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全家長期吃「自製餛飩」 全都確診胰腺癌

癌症作為現代醫學難以攻克的「大山」,一直是大眾心中的噩夢,許多人「談癌色變」,一旦得知某人患了癌就感覺天塌了。

事實證明中國確實是癌症大國,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患癌人數高達450多萬人。

因為癌症去世的人數超過30%,位於世界第一的水平。

如此高的患癌率導致癌症在中國並不罕見,很多人可能一生中在親朋好友身上能看到不少例子。

癌症屬於世界性的醫學難題,雖然有些癌症早發現早干預能夠治癒,但大部分癌症還是會對人體造成不小損傷。

尤其是有「癌症之王」之稱的胰腺癌。

胰腺癌屬於癌症中的癌症,患上之後惡性程度很高。

因為其早期沒有任何反應,且病程發展非常之快,一旦發現幾乎就是中晚期。

此時干預已經沒有太大效果,5年病死率非常之高。

今天要說的一家三口居然同時確診了胰腺癌,究其原因更加誇張,竟然是因為一碗自製餛飩?

一、一家三口確診胰腺癌

來自山東的王先生一家人最近十分倒霉。

無論飯前飯後總是不明原因小腹疼痛,本以為是吃壞了東西,沒想到過了幾天依舊沒有好轉。

但肚子疼又不至於上醫院,直到原本120斤的小兒子突然瘦到了90斤,才引起了王先生和妻子的注意。

一家人連忙帶著兒子到醫院做檢查,結果出來時所有人都震驚了。

只有十幾歲的小兒子居然疑似患上癌症。

CT顯示他的胰臟部位有明顯的占位性腫塊,除此之外血液值也超出正常許多。

醫生詢問之下得他一直有腹痛的症狀,近一個月體重突然掉得很快。

醫生告訴王先生夫婦,這是由於胰臟的腫塊在長大,出現在疼痛症狀。

王先生一聽感覺不對勁,他和妻子也有長期腹痛症狀,在醫生勸說下全家人都做了相關檢查。

結果出來後在場所有人大吃一驚,一家三口居然都患上了胰腺癌。

由於胰腺癌不是傳染病,一家人都患上的機率很小,醫生仔細詢問了王先生具體情況。

在篩除了遺傳因素、基因突變以及外部原因後,醫生終於找到了「罪魁禍首」,原來竟是自製餛飩。

王先生一家人都很喜歡吃餛飩,恰巧王太太喜歡鑽研廚藝,並自告奮勇攬下了做餛飩的任務。

她覺得外面小攤上的食物又貴又不衛生,孩子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如果不小心吃錯東西怎麼辦。

於是她開始自己製作早餐,其中最常做的就是餛飩。

據王太太回憶,她經常會在網上或直播間購買促銷的豬肉。

她覺得這種臨期肉性價比很高,既沒有完全過期又能比菜市的肉便宜幾倍,所以後來製作餛飩的肉餡基本都是來自網購。

可她並不知道低價的肉來源很複雜,很多時候出自小作坊或邊角料。

尤其是別人不要的淋巴肉或發霉肉,打碎之後根本看不出來,低價出售反而能賺上一筆。

這種肉餡不但沒有營養,反而藏著很多看不見的危險。

比如淋巴肉可能攜帶病毒和細菌,人吃了之後輕則加重腎臟負擔,重則會染上病症。

而發霉肉含有很多亞硝酸、黃麴黴素,會大大增加胰腺癌的患病率。

小孩子抵抗力差,長期吃這類有「毒」的肉難免出現問題。

為了讓自製餛飩的味道能跟外面的早餐攤媲美,王太太還貼心地加入了不少調味料。

雖然味道確實鮮美,卻大大增加了腎臟和胰臟負擔。

如果食物里的亞硝酸鹽長期過量,轉化出來的亞硝胺含量也會有所增加,導致人體患癌機率加大。

得知真相後的王太太癱坐在地上,大聲哭道:「是我害了孩子啊!」。

雖然經過分析已經知道了原因,但一家人已經患上了如此兇險的疾病,日後家庭負擔必然加重。

最重要的是胰腺癌屬於難以治癒的癌症,很多人花了錢遭了罪依舊得不到好結果,實在讓人唏噓感慨。

二、胰腺癌是什麼?

很多癌症之所以危險係數高,是因為它們很懂得「躲貓貓」,胰腺癌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一種發生在胰腺的惡性腫瘤,剛開始起病時通常沒什麼感覺,腫瘤生長十分隱秘。

早期人們經常沒有任何感覺,這種病症進展速度非常快,等到有感覺時基本到達中晚期。

該病惡性程度很高,發現時已然為時已晚,現有醫療能做的手段十分有限。

很多胰腺癌患者從確診到去世僅有1年多時間,病死率很高,所以胰腺癌有了「癌中之王」的稱號。

2023年中國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突然離世,患上的病症正是胰腺癌。

過去20多年全球胰腺癌患者翻了一倍,中國的胰腺癌患病人數也大幅上漲。

2015年有數據統計,中國每年大約9萬人確診該病,其中死亡人數達到7.9萬人,由此可見胰腺癌的病死率之高。

早期難以發現是該病的狡猾之處,所以預防的意義大於治療。

導致胰腺癌發生的原因有哪些呢?根據醫生解釋,導致該病發生的原因非常多,目前傾向於幾個大類。

首先是生活不良習慣,比如經常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過期或來源不明的食物;患者長期抽菸、喝酒;長期久坐缺乏鍛鍊等等。

這些原因都會導致胰腺分泌出現異常,增加癌症發生的風險。

上文提到的王先生一家正是因為長期食用自製餛飩,接觸了不明來源肉餡和複雜調味料,提高了患病風險。

其次是由慢性胰腺炎轉化而成。

如果患者長期患有胰腺炎,在炎症反覆刺激下上皮導管出現異常,也會導致胰腺癌發生。

最後就是先天性遺傳。

家族如果有人患有胰腺炎、惡性黑色素瘤等疾病,也會增加其他親人患上癌症的可能性。

三、如何降低患癌風險

綜上所述,許多普通人基本不會有遺傳風險,大部分人也很難患上胰腺炎。

如果想要提前預防、規避患上胰腺癌的可能,要做的還是調整生活習慣,改變那些錯誤做法。

1、注意食材來源

自製食品時不要貪圖便宜,需要以食材和烹飪手法為重。

這些年自製食品出事的新聞屢見不鮮,比如自製葡萄酒出現大量甲醛,小伙飲用後當即送醫。

自製醃菜出現亞硝酸鹽,七個人食用後中毒倒地等等。

諸如此類的事件非常多,隨便搜一下就能看到。

在家自製食品固然是好的,但如果為了圖便宜或方便買來歷不明的廉價食材則大可不必,很多時候為了省小錢反而要花大錢。

建議大家採購食材時擦亮雙眼,不要被低廉的價格所迷惑,尤其是本身價格昂貴的食物。

2、戒菸戒酒

菸酒是目前導致胰腺癌的明確原因之一,所以有此習慣的朋友還是儘量改掉。

抽菸有害健康人人皆知。煙裡面含有幾十種致癌物,不光會導致胰腺癌的發生,也有很大可能引發其他癌症。

長期喝酒的人會導致腦部、肝臟以及胃部受損,降低身體免疫力。

年輕時沒有什麼感覺,一旦年齡稍微大一點,身體裡的癌細胞開始蠢蠢欲動,機體下降的免疫力正是它們所樂見的。

免疫細胞無法阻擋它們的腳步,癌細胞可以在身體裡肆意紮根生長。

3、保持鍛鍊和體檢習慣

根據醫生畫像顯示:40歲以上的中年男子,喜歡喝酒抽菸且長期不運動,這類人群更容易患上胰腺癌。

事實證明長期運動的人比久坐辦公室的人患上癌症的風險更低。

因為缺乏鍛鍊的人身體機能下降,脂肪組織很容易堆積,患上胰腺癌的可能也在增大。

胰腺癌是一種很狡猾的癌症,早期出現時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大部分普通人都會忽略掉它。

所以定期體檢十分重要。藉助科學的醫療儀器可能看到體內的變化,如果胰腺出現問題也能更快發現。

早期的干預手段比較多,如果癌細胞小而局限,做個切除手術就能解決。

總結

王先生一家的案例給大家敲響警鐘,在家自製食品看起來是節省成本、減少健康風險。可會不會結果正好相反?

很多人覺得外面的食物貴又又髒,寧願費心思自己做。

可很多食物做起來工序複雜,尤其是醃製品更需要環境條件。盲目選用食材,省略製作工序,最後很可能出現各種危險情況。

都說病從口入,吃了過期的、不衛生的食物會導致肚子疼,而長期食用不明來源的肉類,更會給身體健康埋下隱患。

所以大家還是儘量規避自製食品,買菜也要選擇合規合法的菜市、超市以及網店。

想要減少患上胰腺癌的風險,日常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也很重要。

比如堅持鍛鍊、戒菸戒酒以及減少攝入大魚大肉等等。

尤其是上了年紀的朋友,身體免疫力難免下降,這時更要注重身體變化,做好定期體檢工作。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好兔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6/205515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