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我們為什麼活得不幸福?答案來了

—仝麟閣:我們為什麼活得不幸福?因為身心不自由

只有身心的自由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前些日子,我陷入了嚴重的拖延症,開始對周圍的一切事物變得懈怠。我感到這時應該系統性剖析一下自己的心理狀態,這一思索,就想明白一個困擾當代人的重要議題。

1

人類對「苦」的感受分為兩種:一種是你無法躲避的,直接作用在身體的痛苦。比如被學業壓得喘不過氣的高中小孩、社會底層辛苦的體力勞動者、身患重病的高齡老人......

我顯然不是這類,雖然我也勤奮工作,但比起那些體力勞動者,真不算什麼。可精神上的不適感又如此真切,它表現為焦慮、疲憊、對身邊事物的興趣下降。

我給這類苦起名為——來自「參照系」的痛苦,下面的所有內容都會圍繞這個詞展開。

做心理分析,首先看哪些事情占據了我的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些事情會嚴重消耗你的精力,而回報極低。你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垃圾情緒的源頭消除。

我發現近幾年自己對成功標準的思考明顯增多了,經常會時不時給自己定一個目標:要住上什麼樣的房子開什麼樣的車、我的事業要達到一個怎樣的高度、未來子女要上什麼學校、要漲多少粉絲、要開發什麼新的領域......

說真的,不怕大家鄙視,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要直面自己的內心。我過去一度逃避思考這個問題,因為它骨子裡和我的價值觀相悖,我應該成為內卷文化的解放者,而不是參與其中。

我常常問自己,相比大學剛畢業時,我是更快樂還是感覺更束縛?那時的我沒多少錢,住在北京老破小的合租屋裡,但是我內心要比現在更加自由,不會讓無意義的攀比占據內心。

這種變化主要來自於組建家庭,內心再自由的人,也會無意識陷入到既定的「社會參照系」中。即便你可以靠關注自我而不是他人來獲得內心安寧,你也難以阻止家庭成員的情緒影響。

我突然理解一些作家為什麼選擇獨居,比如許知遠。我從字裡行間能感覺到他的精神世界是揉不得一點沙子的,任何來自身邊人的精神垃圾都會被他拒之門外。

但是這種事情不能怪別人,能跳出參照系思考的人是極少數,與其遁出塵世,不如改變自己。很幸運的是,我在出國之後,看到了沒有那些「成功標準」的人,也能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我開始發現問題,給自己「解套」。

2

什麼是「社會參照系」,簡而言之,就是你以為的「幸福的標準」和「意義感的來源」。人類是群居動物,群居屬性決定了多數人的生活方式來自於身邊的「參照物」。

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多數人追求的目標和行為模式,是大概率安全的。人雖然有發達的前額葉,但多數情況下不需要太多深入思考,像松毛蟲一樣人云亦云反而能給你帶來安全感。

我們人類生而追求「意義感」,沒有意義感的人生將不可想像的灰暗。多數人窮其一生都搞不明白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於是乎,他將別人的理解填充到自己的生活中,因為他沒有見識過更多元的世界,他認為所見即真理。

就像那個經典的寓言故事,當你問牧羊人,你為什麼放羊。他說為了娶媳婦。娶了媳婦做什麼?生孩子。生孩子做什麼?教他放羊。

這就是多數人一生的寫照,只追隨、不追問。這個故事換到一些中國人身上也是一樣的,學習為什麼?賺錢。賺了錢做什麼?結婚生娃。生了娃呢?讓孩子做題、賺錢、結婚生子。

如果再給這些枯燥的流程做點美化,也無非是三點追求:吃喝、權力、性愛。逃不出人類進化早期的多巴胺邏輯,如果再加上一點「文學美化」,這些欲望就顯得不那麼原始了。

追求物慾當然沒有錯,而根本問題在於,我們經常被這些「參照系」綁架、異化,變成了競爭的奴隸,我們陷入到一種頻繁的比較中難以獲得內心的適得其所。

我有足夠的見識和思想,能為精神加上一層防護膜,也難以抵擋這種誘惑:欲望奴役人的方式,是先讓你舒服,讓你在短暫的滿足後沾沾自喜,然後不知不覺變得貪婪,最後遺忘追求自由的初心。

少部分人能通過內省完成覺醒,而多數人則身陷消費主義的囹圄。社交媒體向你傳達的是一種加了濾鏡的生活,無數美女在小紅書上設計著自己的展示面,就是要告訴你一個信息:消費才能使你快樂。

於是你拼命賺錢,去買那些你根本用不上的垃圾。我們對成功的定義自近代啟蒙以來,從未變得如此單一,儘管我們不願意承認,並將其美化為「儀式感」和「上進心」。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百思不解——東亞各國的經濟水平不算差,為什麼人活得這麼累?日本韓國早已步入已開發國家,卻有著不相匹配的自殺率和精神問題。究其原因在於——「社會參照系」過於單一,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灌輸了太多「什麼是對的」。

為什麼幹了十年美甲師、修理工、電工就不能算成功的人生?誰定義了成功?我們一邊高喊勞動最光榮,一邊最鄙視體力從業者,即使他們的收入並不低於那些看似體面的白領。

這種文化上對職業系統性的歧視,帶來一個大問題:人們憎恨自己的工作,覺得只有少數崗位才值得認真對待。這演變成兩種極端——要麼徹底躺平敷衍對待人生、要麼階段性將就等待「出人頭地」。

總之,沒人熱愛自己做的事。我常批判張雪峰這種人把教育變成工廠、完全忽視個體生而為人的獨特性。但轉念一想最該罵的是那些家長,你孩子活了人生的四分之一,還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這麼多年完全沒有培養出一個成年人應有的主見,需要別人給你規劃人生。

3

對於「參照系」中的「失敗者」,整個文化環境充斥著歧視。而那些「成功者」也沒好到哪去,他們陷入了一場毫無意義的攀比競賽,成為了競爭機器。他們往往是完美主義者,隨時會被生活中的不完美搞得鬱鬱寡歡。

但是偏偏這類人,又能在人前展示出一副自信、精緻的樣子,讓你誤以為他們真的能量滿滿、充實幸福!與其說這種能量來自於強大的內心,不如說它是一種長年累月習慣於競爭壓力下的條件反射。

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們的能量完全來自於外部,他們一刻都不能停歇在別人面前展示成功的狀態,他們不能容忍自己在參照系中失去別人的讚美和羨慕。長時間的獨處對他們來說是不能忍受的,這意味著失去意義感。

很多時候,你所看到的光鮮亮麗,只是你沒見過她在無人之處的歇斯底里;你所看到的不思「上進」,只是你不知道他內心有廣闊無垠的精神世界。

我們需要一場系統性的啟蒙,這樣的事早發生在100多年前的歐洲。一戰帶來前所未有的傷痛和破壞,讓人們開始反思:過去我們文化中所追求的榮耀、財富、土地、功名、民族主義,是不是會把我們帶向不可救贖的深淵。

來自蘇黎世的藝術家們開始意識到,是那些頂層權威所構建的「參照系」讓人們在競爭中喪失了基本人性。他們開始反抗權威、解構「參照系」,告訴世人「美」的標準是多元的。

1916年,流亡蘇黎世的藝術家們在當地的「伏爾泰酒店」成立了一個文藝活動社團,他們通過討論藝術話題和演出等方式來表達對戰爭,以及催生戰爭的價值觀的厭惡。同年10月6日,這個組織正式取名為「達達」。

(達達主義作品,攝於蘇黎世美術館)

達達主義者們堅信是社會單一、狹隘的價值觀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種價值觀是一種僵化、呆板的壓抑性力量,不僅僅體現在藝術上,還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達達」並不是一種藝術,而是一種「反藝術」。無論現行的藝術標準是什麼,達達主義都與之針鋒相對。

他們滿懷熱情,勢必要顛覆舊歐洲的文化秩序。在達達主義者的出版物中,充滿著對藝術、社會、文化熱情洋溢的評述和見解。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狀態、拒絕約定俗成的藝術標準、追求無意、偶然和隨興而做的境界。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成為「達達主義者」,政治家和學者們鄙視這種解構權威的放肆行為,並將戰後繁榮、平等的歐洲,歸結為自己的成就。但我們知道,沒有觀念的改變,制度的改變是不可能持續的。

過去我們解決過度競爭帶來的不平等問題時,採用的是「消滅競爭」。改開前人的物質生活和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但在絕對的平均主義下,人沒有比較就沒有因比較而生的痛苦,反而能獲得一種愚昧的幸福感。

但這從根本上是反人性的,也無益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改開帶來的問題不能歸咎於改開本身,而是改造的不徹底。制度易改、觀念難易,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不是走回頭路,而是進一步思想解放。

人類所創造的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在多元的環境中誕生的。豐富一個社會的「參照系」,不僅可以減少內耗和無意義競爭,更是激發創造力的必要條件。

內心的自由才是創造力的源泉,人在攀比和焦慮中是無法產生熱愛的。我們之所以如此勤奮卻缺乏創新,是由於把太多的精力消耗在無意義的過度競爭中。

對於社會而言,這一啟蒙的過程恐怕要經歷上百年的時間。但如果你也深陷其中不知所措,其實是可以自救的,這種自救包括但不限於: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去經歷更多元的人生體驗、去閱讀更多「沒法賺錢」的無用書、去形而上的藝術和信仰世界裡尋找棲心之地.....

在最後,我希望你永遠不要忘記這條法則:只有身心的自由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我們所做的任何事都應該用於增加身心的自由,如果有天你感覺到越來越不自由,那麼你必須停下來,因為你走在錯誤的道路上。

永遠要保護好自己的心,不要讓它蒙上陰霾,造物主賦予你生命,是為了讓你享受這段過程。如果因為欲望無法滿足而自暴自棄,是對造物主賦予生命的不敬。

關於作者:仝麟閣,前財經記者,發表文章累計超過200萬字。千萬級報導作者,網易年度影響力創作者。研究領域為政治、歷史、經濟和社會問題,在多家諮詢和教育機構任兼職講師,現居奧地利。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麟閣經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02/203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