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還有出路嗎?中國這一數字令人絕望

—中國教育部列"負面管理清單"能維護學生心理健康嗎?

2022年9月7日,學生們抵達北京一所小學後向家人揮手告別。

隨著中國校園霸凌和學生自殺事件頻傳,中國教育部在近日公布了"負面管理清單",希望能藉此杜絕教育亂象、推動教育改革,進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外界關注,該清單的公布是否能為中國的教育風氣帶來實質影響?

中國教育部辦公廳在近日公布了「基礎教育規範管理負面清單」,意圖整治中國教育體系安全底線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和師德師風失范等三方面問題。該負面清單載明了十二條規範,包含在校園中嚴禁出現反黨反社會主義、嚴禁教師歧視弱勢群體學生、嚴禁對學生進行體罰辱罵、嚴禁校園霸凌、嚴禁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以考試作為選拔生員的標準、嚴禁教師占用學生課間休息、嚴禁校方提前開學以及寒暑假集體補課等等。

中國教育部對此表示,行政部門將加大違反「負面清單」的相關監督與追責。而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在接受中國官媒中新社採訪時則指出,「負面清單」旨在「守住底線」並提供具體指導,而並非提出新政策及新要求。

隨著該負面清單出台,使得外界關注中國如今的教育環境究竟如何?在美國紐約就讀本科的中國留學生Shawn就此跟本台記者分享了她在中國從小學到高中的求學經驗。

Shawn表示,在她的求學階段,老師們經常拖堂、占用下課時間,不過基於升學壓力,同學們對此也感到理解:「就學生來說,升學會是生活非常大的一個重心,整個生活都是圍繞中考、高考,雖然會有時間進行課外活動、娛樂,但至少70%的時間都是花在升學準備上。」

Shawn也談到,在校園中,有個別老師依舊會對學生體罰,但學生被體罰後卻不敢告訴家長:「家長知道(孩子被體罰)就會很生氣,說要去學校找老師,但小朋友很怕兩頭得罪。我當時有一次也是被老師打了,然後爸媽聽到覺得很生氣,說要去找老師,我當時第一反應是千萬不能讓他們去找老師,因為我不想兩頭得罪。」

Shawn還說,中國校園霸凌的情況相當普遍,她本身在小學時就有被霸凌的經驗:「老師知道了當時是有想處理的,他就是把我和帶頭霸凌我的學生叫在一起,開了一個三方會談。但老師之所以認為這樣的形式可以解決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兩個小朋友彼此看不順眼。但是他並沒有意識到這背後有更多更深層、更複雜、更黑暗的事情在發生,所以才會導致被霸凌的現象。」

2022年9月1日,學生在進入上海一所學校時鞠躬。(路透社)

報告:中國每五位中學生便有一位考慮過自殺

與此同時,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學生的升學壓力過大導致心理健康惡化,該現象又反映在了頻傳的學生自殺事件上。

儘管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提供的數據,中國的15~24歲青少年自殺率為4.3/10萬人,排名114位,但據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2007年公布的《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在中國,每5位中學生就有1個人曾考慮過自殺,占樣本數的20.4%。其中女性數量略高於男性,比較各年級區間,又以初二、初三年學生最普遍出現自殺想法。

除了升學壓力過大導致學生抑鬱,今年三月,河北省邯鄲市發生了三名初中生涉嫌殺害同學後埋屍的事件也引發社會譁然,由於嫌犯和受害者皆為留守兒童且都未滿十四歲,該事件也使得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再次引發輿論關注。

對此,路透社5月14日報導,中國教育部近日開始推行系列活動,希望解決學生作業過多以及校園霸凌事件頻傳的問題,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就外界看來,教育部此時推出「基礎教育規範管理負面清單」也是其系列改革政策的一環。

前高校老師:"負面清單"難以解決校園亂象

那麼,中國教育部提出明確的「負面清單」後,該清單是否能被成功落實,並杜絕校園霸凌及學生自殺事件頻繁發生的問題呢?

曾在中國河南省一所高校擔任多年英語老師的露西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表示,該負面清單所列出的規範已經被當局喊出多年,但礙於中國教育體系整體升學率很低,家長跟老師都盡全力希望孩子們的成績能出類拔萃,導致該清單根本無法被具體落實。

露西說:「中考在河南省的錄取比率、也就是能上高中的孩子只有49%,有一半的孩子連高中都上不了,這還包括最差的高中。作為父母,沒有哪個父母是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初中畢業就流入社會上的,他那么小,你讓他去打工,他也幹不了什麼;你讓他去上學,他又考不上,在社會上就會是很大的社會隱患。」

露西補充表示,學生要升大學準備高考壓力又更大:「我也真實的見到過孩子們高中的情況,那真的是起早貪黑。但每年河南百萬考生。就以2023年的數據為例,131萬考生本科的錄取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幾,那真的是相當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樣的。很多的學生連本科都上不了,那他出來後的出路在哪裡?根本是沒有的。"

前高校老師:升學壓力導致校園霸凌橫行

露西認為,升學壓力過大的問題也導致校園霸凌泛濫:「校園霸凌很嚴重、很嚴重,一直以來都很嚴重。......這個現在在中國校園當中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我還是覺得,這是一個制度問題。壓力大,學生們壓力大、家長們壓力大,導致全民戾氣太重,戾氣要有一個宣洩口、出發口,這個宣洩口有的人就會選擇去恃強凌弱,仗著我比你強壯一點,我去欺負你。」

露西說道,身為一名教師,在處理校園霸凌問題時經常令她感到無能為力。她就此分享了在教書時的經驗,她說,當時有一名高三學生霸凌另一名高一學生,將其從樓梯上推下,老師們隨即要求學校將該名學生開除,沒想到該生後來通過人脈關係,只賠償了五百元和休學一周。

露西說:「當時把一眾的年輕老師氣得要死,就覺得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學校就為了這五百塊錢的創收把事情了結了,人家孩子受的委屈要怎麼辦?然後一周之後高三的孩子又回來上課了,那麼這個霸凌將持續存在,他會覺得這個高一的孩子導致我損失了五百塊錢,那我要怎麼再把這個五百元討回來。"

整體而言,露西認為前述「負面清單」的出台依舊凸顯中共當局只關心洗腦,強調學生對黨的忠誠,而不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態:「中共把注意力放在學生洗腦,而沒有真正關心學生有沒有被校園霸凌?有沒有很安全?有沒有很開心?完全都沒有。它只是在洗腦,你只要不反共、不反黨,你只要是愛黨愛國的那就沒有問題。」

當局打擊補教業降低育兒成本人口專家:依舊無法刺激生育

另一方面,據路透社的報導,北京當局自2021年起便開始打擊私人補習業,希望透過降低升學壓力減少家庭育兒成本,進一步解決年輕家庭不願意生育的問題。

對此,人口問題學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高級研究員易富賢告訴本台記者,導致中國生育率低下的原因有很多,若當局單就降低育兒成本提出解決方案,將無法成功刺激生育:「中國有很多短板,教育只是一個短板,即便這個短板補上去了,還有其他短板沒有補的話,生育率仍然上不去。……所以我對中國近期、幾十年之內提高生育率都比較悲觀。」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6/205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