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未普:中共黨內民主力量式微,但呼喚民主的聲音從未斷絕

作者:

黨內民主力量式微已是不爭的事實。那麼,式微的黨內民主力量對中國未來轉型還能產生影響嗎?我的回答是:應當能!

黨內民主派已經被中共改革開放以來的各屆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打壓的七零八落。在習近平極權主義統治下,黨內呼籲民主的聲音更是日漸微弱,但卻從未偃旗息鼓!雖然現在黨內民主力量已經很難稱其為「派」了,但民主動力卻並未消失。

蔡霞認為,現在的中共黨內仍保有兩股民主動力,一股動力來自始終懷抱希望的政府官員,他們希望借鑑台灣的民主化和蘇聯的解體經驗,來推動中國的改變;另一股動力則來自被習近平打壓的一群人,他們希望制約習近平的權力擴張或追求法治,以保自己平安。對蔡霞的第二種民主動力,吳國光教授的雙重人格解釋,有不謀而合之妙。吳國光認為,中國的政治精英有種雙重人格,他們既是宰割韭菜的鐮刀,又是待宰的韭菜;因此為了保護自己,他們有希望變革並參與變革的潛動力。

此外,我認為可能還有一種民主動力,值得我們觀察與研究。這就是中共體制內或黨內近年湧出一種豁出去的民主動力。他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就追求民主,屢次坐過牢,屢次受到政治迫害,但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在習近平倒行逆施之際,不顧周遭環境的嚴酷,不顧自己的安危,堅持批評中共體制,堅持發出民主的聲音。他們是高瑜,是閻淮。高閻二人在周圍崗哨林立的危境中,依然向紀念35周年研討會提交他們的發言,值得欽敬!

他們還是任志強,是蔡霞,是劉亞洲。這三位是紅二代中參透中共獨裁體制內核的開明派、自由派和民主的吹鼓手。他們分別來自商界、學界和軍界,是習近平極權時代極具代表性的黨內民主力量。他們在中共體制內因批評習近平而被迫害,因被迫害而進一步看透體制而與中共決絕,他們似乎勢單力薄,但造成的影響卻遠超他們的實力。習近平的倒行逆施,是這幾位紅二代對中共絕望,與黨分道揚鑣的共同原因,而習近平2009年在中央黨校提出的「決不允許吃黨的飯,砸黨的鍋」,也是他們被迫害的共同理由。

就是在「決不允許吃黨的飯,砸黨的鍋」的名義下,蔡霞被開除黨籍,任志強被判18年,劉亞洲被判無期或死緩。任志強表面上被判的是貪污罪、受賄罪、挪用公款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成立,但真實罪名是「吃黨的飯砸黨的鍋」,這也是反習罪。中宣部為此專門發文討伐任志強「黨要管黨 任志強不能例外」就是用習近平的邏輯批判任志強:「黨內的任志強們,吃共產黨的飯,砸共產黨的碗,中央必須狠下決心,依照黨章和紀律處分條例把那些在黨反黨的人剔除出去。」

除了任志強、蔡霞和劉亞洲,中共內部近年來追求「民主的聲音」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清單。比如,2018年反對習近平修憲和反對終身制的學者、記者、企業家包括閻淮、李大同、許章潤、郭於華、洪振快、章立凡、王瑛、老鬼等等。習近平以為他可以憑著「不准吃黨飯砸黨鍋」的邏輯,在中國生生造出一個沒有民主噪音的世界,實在是痴人說夢。這三種黨內的民主動力是斬不盡殺不絕的。他們將為中國憲政轉型提供助力。

結論如下:從1976年到2024年,中共黨內民主力量歷經了大衰敗。其根本原因,一是因為鄧小平的六四大屠殺和隨之而來的大整肅,二是因為習近平上台以來一直處心積慮,試圖用各種手段對黨內民主力量斬盡殺絕。黨內民主派雖然再也沒有可能恢復80年代曾經有過的主導地位,但是黨內民主動力依然存在,他們中的勇者依然不懈努力,為民主發聲。他們是民主轉型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對民主的追求會在中國憲政轉型史上留下不朽的印記。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6/205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