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巴爾的摩斷橋1現象 曝美軍全球部署弱點

位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法蘭西斯史考特基」大橋遭失控貨輪撞擊導致塌陷的事件已發生近一周,當局仍在努力清除被大橋殘骸堵塞的航道,具體恢復通航的時間仍未確定,進而影響巴爾的摩港的貨運能力。

外媒報導指出,目前有4艘美軍軍用貨船被卡在巴爾的摩港中,經過進一步分析後指出美軍在全球部署方面可能遭遇的困境。

根據美國《動力》( The Drive)網站介紹,目前被堵在巴爾的摩港的4艘美軍貨船中,包括兩艘速度最快且運載能力最強的 Algol級快速海運船。另外兩艘則是隸屬於美國海軍戰略預置艦隊的貨船,平時由美國運輸部海事管理局進行管理,戰時則聽從美國海軍軍事海運司令部的指揮。在一般情況下,這些運輸船都處於「低運量」模式,只會保留少量的骨幹船員,但在接到命令時可以在5至10天內做好出航的準備。這些運輸船至今仍在美軍的運輸任務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執行將 M1A1主戰坦克與 M2步兵戰車等援助烏克蘭的裝備從美國運送到歐洲的任務等。

但美國《防衛新聞》報導指出,按照目前美國海軍與海軍陸戰隊的規劃,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所使用的所有裝備中,90%是透過海運送至目的地。但目前美軍的海運能力已經急遽縮水,將重型裝備從美國本土運送到歐洲或亞洲的能力比起二戰期間「小了幾個數量級」。報導稱,目前美軍可用於應對大規模突發事件的運輸船艦僅包含戰略預置艦隊中的46艘艦艇、軍事海運司令部增援艦隊直接指揮的15艘艦艇以及按照「海事安全計劃」簽約的約60艘懸掛美國國籍的商船。而在上世紀50年代,僅是簽約的美國商船數量就超過1000艘。而這些承擔戰時航運任務的船隻也已經嚴重老化,不時傳出故障的消息。

報導更強調,目前美國海軍也沒有足夠的艦艇能在大規模衝突中為跨洋海運提供護航能力。時任美國海事管理局負責人馬克.布茲比(Mark Buzby)在2019年接受《防務新聞》採訪時坦承美軍沒有足夠的船隻為運輸船提供護航,「你只能靠自己,開得更快一點,同時保持安靜」。報導也指出,美國的「競爭對手」們也已經意識到這個弱點,畢竟讓一個美軍的裝甲旅在大海中沉沒,比正面對付要容易的多。

為了改善這個弱點,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稱美軍會繼續資助海事管理局收購商業貨船並將其改造成軍事用途、增加簽署「海事安全計劃」的美國商船數量,以及尋求美國盟友的海上船隊支援等。布茲比指出,軍用運輸貨船的商業價值很差,它的配置、甲板強度、船體高度都是為了容納大型軍事設備而設計,改造收購的商業貨船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才能滿足運輸裝備的需求。而根據美國交通部的交通統計局數據顯示,懸掛美國國期的船隻僅占全球船隻的0.4%,很難增加「海事安全計劃」簽約的商船數量。使用外國船隻協助運輸很有可能在爆發衝突時,讓其他友邦成為對手的合法攻擊目標。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Newtalk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02/203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