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30城效法合肥,掉入同一大坑無法收場;服了,北京還在睜眼說瞎話【阿波羅網報導】

30個城市效法合肥,掉入同一大坑無法收場 中國外資年減19.9%,專家:北京加碼招攬無效 在岸人民幣跌至四個月新低,跌破關鍵門檻 服了,北京還在睜眼說瞎話

繼半導體產業大量投資爛尾之後,早前各地政府不計代價在鋰電產業的巨額投入,也正面臨無法收場的風險。

1-2月流入中國的外國投資按年下跌19.9%,中共一再試圖挽回外資的努力也難奏效。有美國商人表示,中國正在變得「不能投資」了。

周五(3月22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四個月低點,跌破關鍵門檻。有跡象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會進一步下跌。

30個城市效法合肥,掉入同一大坑無法收場

來源「馬江博說趨勢」的文章稱,當年的合肥市政府憑藉著驚人的眼光,先後賭對了京東方、長鑫半導體、兆易創新和蔚來,成為最負盛名的「政府風險投資人」,而合肥當地也憑藉著眾多的產業鏈聚集達到了年均13%增速的傲人成績。

這引得一眾地方政府羨慕不已嗎,都想紛紛效仿,成為第二個合肥。

那能投什麼呢?

新能源汽車不是挺火的嘛,那我們就去賣水給淘金者!

於是各地紛紛下場搞起鋰電池產業的布局(鋰電池是電車的核心)。

「鋰電之都」概念一時間爆火各地,各地爭前恐後搶當」鋰電之都「,據不完全統計,至少就有超過30個城市提出過成為「鋰電之都」。

而為了搞鋰電,各個地方政府真是一點都不含糊,全是大手筆: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2023年,中國電池產業新投資項目高達403個,其中328個公布了投資金額,投資總額達1.4萬億元,平均單個項目投資金額超43億元;預估全部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8萬億。

各地態度很鮮明:各種補貼、稅收優惠、土地優惠、資金支持,只要你來我這干,條件隨便你開。

有的城市甚至飯都要吃不上了,工資都開不出來,問他「三保」民生工作做得怎麼樣了,可能還要說沒錢,但你要說起搞鋰電來,那幾億幾十億的錢又憑空冒了出來。

也是挺有趣的。

地方政府盲目擴張帶來的是鋰電產能的迅速膨脹:

根據工信部的統計數據,中國2023年總計上馬鋰電產能將近5000萬Wh,而去年一整年的鋰電池需求也僅為1000萬Wh,即使算上客車、大巴等用車,也只有1200萬Wh的需求。

產能是需求的4倍不止。

後果就是鋰電池價格一路狂跌,碳酸鋰的價格從去年巔峰的60萬/噸跌到現在不到10萬塊錢一噸。

不僅僅是鋰電池,新能源全產業鏈的儲能、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都是產能盲目擴建的重災區。

而地方政府盲目擴張的背後:是地方招商引資格局的激烈競爭。是地方擴大稅收和產業規模的經濟衝動。

地方政府們為了」政績「而不斷盲目投資、過度投資、重複建設,最終留下了一堆爛帳和一堆廢銅爛鐵。

中國外資年減19.9%,專家:北京加碼招攬無效

周五(22日)中共商務部公布數據,1-2月流入中國的外國投資FDI(實際使用外資)按年下跌19.9%,至2151億元人民幣(300億美元),連跌第八個月,跌幅比1月份的11.7%明顯擴大。

此前,中共國務院辦公廳3月19日剛發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提出5方面24條措施,強調要鞏固外資在中國發展信心。方案包括縮減外商投資准入的負面清單,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以及推進電信、醫療領域擴大開放。

3月20日,本周三,在中共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表示,將繼續推動「外資24條」各項措施加快落地見效。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國臣對大紀元記者表示,此次行動方案和去年「外資24條」的內容大同小異。

王國臣說,「新行動方案的推出顯示北京當局對外資撤離的焦慮」,從去年底美中會晤也能看出來

儘管中共試圖吸引外資,但是外資仍持續流出,今年1月,中國的外商投資同比下降11.7%,至1127.1億元。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表示,雖然這幾天庫克或是NVIDIA的GTC大會,還是說要進入中國市場,但整個大環境,中美對抗的壓力下,外資對中國的投資已經趨緩,都跑到印度或東協國家。

「外資不斷流出,對中國經濟和投資傷害非常大,他們已經意識到這點。」

台灣經濟學家、時政評論員黃世聰對大紀元記者表示:「新方案是進一步宣示,想要開放市場的決心,但這不是真正能解決外商不願投資中國的根本辦法。」

「中國的投資環境並不是這些所謂利多,開放市場就能夠改善的。」他說:「關鍵是中共對外資的態度,它查處那麼多外企資諮詢公司,中美的政治環境又這麼糟,這些才是阻礙外資投資中國的重要原因。」

在岸人民幣跌至四個月新低,跌破關鍵門檻

周五(3月22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四個月低點,跌破關鍵門檻。

路透社報導,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周五跌破7.2關鍵關口,觸及7.24的低點,為去年11月17日以來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美元兌在岸人民幣盤中升至7.2236,同樣為去年11月17日以來新高。

人民幣在三個月內下跌超過2%,並因市場對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預期不斷增強而承壓。

UBP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卡洛斯·卡薩諾瓦(Carlos Casanova)表示,日本央行結束負利率政策後,美元走強以及日元和部分亞洲貨幣大幅貶值,對人民幣構成壓力。

他表示:「市場似乎認為,在美聯儲降息之前,亞洲貨幣兌美元應該進一步貶值。」

法國巴黎銀行大中華區外匯及利率策略主管Ju Wang預計,中共央行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的消息,將導致人民幣再次測試7.3附近的低點。

服了,北京還在睜眼說瞎話

外國對華直接投資持續下跌,一二月間同比暴跌19.9%

在中國經濟增長因為房地產業持續低迷和國內需求減弱而走向蕭條的大背景下,外國對華直接投資進入2024年後出現繼續下滑的趨勢。

中共商務部星期五(3月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二月間,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2151億元人民幣(約合298.8億美元),同比暴跌19.9%。這也是這一數據連續第八個月下降。

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國商務部的話說,中國今年前兩月吸引外資出現下滑是因為一年前吸引的外資創下了最高的紀錄。

「去年一二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規模達到歷史最高水平2684.4億元人民幣。今年雖然有所下降,但仍處於近10年第三高位,」中國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以答記者問的方式發表聲明說。

華爾街日報在報導中指出,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去年吸引的以人民幣計的外資比前一年下跌8%。中國政府從去年起停止公布以美元計的使用外資數據。

不過中國商務部仍然在並不亮麗的數據中尋找比較積極的因素。

「今年一二月新設外資企業數高達7160家,同比增長34.9%,也是近五年來最高水平,顯示出跨國公司依舊看好中國市場發展機遇,持續加碼投資中國,」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說。

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上個月公布的數據,去年中國國際收支中的直接投資負債增加330億美元,在華外資實體的相關貨幣流量與2022年相比暴跌82%,成為199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去年在華投資企業的利潤同比也下降了6.7%。

中國政府對房地產業的去槓桿和對科技公司加強監管等一系列措施也讓中外投資人忐忑不安,特別對中國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提出了疑問。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去年曾表示,美國商人告訴她,中國正在變得「不能投資」了。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25/203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