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房地產乃至整個中國經濟大事 終於發生了?

—今天全線沸騰,但其實你們都想錯了

簡直是全線沸騰的狂歡。

房地產行業乃至整個中國經濟的大事,今天終於發生了,「小作文」在萬眾期待中迎來了落地。

今日有兩個大消息,全部瞄準房地產:

1)全國保交房會議召開,正式官宣允許地方政府收購房企手中的新房做保障房,「政府收儲」的傳言終被證實。

2)央行降低買房門檻:超大力度降低首付比例,首套房首付只要15%,二套房首付25%。而且在全國範圍內取消了房貸利率下限,各家銀行可以自行調降,同時還一併降低公積金貸款利率。

這兩條新政的出台,代表著政府新一輪救市政策高潮的到來,不少人高喊:今天就是樓市的狂歡日。

真是這樣嗎?

我的看法是,今天的大部分分析,都是錯的。

我們先挨個來分析:

一、地方收儲這事,大家自己以為的雷聲大,而中央給的雨點小

這次的地方收儲在正式官宣前,早已在市面上傳瘋,市場對此次政府收儲的期待值可以說是拉滿了,A股還因此來了兩輪暴漲,特別是地產股和上下游產業鏈,幾乎都被哄搶,而且市面上傳的都是政府要幾萬億幾萬億的收新房。

但今天這個會議卻只設立了3000億的收儲基金,和市場預期相去甚遠,甚至可以說,打了傳言一巴掌。

 

 

資料圖

而且這次設立的只是「再貸款工具」,並沒有打開PSL的水龍頭,說明上層暫時還不想把新房收儲這個事往大了搞,一個可能是先弄3000億試試水,另一個可能只是確實不想複製一遍2015年的教訓。

二、國企下場打折收新房,救了爛尾樓和房企,但同時會讓周邊房價進一步下跌

地方國企下場收儲新房,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不管是之前的重慶、鄭州,還是現在的杭州臨安,基本上都是打折收購房企手中的新房,比如打7折甚至5折整棟給你收了。而這樣的打折買房的行為勢必會帶動周邊的正常商品房的房價下跌,進而影響整個地區房價。

而且地方政府把收來的房子用作保障房,市場上的廉價房產供應其實是在增大的,基礎性的有效需求容易被保障房進一步稀釋和分走,對二手房、尤其是老破小的需求,會更少了。

而地方政府幹這事的動力何在呢?大概率是以收購的房產抵給銀行,貸更多錢,做放大債務的槓桿。

三、央行的房貸政策,是讓大家從三倍槓桿,加到了六倍槓桿

央行這次的三箭齊發力度非常之大,幾乎是我這麼多年以來見過的最大力度的房貸政策了,但背後的本質還是想讓大家加槓桿。

之前首付比例30%,也就是3.3倍槓桿,現在首套房首付比例下調到15%,變成了6.6倍槓桿。背後,還是要靠大家舉債,鼓勵大家舉債啊。

而在全國範圍內取消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貸款利率政策下限,這其實就是給了各地和各個銀行更大的自主調價權,讓他們能夠更快地把水放出去。

四、把這兩個政策合起來一起看,真相就呼之欲出了

今天的這場高規格會議是叫「保交房會議」,而只有讓房企活過來,經濟才不會崩,產業才不會崩,才能真正保證房子不爛尾。說白了,萬科都不行了,再不救「爛尾樓」就真的是火藥桶了。

包括政府收儲新房的政策,其實也是在給房企輸血讓他們把房子交上來,而所謂的「救房價」,只是市場的一廂情願。

要知道,僅有3000億的地產基金,而全國賣不出的新房卻高達十幾二十萬億,有點太少。而央行的政策則其實是配合著「保交房會議」來推出控制預期的,一個財政政策,一個貨幣政策,一個扮白臉,一個扮黑臉,配合著想讓大家買房。

說白了,政府想救市,但是並不想花太多的真金白銀(也沒那麼多真金白銀),還是想鼓勵大眾加槓桿來買房。

所以,現在的政策態度就是:救經濟而不救市場,保交樓而不保利潤,救房企而不救房價。

期望這次能迅速拉高房價的,就洗洗睡吧。

這才是真相。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馬江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8/205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