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徐澤榮:有關韓戰起源

作者:
作者簡介: 姓名          徐澤榮 筆名          高衛國 性別          男 出生日期      1954年1月14日 出生地點      湖北省武漢市 居住地點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洛溪江花園麗彥樓8-904(香港永久居民) 教育程度      1999年獲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政治學博士 職業          香港亞洲科學出版社社長,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客座教授,廣州中山大學東亞研究所兼職副研究員(加納筆會和獨立中文筆會榮譽會員) 拘捕日期      2000年6月24日拘留,7月29日逮捕 拘捕機構      廣東省廣州市國家安全局 拘捕原因      發表五六十年代中共支持馬來亞共產黨武裝叛亂等內幕文章 罪名          非法向境外提供情報和非法經營書籍和報刊發行 審判日期      2001年12月20日(一審),2003年12月(二審) 審判機構      廣東省深圳市中級法院(一審),廣東省高級法院(二審) 刑期          有期徒刑十三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辯護人        律師黃懇儒 關押地點      廣東省廣州市西川監獄 獄中情況      嚴重高血壓,健康狀況惡化,2003年12月後才獲准家人探視 出獄時間      2013年6月23日
 
徐澤榮
以前,由於來自中、蘇、北朝鮮三國的資料十分稀缺,有關韓戰起源的研究是十分困難的。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這一局面改變了。首先是中國陸續公布了一些原始資料[1]。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前蘇聯方面也開始公布許多原始資料。1994年6月,葉爾欽訪問韓國時,送給當時的韓國領導人金泳三216件前蘇聯政府的檔案文件。後來,美國的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出版的《國際冷戰研究計劃通訊》上,譯載了部份前蘇聯政府的檔案文件。後來,一些能夠接近前蘇聯政府檔案的俄國專家的著作或文章也成了有價值的二手文獻[2]。這些資料的大量湧現,構成了此一研究領域中的"資料革命"。不過,這些原始和二手資料並不完整,中國公開的資料仍然十分有限[3],前蘇聯政府的檔案文件雖然透明度高一些,但也有不少缺失,如1949和1950年之交,史達林毛澤東在莫斯科舉行的關於金日成戰爭計劃的討論記錄便告闕如。因此,不少關鍵決策的內幕仍待挖掘。雖然大部份有關中國出兵朝鮮的原始資料來自中、蘇、北韓三國,但建立在這些原始資料之上的二手研究文獻中最具價值者,乃由居住在西方的中國學者和西方學者所提供,因為他們可以比較客觀地研究而不受約束。在西方,對韓戰起源的探討有過傳統和修正兩大學派。傳統學派認為,是史達林連同毛澤東策劃了這場戰爭,其目的在於檢驗美國遏止國際共運擴張的決心有多大;毛澤東同意史達林提出的蘇聯管西方共運、中國管東方共運的分工原則,在此前提下北京答應出兵援助平壤。傳統學派的新生代學者則爭辯說,是金日成而非史達林發動了戰爭;史達林害怕韓戰會引發蘇美之間的直接軍事對抗,因此對金日成的主意不表熱心;但金日成一再堅持,於是史達林徵求過毛澤東的意見後便對金日成開啟綠燈。這些新生代學者認為,中國的捲入乃源於它對美國武裝威脅必須作出回應。而修正學派的觀點是,在韓戰中是韓國侵略北韓或誘使北韓入侵。修正學派的新生代學者則辯稱,戰爭的最終策動者既非莫斯科和北京、亦非華盛頓,戰爭之起因應從朝鮮的國內因素方面追查;韓戰實質上是"革命的北方"對"反動的南方"的一場內戰,追究誰打響第一槍並無意義。美國學者布魯斯.克明斯領導了這一流派,但學者中附合者甚寡。1990年,一位韓國學者曾指出,除了傳統學派的舊生代學者以外,整個西方學術界均傾向於認為,雖然中國對韓戰的策動是知情者,並祝願北韓獲得勝利,但中國事先並未積極介入戰爭準備。在前蘇聯政府的檔案文件公開以前,大部份西方學者都同意,中國出兵朝鮮"是對美國對中國領土安全造成的巨大威脅的不情願的回應"、"是對莫斯科全盤冷戰戰略的附合行為"。
 
當中國開始公布相關資料時,幾乎所有的官方資料都把中國在韓戰中的角色描繪成一個不情願的介入者,強調當時的中國亟想將注意力放在攻占台灣和國內建設上,並無意捲入這場戰爭。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前蘇聯政府的檔案文件被解密公開,現在人們已經了解到,史學界傳統學派提出的關於韓戰起源的解釋比修正學派的觀點更接近真相。已有幾位美國學者利用前蘇聯政府的檔案文件說明了這點。
 
本文作者不僅參考了蘇聯的這些新近公布的資料,也廣泛和深入地分析了來自中國的資料。筆者認為:傳統學派關於韓戰起源的觀點較為準確,中國並非不情願地捲入戰爭準備;在五十年代上半葉,中蘇、中朝之間並不存在可能令北京不願意響應莫斯科和平壤發動的韓戰的"緊張"關係,中國之所以參與這場戰爭,不僅僅是被動地回應蘇聯的請求和美國的威脅,還明白無誤地有自己的積極的目標,如換取大量蘇聯武器為解放軍換裝、換取大量蘇聯援助以復興經濟等;在驅使中國參戰的蘇、美兩大因素中,蘇聯因素更具決定性,而且蘇聯因素之性質與以往人們所知道的幾乎截然相反。
 
本文提出了研究中的六點主要發現,其中許多地方與大多數學者根據二手文獻得出的、目前在學術界仍占支配地位的觀點大相逕庭:其一,中國對戰爭的捲入甚早、甚深,其程度高於人們以往所知。其二,中國出兵朝鮮有三個前提條件,其中並不包括先行攻占台灣。其三,中國雖然誤以為美國會派日本地面部隊入朝,但卻正確地預測到,美國不會假道朝鮮入侵中國;此二項預測結合在一起,對中國出兵朝鮮的決策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其四,北京曾藉助外交手段企圖令華盛頓止兵於三八線,但另一方面又設計了誘敵深入的策略、希望利用敵軍登陸和北上之機殲敵,因此中國未派象徵性部隊先行入朝以警告華盛頓不要越過三八線。其五,中國在韓戰中的目標是多重的,不過並無支配北韓的意圖,這多重目標中主要的十個是,拯救北韓、打消史達林的懷疑、讓解放軍取得現代化戰爭的經驗、用蘇制武器裝備給解放軍換裝、取得大量蘇聯援助以復興中國經濟、加入聯合國、占領部份韓國領土以交換美軍撤出台灣等、引誘台灣國民黨軍進攻大陸以便圍殲之、消除美國以核武器報復中國本土或中國軍隊的動機、令南北韓基本恢復戰前邊界。其六,中共對蘇聯的政治依附源於中共建國前蘇聯的餉械援助,這一依附性不僅極大地局限了中國出兵朝鮮的決策選擇,而且在中國建國後希求得到大量蘇聯援助以保衛和復興國家的情況下,進一步增強了。在以下的討論中,筆者將詳加分析。
 
莫斯科和北京對平壤發動戰爭的設想是如何反應的?(1949年1月至12月)1949年初,中共控制了整個東北,北韓既有了一個安全可靠的大後方,又可望直接以解放軍中成千上萬訓練有素的朝鮮族人官兵為基礎組建朝鮮人民軍的主力部隊。於是,金日成便不失時機地兩次向史達林提出他的以武力統一朝鮮的戰爭計劃,但均遭史達林拒絕。當時,史達林擔心美國的地面部隊會入朝作戰,但他並未將這一考慮如實轉告毛澤東。
 
中國捲入韓戰遠較人們以往所知為早、為深。1949年5月,中共建國以前,金日成就派特使金一到中國與毛澤東商談以武力統一朝鮮之事。當時,毛澤東請這位特使轉告金日成,還得等一等,在中共尚未控制全國、而外國武裝干涉中國的危險又未消失之前,北韓不宜過早地對韓國採取軍事行動。但毛澤東對金日成的戰爭計劃是持比較積極的態度的,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金日成,未來若在韓戰中美國派遣日本的地面部隊入朝作戰、使北韓處於不利地位時,中國會出兵相助。至於中國是否要待日本的地面部隊跨過三八線再出兵,當時則未予明確。毛澤東所考慮的出兵前提中,並未包括必須等到中國解放台灣之後這一點。毛澤東在會見金日成特使時,同意將解放軍的三個朝鮮族人師及兩個團移交給北韓人民軍,此即中國捲入戰爭準備之發端。西方國家曾長期認為,金日成親蘇而不親華,其實新的史料表明,金日成像毛澤東一樣對共產國際心懷不滿,他曾對一中國代表團成員說,"每當朝鮮受苦受難時,就依靠中國。中國人民……是朝鮮人民的最大的恩人"。
 
毛澤東對金日成的支持乃基於與北韓共產黨人的意識形態相關性和道德義務感、對國民黨假道朝鮮反攻大陸的戒備,以及他對美國只會派遣日本部隊入朝作戰的誤判。當時,毛澤東與金一會面時主要討論的是日本而非美國地面部隊入朝作戰的可能性,而金日成和蘇聯駐朝大使什特科夫也持相同的估計。那時,毛澤東認為,美國的人力資源不夠,如果要干涉朝鮮就必須利用日本的人力資源;而中國的軍事當局估計,日本可用於侵朝的僱傭兵人數至多只有六、七萬人,不難對付。中共和北韓當局當時認為,二戰中戰勝國的對日和約尚未簽訂,日本在法律上仍可舉兵抗華,這種估計與日本軍國主義之凶蠻留給中國人、朝鮮人的心理陰影也有關;同時,二戰後美國業已開始重新武裝日本,中國對日本軍國主義可能的復活也憂心忡忡。因此,在韓戰爆發前,中共和北韓當局一直把日本部隊當做支持南韓部隊的假想敵。例如,中共建國後,官方的外交周刊《世界知識》就連篇累牘地刊登文章,強調日本而非美國地面部隊入朝作戰的可能性。一直到1951年7月初,周恩來才正式通知蘇聯駐華大使,北京現在相信美國不會派日本地面部隊入朝作戰。
 
中共1949年移交給北韓人民軍的這三個朝鮮族師當時在解放軍中的番號為156、164、166師,連同一併移交的另外兩個朝鮮族團,解放軍共為北韓人民軍提供了兵員69,200人,構成了朝鮮人民軍的作戰主力,占韓戰前朝鮮人民軍總數148,680人的46.5%。解放軍的這些朝鮮族部隊主要是從東北的朝鮮族(尤其是延邊朝鮮族)地區徵集兵員組成的,與中共基於某項中朝兩黨協定為北韓徵募、訓練部隊有關。因此,早在解放戰爭時期,東北的朝鮮族居民被徵集入中共東北部隊的比率即高達每17人出一兵,比全東北地區的入伍率(每32人出一兵)高出幾乎一倍。按中共當時的政策規定,在中國境內居住的朝鮮族人屬於中國籍,而且這些移交給北韓人民軍的解放軍朝鮮族指戰員中,大部份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土地等均在中國而非北韓,因此,這些官兵是中國國民而非北韓國民。
 
由此可見,參加韓戰的中國軍隊並不是於戰爭爆發後的1950年10月才首度跨過鴨綠江的,中共於1949年(即韓戰發動前)移交給朝鮮人民軍的三個師又兩個團官兵,才是第一批中國的"志願"軍。沒有這支解放軍部隊的加入,朝鮮人民軍就可能不具備足夠的戰力發動對韓國的進攻。所以,高崗的前衛士長魏寶玉曾透露,中共中央東北局早就知道金日成欲以武力統一朝鮮"。中國此後又繼續為朝鮮人民軍補充兵員,據前蘇聯政府的檔案披露,韓戰爆發後,毛澤東於1951年1月16日又輸送給金日成10萬名以蘇式武器裝備的朝鮮族部隊,這些部隊的兵員包括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北韓人以及五萬韓國俘虜兵,是戰爭打響之後在中國境內受訓成軍的。不過,中國從1949年5月起介入韓戰的準備階段時,毛澤東和金日成原來準備對付的並不是美國兵,而是日本兵,這是他們的誤判。
 
莫斯科和北京批准平壤的戰爭計劃(1950年1月至6月)中共建國後不久就控制了中國大陸,在對外關係方面,關於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的談判已在進行中,中國已基本上不再面臨來自外部的威脅。據史達林派往毛澤東身邊的特使科瓦廖夫回憶,莫斯科曾一度擔心沃德事件和"紫石英"艦事件可能引起美英對中國的聯合軍事干涉,到了1949年底這一擔心已經消除了。這樣的局面增強了史達林和毛澤東掌控內外局勢的自信心。
 
在1949和1950年之交毛澤東訪蘇期間,史達林就金日成的戰爭計劃和毛交換了意見。毛澤東對韓戰的前景有錯誤的預測,他以為戰爭爆發後美國將派日本步兵而非美國步兵幫助韓國,所以毛對金日成的戰爭計劃持積極態度。於是,史達林向毛澤東提出了"請求":北韓攻入韓國後,若有外國出兵入朝、幫助韓國作戰,則中國也出兵入朝、幫助北韓作戰。毛澤東和史達林就此達成了協議,如果在韓戰中發現(中蘇以外的)外力干涉,那麼,中國將派陸軍、蘇聯則派空軍入朝作戰。為了避免蘇聯介入韓戰之事在國際上暴露,毛澤東曾向史達林建言:"可為中國部隊提供日造而非蘇造槍械",真是用心良苦。根據中、俄新近公布的資料,史達林和毛澤東在會談中重點討論了避免使莫斯科與華盛頓發生直接軍事衝突的必要性、蘇聯為中國入朝部隊提供武器裝備和空中保護的必要性等。這樣,毛澤東實際上就把幫助金日成統一朝鮮置於比中共解決台灣更優先的地位上了。
 
毛澤東之所以答應史達林的上述"請求",固然與中共和蘇聯、北韓的意識形態相關性有關,也是中共成立以來對蘇聯長期依附的必然結果。在前蘇聯政府的檔案公開以前,中共對蘇聯的政治依附關係常常被低估了。美國學者約翰L.甘迪斯提到過,南斯拉夫共產黨人曾指證說,史達林認為,真正的革命不應當是自發的,而是受莫斯科組織和指導的,凡是莫斯科不能控制的共產黨都不是真正的共產黨。前蘇聯的檔案資料披露,從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初,共產國際與中共的接觸極為密切,史達林一直暗中扶持中共,毛澤東並不象中國的黨史研究者和部份西方學者所解釋的那樣獨立於蘇共,相反,在外交和軍事領域,中共的行動大多數都是得到史達林批准後才實施的。抗日戰爭末期,史達林把在東北收繳的大量日本武器交給了中共軍隊,此後,在蘇聯紅軍撤離東北時,又悄悄地幫助中共鞏固其在東北的地位。
 
蘇聯的大量金錢和軍事援助對中國革命起過決定性的作用,毛澤東很清楚,這都是他對史達林欠下的舊債,如果他不以某種方式償還、不繼續依附於史達林,史達林是不會為他提供中國所迫切需要的各種外交支持、軍事保護和經濟援助的,而出兵朝鮮則是唯一的還舊債、邀新寵的機會。也正因為如此,史達林實際上握有對毛澤東發號施令的權力,雖然這些號令表面上被稱為禮貌的"請求",但對毛澤東而言實際上是難以抗拒的,否則,毛澤東就無法為中共的新政權奠定穩固的基礎,而毛本人也可能受到莫斯科的冷遇、懲罰乃至拋棄。史達林與毛澤東之間的這種關係完全符合"權力"的定義。美國學者艾倫.惠廷曾正確地指出:"在中蘇聯盟中,權力地位的不對稱性,使毛澤東在中蘇兩國發生政策矛盾時,極端缺乏手段來推進中國的政策。"近年來,中國的官方外交史也已承認,毛澤東出兵朝鮮的決策與希求得到大量蘇援以啟動國內經濟建設有關。
 
在中國出版的相關文獻中,有一種極為流行的說法,即毛澤東此次訪蘇時受到了史達林的冷遇。而《汪東興日記》的記載是,在毛澤東訪蘇的頭兩個星期內,史達林每兩天半就會見毛澤東一次,如此高的會晤頻率怎麼能被解釋成毛澤東受冷遇呢?毛澤東在莫斯科時與史達林之間曾有過一些不愉快,源於史達林不同意供給中共海軍艦隻以解放台灣,這並不是大爭執。在中共的成長過程中,確實有過"奶大了的孩子不聽娘"的情況,而史達林則用援助和懲罰並舉的辦法迫使中共服從,基本上是奏效的。例如,蘇德戰爭爆發後,史達林曾指望毛澤東在南滿一帶組織八路軍作戰,防止日軍侵蘇,並許諾首先在中蒙邊境以大量蘇援武器為八路軍全面換裝,但毛澤東惟恐因此可能被史達林"換馬"而一再拒絕。為此,共產國際通過決議譴責了中共,蘇共從此便猜疑中共,稱中共為「人造奶油共產」,並採取了報復手段。[5]史達林藉此給了毛澤東明確的信息:"你不關心我的勝負,我也不關心你的死活。"後來,在國共內戰時期,史達林曾試圖說服蔣介石親蘇疏美,失敗之後就轉而全力支持中共。正因為毛澤東和中共欠史達林及蘇聯的舊債太多,當史達林"請求"中共必要時出兵援朝時,有求於蘇聯的毛澤東是很難拒絕的,而積極主動地配合史達林的要求則是十分符合邏輯的。
 
1950年1月中旬,毛澤東尚未離開莫斯科,史達林就通知了金日成,金的戰爭計劃已獲批准。不過,史達林告訴金日成:"此一問題仍須由中國和朝鮮同志聯合作出最後決定。"因此,1950年5月,金日成到北京向毛澤東正式提出了向南韓發動進攻的請求,毛澤東自然依照與史達林的約定照准,並作出了必要時會派兵入朝的具體承諾。據前蘇聯政府檔案中一份"有關1950-1953年的韓戰和停戰談判的情況"的文件披露,在金日成與毛澤東的會談中,"毛澤東強調,他不相信美國會為朝鮮這麼塊小地方而捲入戰爭,並說中國政府將派一支軍隊駐紮在瀋陽一帶,以備在南韓吸收日本士兵加入軍事行動時入朝作戰。"1950年底入朝參戰的解放軍38軍113師師長江潮亦回憶說:"我們的失算在於沒料到美國會直接干涉。"
 
根據以上情況,筆者認為,中國捲入韓戰既早且深,可以說,這場戰爭是北韓、蘇聯、中國三方策劃的結果。在韓戰中,史達林既扮演了"發令員"的角色,又是中國、北韓這兩個"運動員"的"教練"。他安排了一場接力賽,先由金日成起跑,再由毛澤東接棒。顯然,若無史達林做此種安排,韓戰或許就不會發生。一旦金日成獲得了來自蘇聯的戰爭物資和顧問、來自中國的久經戰陣的官兵,又正式向蘇聯、中國"請求"向韓國進攻而獲准,北韓當局就進入了準備戰爭的"倒數計時"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中國不但不是一無所知,相反,還積極地從旁協助、配合支援。例如,韓戰爆發一個星期後,中國政府情報部長鄒大鵬於1950年7月4日曾告訴蘇聯駐華大使,中國已向南韓派出了間諜人員,並允許一支北韓部隊從山東半島渡過黃海到韓國登陸。
 
為參戰做準備(1950年1月至9月)1950年1月,毛澤東剛與史達林談妥韓戰的計劃,在北韓人民軍發動對韓國的進攻前數月,中國就開始為出兵朝鮮作準備了。解放軍的七個野戰師於該月奉調東北,加上東北軍區(含內蒙古軍分區)原有之部隊,那時東北共有軍隊40萬之眾。如此龐大的部隊數量遠遠超出了維持東北治安的需要,毫無疑問,這些部隊的集結是為了參加即將到來的韓戰的。1950年2月,解放軍42軍行軍赴東北途經北京時,朱德曾指示該軍軍長吳瑞林:"你們要一面生產建設,一面準備戰鬥。目前,美帝國主義仍占領朝鮮半島……我們必須解放那裡的土地和人民。"此外,中國還在河南屯兵九個野戰師共12萬人(隸屬於13兵團),後來,韓戰一爆發就急調這些師入東北,與先前抵達之部隊組成了東北邊防軍,以粟裕為司令員。中國雖然不一定了解北韓的作戰計劃的細節,但對其大致的構想顯然是事先知情的。北韓人民軍計劃於6月25日發動進攻,就在進攻開始之前,北京的最高領導層於1950年6月22日至26日連日開會,研究朝鮮局勢,東北邊防軍粟裕司令員專程赴京與會。
 
中國同時還展開了在韓國的諜報工作,向韓國首都漢城派出了諜報人員王以倫、丁升烈等。北韓人民軍攻占漢城及仁川市後,中國駐北韓大使館武官王大綱隨即前往漢城與這幾位中國諜報人員秘密會面。那時,王以倫讓其侄子每天由仁川騎摩托車前往漢城匯報"仁川的敵情"(即聯合國軍在仁川的偵察活動),這表明中國早就預料到聯合國軍可能在仁川登陸。1950年7月下旬,志願軍正式入朝前三個月,解放軍42軍軍長吳瑞林就奉命率二名偵察參謀,化裝成火車頭司機,在北韓境內勘察地形達一周之久。此事被北韓的內務部察覺,報告了金日成,金日成根據報告中的描述,發現其中年紀較大者為他的老朋友吳瑞林,於是交代北韓內務部人員不要打擾解放軍的諜報人員。
 
韓戰爆發後,聯合國出兵干涉,這才使中國認識到它先前所做的參戰準備是很不充份的。中國立即請求蘇聯為中國即將入朝的軍隊提供空中保護,1950年7月,史達林兩次向中國保證,如果中國在東北加強兵力,蘇聯將派一個戰機師前往東北為他們提供空中保護。當蘇聯作了承諾後,中央政府馬上指示東北地方當局成立一個以林楓為首的機場建設委員會,有蘇聯軍事顧問參與其事。1950年8月,蘇聯的一個空軍師就開進了東北。至1950年底,東北當局共修復了31個日本關東軍留下的機場,其標準是滿足蘇制米格-15噴氣式戰鬥機起降的要求,這些機場可供31個飛行團近2,000架飛機使用,這一飛機數量與聯合國軍在朝鮮使用的飛機數量相近。由此可見,中蘇雙方原先準備的空戰規模是相當大的。
 
從毛澤東於1950年5月批准金日成的戰爭計劃,到金日成於同年10月初向毛澤東求救,在這短短的幾個月中,中國領導人至少召開了九次會議,討論出兵朝鮮的問題,平均每個月三次,這說明中央政府積極地進行了戰爭動員及準備。在這些會議上,毛澤東支持金日成的意向基本上得到贊同和支持,目前還沒有可靠的證據能說明,參會的高級軍政官員中有誰曾對毛澤東的參戰主張表示過重大的不同意見。在志願軍入朝作戰前兩個月的1950年8月23日,東北邊防軍入朝作戰預算即已由周恩來主持確定。中國參戰的準備大體就緒,在50萬東北邊防軍(包括13兵團、9兵團、19兵團等)和東北地方政府內部也進行了戰爭動員。1950年8月中旬,高崗就曾在一次東北邊防軍的幹部會議上說,"我們必須主動幫助朝鮮人民……讓朝鮮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當時,東北邊防軍屯兵中朝邊界時並未及時換上蘇聯武器,這一點後來使西方史學界產生誤解,以為中國遲遲未做好參戰準備。其實,東北邊防軍未及時換裝的原因是史達林堅持"不見兔子不撒鷹"、一定要這些部隊入朝作戰後才予換裝。鑑於史達林曾給蔣介石、馮玉祥、毛澤東提供過大量餉械援助,而蔣、馮後來都反目成仇、毛也有前述知恩不報的表現,所以史達林此次有所警覺。
 
近年來,中國的資料中提到了一個故事,即雷英夫(後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最早提出敵軍可能在仁川登陸的預測,先向毛澤東、周恩來匯報,中國政府再轉報北韓。這個故事與史實並不相符。早在1950年7月初,毛澤東和史達林二人便在往返電文中多次談論到敵軍在仁川登陸的可能性。同月,鄧華奉命出掌行將入朝作戰的13兵團時,寫過一份給中央軍委的報告,預測聯合國軍將在朝鮮半島中部登陸。此外,當時的中國駐北韓大使館武官王大綱也曾從漢城發回密電,報告當地人對聯合國軍可能於9月15日大潮時在仁川登陸的預測。1950年8月底,東北邊防軍指揮部通過林彪向朱德建言,讓仁川登陸之敵北進到北韓北部寬闊山區部再行圍殲。甚至當時國內的公開刊物上也有人討論過這一設想。[6]
 
由此可見,不管北韓當局是否清楚聯合國軍的仁川登陸計劃,至少中國的軍事領導機關早有防備。中國未設法阻止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可能是出於軍事戰略上的考慮,欲利用這一機會造成不利於聯合國軍的戰略態勢。例如,解放軍39軍前軍長吳信泉後來回憶說,若志願軍於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前就入朝作戰,勢必會挺進到三八線附近,這樣敵軍就會在北韓的咸興或南浦登陸,切斷志願軍的後路,反而於志願軍不利。中國的軍事指揮機關估計,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成功後極可能向北跨越三八線,聯合國軍越是向北冒進,中國軍隊就越有信心將之殲滅在多山的北韓北部地域或與之形成僵持的局面,所以中國軍隊在聯合國軍未接近中朝邊境前一直按兵不動。有證據表明,在朝鮮人民軍北撤和中國志願軍過江這兩個戰略性行動之間,有著某種事先精心策劃的配合。新近公布的1950年8月26日周恩來的"充份準備、初戰必捷"的講話便是證明。
外交交涉和出兵朝鮮(1950年6月至10月)韓戰爆發之初,中國並沒有意識到,可以利用韓戰來爭取進入聯合國,因此,中國政府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的問題不應與韓戰聯繫在一起,二者應份開處理"。但是,很快史達林就告訴中國政府,莫斯科的意圖是將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於是中國和北韓立即表示同意。這一方法具一箭雙鵰之用,若北京被接納入聯合國,台灣問題就可迎刃而解。1950年9月下旬,毛澤東在和蘇聯學者尤金談話時指出,如果華盛頓承認北京,北京將遵守國際社會要求它遵守的規範;若不承認,北京將不受約束而自行其是。
 
既然中國和蘇聯決定利用韓戰這一機會獲得外交上的利益,就必須改變一些以往的外交策略。過去,蘇聯因為未能讓中國進入聯合國而"抵制安理會",此刻,中蘇卻改而實行新的策略,即"利用韓戰"爭取讓中國進入聯合國,其理由是,"聯合國若要解決朝鮮衝突,就得讓中國參與",同時隨著戰事的變化改換談判解決朝鮮問題的要價。
 
當時,周恩來擬定了談判解決朝鮮衝突的五項強硬條件:即外國軍隊撤出朝鮮、美國軍隊撤出台灣、朝鮮人民自決內政、聯合國接納中國、諸大國準備對日和會,敵方只有全部答應這些條件,才能進入談判。中國政府以為,華盛頓和倫敦為了防止中國武裝干涉朝鮮,會同意中國加入聯合國。因此,在與蘇聯政府緊密的配合下,中國先後七次通過外交努力以實現其在聯合國的代表權(一是要求聯合國正式接納中國,另一要求是讓聯合國特邀中國代表參與其會議)。中蘇兩國設法達到了第二個目的,但卻始終未能實現第一個目的。
 
中國為爭取實現其在聯合國的代表權所作的第一次外交努力是請印度出面,向安理會的兩大理事國美國和蘇聯提出要求(當時蘇聯正抵制安理會,拒絕參加安理會會議,故不向安理會提出此要求),但未成功。第二次外交努力是由蘇聯以安理會理事國的名義直接出面,向安理會提出要求,也未成功。第三次外交努力是由蘇聯和印度出面,直接訴諸聯合國大會,要求讓中國參加聯合國大會,仍未成功。第四次外交努力由中國自己出面,向安理會和聯合國大會提出了控訴美國侵略台灣和空襲中國領土案,安理會和聯合國大會將此案列入了議程,但中國還是未被邀請與會。第五次外交努力仍是中國出面,向安理會主席、英國代表傑布提出了美國空襲中國領土的問題,未能達成目標。在第六次外交努力中,中國向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提出了美國空襲中國領土和船隻一案,結果安理會同意邀請中國代表參加安理會對美國干涉台灣問題的討論。第七次外交努力發生在仁川登陸之後,再次改由蘇聯出面,向聯合國大會的政治與安全委員會提出了解決韓戰問題和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一案,還是未成功。現在看來,中國當時試圖以不干涉朝鮮來換取聯合國席位的打算並不現實;而且,隨著戰事的發展,"周五條"的非現實性也暴露出來。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一方面利用各種外交渠道,一再警告華盛頓止兵於三八線;另一方面,中國也在準備與聯合國軍作戰,當時制定的軍事策略是"初戰必勝",企圖引誘聯合國軍深入到北韓北部山區,以便善於山地伏擊的志願軍獲勝。然而,要誘敵深入,就必須製造朝鮮北部軍力空虛的假象,所以,中國當時刻意掩蓋自己即將出兵朝鮮的戰略意圖,有意不派象徵性先頭部隊到北韓。這一為誘敵深入所作的戰略欺騙是成功的,從軍事戰略上看,甚至可以說,此一戰略欺騙成功的意義超過了聯合國軍在仁川成功登陸的意義,因為聯合國軍登陸後貿然北進、恰恰落入了這一戰略欺騙的圈套之中。
 
但是,這一戰略欺騙的政治代價是,由於不願派出象徵性部隊,這一做法抵消了中國警告聯合國軍止兵於三八線的外交努力,英國學者傑拉德.西格爾也持此看法。如果當時中國公開地向北韓派出先頭部隊,會為中國爭取加入聯合國以及阻止聯合國軍於三八線的努力增加不少份量,也許中國和聯合國軍就不一定會直接交火,雙方可能以三八線為界各自停兵。可是當時中國為了軍事目的而實行的戰略欺騙造成了西方國家的錯覺,它們以為,既然中國並不向北韓派出象徵性部隊,那麼中國在外交上警告聯合國軍不得越過三八線就只不過是一種恫嚇和虛張聲勢而已。美國學者惠廷認為,"基本上,中蘇兩國的策略未能達到它的目標。它既不能說服聯合國讓平壤和北京進入旨在停火的談判,也不能阻嚇聯合國軍進入北韓"。這樣,韓戰的戰事就迅速擴大化了。在關於韓戰的研究中,有一種比較流行的看法,認為中國參加韓戰是為了抵抗美國假道朝鮮入侵中國本土的企圖,即中國要保家衛國。而筆者在研究中發現,中國領導人其實當時並無這種擔心。他們知道,由於中蘇同盟關係的存在,美國不會、也沒有進攻中國的準備;同時,由於蘇聯不肯向中國提供海軍艦艇,中國將長期缺乏渡海攻擊台灣的能力,因此也不會與美國在台灣地區發生軍事衝突。所以,在韓戰是否會擴大到中國這一關鍵問題上,1950年中國政府內部往下傳達的的估計是:"世界無大戰,遠東有戰事;中國無大戰,廣東可能有戰事"。這裡所講的廣東的戰事,是指國民黨軍隊可能渡海挑起對大陸的局部襲擊。可以假設,如果聯合國軍當時止兵於三八線,中國也許就不一定出兵朝鮮,或許會改而以支持在韓國發動人民戰爭來代替直接出兵干涉,就象五、六十年代中國在印度支那的作法那樣。
 
當中國發現,麥克阿瑟指揮的聯合國軍不聽警告,越過三八線北進追擊朝鮮人民軍殘部,進入了中國軍隊可能設伏的山區;而莫斯科又答應為中國出兵朝鮮提供武器和空中保護後,兌現此前向蘇聯和北韓作出的承諾的時機到了,中國軍隊立刻大規模出兵朝鮮。然而,在中國正式派軍入朝的前夕,即1950年10月的頭19天裡,中蘇雙方的決策過程似乎都出現了相互矛盾和令人費解的跡象。在這19天中,毛澤東曾告訴史達林,中國將取消或推遲出兵朝鮮;而史達林則在毛澤東重新確認出兵之後通知毛澤東,蘇聯將延期出動掩護志願軍的空軍。一些史學家對此的解釋是,中蘇兩國在捲入一場大戰之即,都出現過"最後一分鐘的猶豫"。而筆者則認為,在是否參戰這一點上,其實毛澤東和史達林都未真正地猶豫過,雙方的表面上的"退縮"只是彼此討價還價過程中做給對方看的一種姿態。
 
毛澤東先表示出"退縮"之意,其動機是想向史達林施加更大的壓力,以獲得更多的蘇聯軍事供應和空中保護。這"最後的猶豫"並不是因為當時中國領導人對是否出兵有重大分歧。1950年10月2日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是志願軍入朝作戰前的一次重要決策會議,此會召開前兩天,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在接見派往印度支那共產黨的中共聯絡官羅貴波時,便已責成他轉告胡志明:"中國已決定出兵援朝"。在10月2日的書記處會議上,毛澤東有意識地讓與會者提出幾點不宜出兵的理由,以便他向史達林施加壓力時引用。據當時在會場內外值班的毛澤東的衛士長李銀橋回憶,會上根本無人反對出兵。高崗的遺孀李利群和衛士長魏寶玉均說,高崗對出兵一事根本沒顯露過保留的態度。
 
此次會議之後,毛澤東派周恩來於1950年10月8日前往蘇聯,會同已在蘇聯的林彪,面見史達林,佯稱出兵朝鮮困難很大。其實,此時毛澤東調兵遣將的活動並無須臾停頓。就在周恩來出發去蘇聯見史達林的當日,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就已正式通知金日成,中國決定出兵參戰。第二天,志願軍後勤部即開始大量運送戰爭物資入朝。中國當時口頭上和軍事行動上的一虛一實說明了,毛澤東並非不想出兵,而是藉出兵與史達林討價還價。史達林允諾武裝五至六個師的解放軍,毛澤東並不滿足,他想得到更多,最後他實際得到的是100個師的武器裝備。所以,儘管中蘇雙方之間藉出兵與否討價還價,史達林還是兌現了提供武器裝備的承諾,毛澤東也恪守了出兵朝鮮的承諾。於是,在彭德懷統率下,東北邊防軍改名為志願軍,終於在1950年10月19日開始渡江,入朝作戰。志願軍入朝前,毛澤東原希望蘇聯空軍能在志願軍入朝後兩個月內即行出動。但史達林卻告訴中國,要推遲出動空軍。因為,當聯合國軍逼近鴨綠江邊時,安全降落地帶縮小了,史達林擔心蘇軍飛行員可能被聯合國軍生俘而引發美蘇之間的直接軍事對抗。志願軍於10月19日入朝後,聯合國軍全面後撤,發生上述問題的風險降低了,於是蘇聯空軍從11月1日開始就加入空戰、與聯合國空軍交手了。所以,實際上蘇聯空軍不但沒有推遲出動,相反還提前出動了,在志願軍入朝後11天即進入空戰、開始為志願軍提供空中掩護。
 
在中、蘇兩國新的資料公開之前,美國學者惠廷認為,中國與韓戰的關係有以下四個特點:一,中國認為自己首要的任務是解放台灣,而在朝鮮對聯合國軍採取行動應由莫斯科負責;二,中國當時面臨嚴重的經濟、內政問題,所以它對韓戰唯恐避之不及;三,中國並未精心策劃、引誘聯合國軍深入朝鮮北部,以便殲滅之;四,韓戰爆發前,中國並無派兵入朝的準備。另兩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郝雨凡和翟志海也得出過類似的結論,他們認為,"當韓戰於1950年6月25日爆發之時,中國像美國一樣沒有心理準備"。本文以上的分析證明,這些說法是不成立的。
 
「民主與科學」網站(http://dscn.jflycn.net)搜集整理於2002-06-02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