友解除了300億元「對賭」,房企連環王炸的另兩家碧桂園、萬達,總算「平穩」過了一個年。

恆大自然沒有碧桂園、萬達幸運,開年就有媒體打出「許家印在看守所過第一個年」的標題。就是不知道他心境如何,是痛哭流涕,還是悔恨不已?可就在這幾天,許家印前妻丁玉梅的心境是充分表露出來了,她手頭錢揮霍的差不多了,竟然把小兒子給告了。

上演,人類史上詭異事件,「跑路的媽媽找被帶走調查的兒子要錢。」丁玉梅倒真是獅子大開口,普通家庭出身、受過良好教育的她,開口便是10億港元。起因是,「兒子管媽媽借錢,沒按時還錢,導致利息逾期,滾雪球。」聽上去,是不是很狗血、離奇?這事卻真實發生了。

跑路的丁玉梅日子一定很「艱難」,要找親兒子討債,許家印可能已經在看守所里痛哭流涕了,他此時最大心願或許是,「別讓丁玉梅跑了。」眾叛親離,也是許家印應得結局。

比恆大更勁爆的雷,來了?

許家印基本告一段落了,楊惠妍今年的煩惱,來了。

就在今天,碧桂園傳出震動外界的大消息,它們收到了境外債權人的「清盤呈請」。根據其發布的公告顯示,債權人Ever Credit Limited發起的「清盤呈請」日期為2月27日。也就是說,債權人剛發起「清盤呈請」,碧桂園就著急忙慌發公告,順便給港股帶來一日驚魂。

如此著急忙慌,說明,碧桂園開始嚇得夠嗆。這種情緒很快傳遞至港股市場,開盤碧桂園就跌超10%,隨後,著急忙慌的它們,進行了著急忙慌的回應,「參考業內其他違約上市房企案例,個別債權人向香港法院申請公司清盤的情況較為常見。公司堅決反對呈請書,並將尋求法律意見,採取一切必要行動,與顧問團隊積極妥善抗辯應對。」

然而,碧桂園的淡定回應,沒讓港股投資者淡定,受「清盤呈請」影響,截至港股收盤,碧桂園大跌12.5%。其回應的,「參考業內其他違約上市房企案例」不知道參考的是誰?

去年,恆大、碧桂園、萬達屢上熱搜時,罕見出現了兩例知名房企被迫退市案例。

這裡之所以用「被迫」,是因為當年萬達商業離開港股,是王健林為了萬達轉型的主動行為,萬達商業退市後,改名萬達商業地產,又改名萬達商管,就有了萬達商管多次衝擊港股IPO的盛況,「失去一切的王健林,要奪回失去的一切」,差點為天價「對賭」翻車。

這是一位年邁企業家想東山再起的執著。

那兩個房企被迫退市的案例,情況就不同了。第一個案例是,佳源國際。

佳源國際是去年香港第一個「強制清盤」的房企。這家房企來頭並不小,背後站著浙江嘉興富豪沈天晴。2016年,佳源國際在港股上市,資產規模近千億元,業務範圍覆蓋中國及東南亞,控股、參股企業達到100多家,致使佳源國際翻車的是,「過於清醒的頭腦」。

沈天晴分析,房企要想轉型,就要走上多元化道路。所謂「多元化」即圍點打援,圍繞主營業務,一圈圈的構建副業。於是佳源國際圍繞房子展開了養老、服務、農業、文旅、商管、酒店等布局,也是這些布局,讓佳源國際資金鍊條斷裂,逾期了1450萬美元的債務。

2022年,佳源國際被曝出流動性危機,沈天晴的「多元化」是建立在四處發債、融資的基礎上。其實,沈天晴不是沒意識到,他「過於相信了清醒的頭腦」。他想過改變,對現有「多元化」業務進行大瘦身,陸續拋售佳源國際的臃腫資產,可惜「大拍賣」無人接盤。

無比自責的沈天晴,坐在佳源國際管理層與投資人會議上,發出了來自靈魂深處的感慨,「我面對大家,感到內心悲涼。」座談會後,債權人頻繁問責,佳源國際港股市值灰飛煙滅。

緊接著,債權人鬧到了香港法院,發起「清盤呈請」。起初,外界以為這是一場「鬧劇」。畢竟,恆大雷聲更大,沒想到的是,香港真出手了,佳源國際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這件事鬧了出來,許家印在幹嘛?他大搞「自救方案」擺爛債權人。那會,許家印在琢磨「AB方案」,A方案讓債權人新債還舊債;B方案讓債權人債權轉股權。其中,債轉股是,將債券轉換成恆大汽車的股票。事實證明,「自救方案」誰都救不了,許家印也進去了。

第二個案例是,陽光城集團。巔峰時,這家房企年營收超800億元、市值超千億元,闖入過世界500強。與佳源國際思路不同,陽光城集團有了錢就「跑馬圈地」,還喊出了,「再造一家千億房企」的口號,鬧得高層分崩離析,公司變成爛攤子,2022年淨虧125.5億元,加上各種違約、還不上錢,到期未支付債務達到647.32億元,被迫結束了股市之旅。

既然有了兩個前車之鑑,還不能引起房企反思嗎?

某種程度上看,碧桂園方面不太擔心債權人「清盤呈請」。即便它們著急忙慌的發公告,著急忙慌的回應。這更多是一種「態度」,以緩解外部輿論、投資者帶來的各種壓力。

碧桂園體量不小、債務複雜、規模不低,非佳源國際、陽光城集團可比,且如果是單一債權人發起「清盤呈請」,香港法院未必會通過,至少雙方會進行一段漫長的「你來我往」。

當然,碧桂園有不怕的理由。它們對媒體表示,「公司涉Ever Credit Limited的債務,金額在境外整體有息負債占比很低,單一債權人的激進行動不會對公司保交樓、正常經營以及境外債務整體重組產生重大影響。」請注意對方是,單一債權人。此前,碧桂園方面曾透露,它們聘請了財務和法律顧問,協助評估集團的資本結構及流動性狀況,制定整體解決方案,與境外主要債權人團體建立了有效溝通機制,境外債整體重組正在積極有序推進。

換句話說,碧桂園與債權人團體談的不錯,只是個別債權人不滿,單獨行動了。

無緣無故誰會發起「清盤呈請」?據了解,債權人Ever Credit Limited的母公司,為同樣在港股上市的建滔集團,是一家涉及房地產業務,擁有3.6萬名員工的化工龍頭。

建滔集團想「清盤」碧桂園並非空穴來風。

碧桂園去年的兩筆美元債未能按時支付票息,嚇壞一眾上市公司。據統計,至少有49家上市公司遭到投資者問詢與碧桂園的業務往來、應收帳款、合作關係等事項。這些上市公司基本覆蓋了碧桂園的房地產業務,包括建築材料供應商、設計公司、家電供應商、裝修公司,建滔集團則是在去年10月發布公告,「碧桂園未能按照融資協議償還15.98億港元款項。」

碧桂園欠錢不還,建滔集團才怒了。這種事情在房企身上不新鮮,要不恆大、碧桂園哪來的驚天債務?長久以來,這也是房企擅長的經營方針,不暴雷問題不大,暴雷問題就來了。

建滔集團與碧桂園既是「討債」關係,又是客戶關係。現在鬧起來很大程度是受恆大債務風波的影響,大家都清楚,誰變成「下一個恆大」,就意味著,送出去的錢徹底打水漂了。

單一債權人,怒有怒的原因。建滔集團今年2月19日,曾發布盈利預警,明確指出,「碧桂園的貸款計提撥備,是業績的重要拖累。」15.98億港元,拖累了建滔集團的發展,它們決定「魚死網破」讓碧桂園付出代價。實際上,「清盤呈請」不等於「清盤」,但它會隨著時間推移影響到債務重組方案,許家印就是沒有處理好債權人關係,反覆拉扯耽誤了大事。

那麼,碧桂園能否處理好與債權人的關係?這是個謎。去年,它們就在與債權人溝通,今年初建滔集團就跳了出來,而從資本市場表現看,這位單一債權人算是豁出去了。「頂著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建滔集團用股價4.1%跌幅,換來了股民對碧桂園的「用腳投票」。

當前港股市場上,建滔集團市值165.8億港元,碧桂園市值176.33億港元,兩家龍頭企業資本規模不相上下,可建滔集團創始人是「香港化工大王」,年輕的楊惠妍該如何接招?

房企暴雷伊始,就有很多人跑知乎評論「宇宙房企」怎麼會混成了現在的樣子了?

在一些網友印象里,楊國強、楊惠妍父女,比許家印及前妻丁玉梅,王健林、王思聰父子要低調太多。楊國強一直自稱是「農民的兒子」,退居二線後,長期關注慈善事業。楊惠妍被父親雪藏多年,成了「最神秘女首富」,有些網友甚至分不清,「哪張照片才是她」。

這一切都逃不開,房企昔日高周轉、高槓桿、高負債模式帶來的舊傷頑疾。房企「三高」猶如人類的慢性病,日積月累產生了「病發症」。「宇宙房企」病發了,該怎樣治病?

自房地產拉開轉型大幕至今,各大房企均在琢磨如何轉型。許家印搞出了恆大汽車,想通過新能源風口拿到高額融資,緩解恆大現金流壓力,再通過轉移債務的方式,轉移視線。

王健林想出了輕資產模式,打造了主打服務的萬達商管。楊國強呢?退居二線的他,過起了田園生活,每天關注農民與慈善,碧桂園的「生與死」完全壓到了「二代」身上。

但你看同為房企「二代」的其他人在幹什麼?算來算去,楊惠妍仍奮鬥在一線。區別於房企老一輩繞不開房地產及拿地建廠的思路,楊惠妍進軍VC/PE,用投資闖入新經濟賽道。

這就有了知名CVC碧桂園創投的誕生。剛殺入VC/PE那年,一級市場給予了碧桂園創投無限期待。其一,房企過去搞投資,很大程度是為了純粹賺快錢;其二,一級市場不缺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做CVC的規範樣本,但缺傳統古老行業做CVC的樣本,一旦成功,將會為股權投資、創投市場注入更多資金,會有大量創業者、企業脫穎而出,科創事業邁出一大步。

碧桂園創投也不負眾望,進軍VC/PE行業的幾年,投出了新能源動力電池獨角獸蜂巢能源,中大型液體火箭研製和營運商藍箭航天,積體電路設計標杆紫光展銳以及大名鼎鼎的比亞迪半導體。按著碧桂園創投曾經的投資數據記載,它們完成了超90家企業投資,投出了超10個IPO以及20多個獨角獸。該數據放眼整個CVC,也算相當炸裂的,關鍵,它們是新手。

曾有觀點表示,碧桂園創投的作用是打開碧桂園的「第二增長曲線」,用投資科技的方式,使碧桂園逐漸告別傳統,完成新經濟時代的戰略轉型。楊惠妍的想法很好,體現了年輕一代企業家的格局與遠見。但楊惠妍還是太年輕,去年房企集中暴雷,想大刀闊斧改革的她,胳膊扭不過大腿,楊國強建立起來的家族管理模式根深蒂固,困難來臨,她也要妥協。

結果,外界看到了楊惠妍各種她自己解釋不清楚的謎之操作,碧桂園執行的所有事都在傳達,「自救」。她拉著親戚、高管集體降薪,使得大殺四方的碧桂園創投,放慢了腳步。

碧桂園創投官網上,它們2023年僅發布了兩條動態,圈內創投平台一度覺得,「它們危險了」。大殺四方到悄無聲息,恰恰反映出了楊惠妍的心境,握住現金流,應對未來的困境。

開年第一季度,新困境就來了。有分析認為,「碧桂園債務規模不及恆大,但房地產在建項目數量遠超恆大,涉及風險要比恆大更高。」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園方面今年強調,「我司各項經營一切正常,將繼續以保交付、保經營為主要工作目標,最大程度保障購房業主、債權人、投資人和員工在內的所有利益攸關方權益。」算是給外界吃了個暫時的「定心丸」。

未來,碧桂園要經歷什麼是個謎,哪個債權人都不好惹,楊惠妍的煩惱,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投資家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02/2024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