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上海房價下跌失控,年輕人開始掀桌子

這兩天,我們會員群里有人發了一個B站的視頻。內容是一個上海交大的學生,每天都要去某APP看上海二手房均價。說看上海房價每天都在下跌,是他每天最大的樂趣。

在上海房價下跌失控的當下,這視頻有掀桌子的感覺,不過他說房價跌了以後,他覺得眼睛也有光了,人生也有希望了,可以買個80平的小房留在上海了。

他這個想法應該代表了大部分00後的真實想法,而我也感受到了年輕人的天真浪漫。

從結果上說,我覺得00後這代年輕人是能如願的,也就是房價一定會下降到他們靠工資能買得起80平方米小房的程度。但這卻並不一定是幸福生活的開始,更加有可能是悲劇生活的開端。

要理解這一點,就要理解社會的遊戲規則,因為一層一層的難度係數和代價都在鎖死著不同的人。你的認知,最終會被篩選到其中的某一層,而這就代表了你最終能賺多少錢。

賺多少錢,並不是靠勞動熬出來的。

這麼說可能比較抽象,讓我們切換到年輕人對手盤的角度來考慮。

我們過去說過,財富的本質,是對他人勞動的索取權。或者說,財富,就是為了解決勞動的跨時間周期交換而產生的。

年輕的時候,我們付出勞動,並拿其中一部分和別人進行勞動交換(也就是當期消費),剩下勞動結餘用來購買資產儲存起來。就變成了我們的財富。

但這裡的儲存,並非真的能把勞動存起來,而是社會金融系統維持的一種龐氏。也就是說,我們購買資產時,由於一買一定對應著一賣,賣給我們資產的,也就獲得了我們的勞動。而這些勞動一定在當期被消費掉。

這是因為,除了基建,專利等勞動成果以外,勞動是無法跨周期保存的。比如我們生產的農產品,工業品,都有保存期限,無法在幾十年後使用,而服務業更是立即會在當下被消費。

而我們所謂的財富,只是當下勞動供給和資產供給互相博弈形成的均衡價格。

也就是說,你的財富,只是在當下值這麼多錢(勞動),如果你想在20年後賣出資產,就要看20年後勞動供給和資產供給的博弈結果。20年後的勞動供給越多,你的財富就能換回越多的勞動。

而這,也就是資產升值和貶值的核心底層邏輯。

一般來說,我們持有的最大類資產,就是房產。

所以房產升值的核心,在於提升未來的勞動供給,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對年輕人進行的圍獵和卡位。

所以,如果想要你的房產長遠保值,你就得讓儘可能多的年輕人能留下來,這些都是未來潛在的購買力。如果他們都留不下來,那就玩不動了。

這就是我前面所說,上海房價,長期看一定能下降到名校生能買得起80平小房的程度。因為這是讓年輕人留下來的第一步。但降到這個程度並非是有什麼陰謀論,而是市場博弈就會導致這個結果(限於篇幅關係,這一點不展開,大家自己理解)。

但一個年輕人通過買房的留下,並不代表萬事大吉,這只是萬里長征開始了第一步。

因此從對手盤的角度考慮,就是對於留下來的人,也要儘可能地激勵其支出勞動。如果他躺平,那麼他的購買力預期也是很有限的。

而激勵方法,從外界和內在兩個層面,我們可以總結為:

法家鎖喉,儒家捏肋!

一個是強制性的,外界的壓力,我們稱之為法家鎖喉。比如置換房屋,生養子女,都需要消耗他們巨大的勞動支出,這就使得他們不得不努力加班以維持勞動輸出。

而另一個是內在的,精神上的PUA,我們稱之為儒家捏肋。比如各種雞湯文。以下就是一個例子。

如果你幹了這碗雞湯,你就又能支撐著自己繼續輸出了。

通過外在和內在雙方面的激勵,年輕人就能極限提升其勞動輸出,其對手盤也就獲得了最大的勞動供給,而這,將支撐起其房產的高昂價格。

資產性收入,這個名詞聽起來很美好。但每一份資產性收入,都是以他人的勞動支出為代價的。

雖然殘酷,卻是事實。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吧。近些天我在知識星球收到很多有關房產投資的提問。大部分是問投資前景的。比如上海前灘的房子未來能升值嗎,上海大寧未來又會怎麼樣。

對於這類問題,就從我在前文中提到的幾個方面去評估就可以。

比如我過去提過的成都高新區。首先,年輕人買小房很便宜,可以留下來,韭菜的種子已經有了。其次,高新區的人均工資是成都市最高的,高薪網際網路公司是成都最多的,比如阿里騰訊支付寶抖音。而在網際網路這種PUA氛圍下(比如「今天最好的表現是明天最低的要求」等等),打工人的勞動輸出效率能達到最高。也就可以獲得最多的勞動結餘。

那麼,如何圍繞著這未來預期的勞動結餘進行圍獵呢?

你只要提前買下他們心中種草的高新區改善房,最後在周期頂部(主力打工人到40歲時)就能通過交易收穫其全部的勞動結餘。

這個,就叫房產投資;它一定是圍獵對手盤的。

反之,為什麼上海陸家嘴的樓盤會成為近20年上海漲幅倒數第一,因為最初的價格,就已經很貴了,韭菜根本就留不下來。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現在的上海前灘。

但是,我寫這篇文章,重點並非是要講述卡位年輕人的方法論。而是以對手盤的視角,來闡述年輕人最被覬覦的,到底是什麼。

對,就是你的勞動。

知道了這個,我們才能反卡位。

好了,現在我們把視角再切回到年輕人一側。

我們知道,京滬的工作勤奮度,是全國最高的。大家應該還記得當時的疫情流調,北京的案例有多麼的勵志。

北京的勞動輸出全國最高,生育率卻全國最低,這個就尷尬了。生育率低的隱藏含義,是育兒方面的平均支出低,包括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

這樣,也就能最大程度的獲得勞動結餘。但這個勞動結餘,又去了哪裡呢?答案就是房價。

北京打工人的工資可能比成都高50%,但房價卻要高3倍。這其中的差距,全部要靠勞動去填補。

而北京打工人之所以願意這麼做,是因為他覺得賺來的錢也沒花掉,只是換成了房產這種財富方式得以保存。

但這套認知裡面卻有一個隱藏的BUG。也就是我們前文所說,房產價格,是勞動供給和資產供給博弈形成的平衡態。

我們假設現在一個90年生人要買房,他今年34歲,正處於收入達峰的年齡,但90年生人總共有2400萬,是幾十年來人口出生數的極高位。這就使得勞動供給十分充分,房價位於歷史周期的極高位。

示意圖

但等這個90年生人65歲退休了。屆時30多歲的打工人就是現在的20後,出生人口數不足1000萬,勞動供給十分匱乏,房價會處於歷史極低位。

這就使得這個90年生人辛苦勞動換回的房產,在跨期保存財富的維度來說,就是一個笑話。

既然如此,那麼面對法家鎖喉,儒家捏肋的困境,年輕人又該怎麼做呢?

1、針對儒家捏肋:

當你感覺累了,倦了,你最應該做的,不是像前文中PUA的那樣去凌晨的大街上,去看那些比你更累的人。而是應該立即去休息。

當你今天做到了最好的表現,它也不應該是你明天最低的要求,沒有必要把自己逼的那麼狠。

即使你嚴格要求自己當了公司最好的零部件,等零件用舊了,會有零件的末位淘汰制度,在中年危機時將你淘汰。

並且,從根本上,你要賺大錢,靠的是風口,機會和認知,而不是當零件熬出來的。

我過去在支付寶上班,發現每天工作卷到晚上12點之後的大有人在,也沒見有誰真的能發財。

如果覺得努力工作,脫離舒適區,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就能實現事業成功,那就是認知缺陷了。

2、針對法家鎖喉:

在當下人口出生高峰85~90生人正進入勞動力壯年,疊加京滬的人口控制導致的宅地低供給。導致現在必然就是未來幾十年的房價歷史最高值(以勞動衡量)。你現在花100個人月勞動量換來的平方米數,30年後可能都換不回年輕人20個人月的勞動量。

所以呢?如果你能依靠風口和機會很輕鬆的賺錢,那麼買個好房子也無所謂。但如果要靠付出巨大的辛苦和勞動,那麼就算了。

買不起上海內環可以買外環,買不起外環可以去蘇杭。

重要的不在於你在哪個城市生活,重要的是你別成為對手盤的乾電池。

後記: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是為了體驗人生的。而不是要勵志地去強迫自己勞動輸出的。

你的超額勞動輸出,正是對手盤的利潤。而你買下的房產,在低容積率宅地不斷被新增供應,併疊加人口減少的大背景下,要跨期保存財富,實則是困難重重。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重遠投資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22/2033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