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三峽工程 環境代價換取經濟繁榮 中共還是輸了

溫家寶資料圖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汪嘯風透露,溫家寶在今年國務院182次常務會議上,討論解決三峽工程一些重大問題時認為首要的問題是生態環境問題。

路透北京電---中共高級官員和專家警告表示,如果三峽水利工程累積的威脅無法很快解決,可能將引發環保大禍。


新華社周二夜間援引一個專家與官員論壇的話說,這個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已經開始發電,並充當阻攔長江季節性洪水的屏障。


但即使是曾經為大壩辯護,稱其是工程奇蹟並能保護生態的高級官員如今也警告稱,大壩周邊環境正在付出沉重的、甚至可能具有環保災難性的代價。


「存在很多與三峽大壩有關的生態和環境問題,」新華社援引高級官員的話報導說。「如果還不採取預防措施,這個工程會導致災難發生。」


耗資250億美元的三峽工程已經導致116個城鎮和數百個文化古蹟被淹沒,而且施工仍進行中,官方媒體稱它可能在2008年底,也就是北京奧運之後完工。


國務院三峽辦主任汪嘯風在論壇上說,現在是要面對在長江上建起巨大混凝土水壩引發的環境後果了,「對生態和環境安全問題絕不能放鬆」。


「以環境代價換取經濟繁榮,我們還是輸了。」


汪嘯風列舉了很多問題,特別是大壩周圍的侵蝕和峭壁滑坡、土地短缺矛盾以及「不合理開發導致的生態退化」。


而專家指出,三峽大壩導致140萬人被迫遷徙,還攔住了大量的沉積物和營養物質,損害了漁業資源和下游農田的生產力。(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