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兩會"在即 經濟、人事議題成熱點

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將於下周在北京登場。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獨攬大權之際,如何應對經濟下滑以及軍方和外交系統可能的人事變動,成為外界關注中國"兩會"的熱點。

中國全國政協、人大會議將於3月4日及5日在北京召開,當局屆時將會發布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不過,美國非營利組織「中國民主轉型研究所」所長王天成周五告訴本台,中國的「兩會」並非廣義的立法或民意代表機構,多半是代表發言造勢、宣示共產黨想法的場合。

王天成認為,即便目前中國經濟有很多問題可以討論,但「現在不太可能有一個清晰、成熟的政策能在兩會討論通過」。他說,「總理會做政府工作報告,但是這個政府工作報告一定會是相當空洞,不會看到非常具體的政策。」而在人事安排上,王天成認為或許可以觀察中國是否會任命新的外交部長。

面對房市、就業等經濟困境,「兩會」能否推出吸睛的舉措成為輿論熱點。據路透社報導,多數分析師和政策顧問認為,儘管中共總理李強贊同改善營商環境並促進技術創新,但他不太可能推出需要中國共產黨批准的重大改革措施。而全國人大的議程更多可能會關注為陷入困境的經濟提供短期支持;此外,中國還可能同意把預算赤字率調至國民生產總值(GDP)的3%,並計劃發行高達1萬億元人民幣的特別債券,這可能帶動GDP增長1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面臨巨大挑戰,也導致民怨四起。據彭博社報導,中國多地許多示威活動主要聚焦勞資糾紛及房產導致的家庭經濟困難。近來中港股市暴跌,市值蒸發七兆美元,也有上千名網民到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微博帳號宣洩他們對北京當局經濟治理不善的不滿。此外,中國公職人員被減薪也不利當局維持社會穩定。

圖為北京的一處建築工地。中國經濟面臨巨大挑戰,也導致民怨四起。

美國《華爾街日報》周五刊出的「中國經濟八大痛點」圖解顯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房地產遭遇危機,不僅使中國消費者信心萎靡,也導致企業面對低迷的消費需求而不願意投資和招聘。此外,消費和民營投資的疲軟更導致通貨緊縮,反而讓家庭和企業更難償還債務,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報導指出,應對這樣的經濟挑戰一般要靠大規模政府支出、降息和擴大經濟中的貨幣和信貸來補救,但中國總體債務已達到GDP的300%以上,而銀行業面臨地方財政和房地產貸款損失,也將進一步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壓力。

此外,中國經濟前景黯淡之際,外資也在撤離。《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的國際收支首次在2023年第三季度出現直接投資淨流出。而這還沒把遠期障礙納入考量,也就是中國人口面臨老齡化,勞動和消費群體將逐漸縮小,以及美國等發達經濟體收緊中國進口,以防中國產品過剩、國內需求不振而向外傾銷等。

記者:喬琴恩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02/2024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