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福建15名高中生暑假打工肝受損 一女生死亡


用膠水黏合塑料圓筒,這樣一份暑期工打了20多天後,19歲漳浦少女陳少宏突然臉色發黃、嘔吐,被診為肝臟嚴重受損。

25日,陳少宏在自己家中永遠閉上了眼睛。接下這份暑期工之前,她剛從漳浦三中畢業,參加了今年高考。

跟她一起打工的14名漳浦三中的同學,也趕緊到醫院去體檢,被診斷為肝臟受損,所幸目前沒有生命危險。

經送省職業病與化學中毒預防控制中心檢驗,膠水的檢驗結果顯示:膠水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其中1,1,2,2-四氯乙烷成分達99.76%,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和抑制作用,可引起肝、腎和心肌損害。

另據了解,昨日漳浦縣副縣長劉達文召集相關部門,召開了關於該事件的專題會議,並在全縣範圍內拉網式排查無證經營企業和使用1,1,2,2-四氯乙烷等有毒物質企業。

女兒外出打工20多天回家9天後就走了

在漳浦縣石柄自然村,陳少宏的父親老陳告訴記者,女兒是6月去打工的,20多天後,7月16日,女兒突然覺得不舒服就在家休息,「當時她臉色、眼睛都發黃,還會嘔吐。」家人趕緊把她送到當地衛生院,隨後在家中打了三天的點滴,但情況沒有好轉。 19日中午家人將她送到漳浦縣醫院,「醫生說肝臟損傷很嚴重,我們又馬上把孩子送到175醫院。」

老陳說,25日,175醫院的醫生對他說,孩子已經無法醫治,「醫生說是一種病毒感染,下午4點,女兒走了」。

跟陳少宏一起打工的14名同學,知道她出事的消息後也到漳浦醫院體檢,結果是病情很嚴重,建議轉到漳州175醫院。

學生們曾要求口罩但廠家沒給

在175醫院,跟陳少宏一起打工的黃藝梅告訴記者,工廠是做塑料圓筒加工,用來裝聖誕玩具的,他們要用膠水把塑料圓筒黏合起來,這些膠水有很強的刺激性氣味。他們曾向廠家要求發口罩,但廠家沒有發。

「雖然不用直接拿膠水,但大拇指還是經常會沾到膠水。」她說,這次的任務是在8月底完成350萬件產品的加工。 「每完成一件就給兩分錢,多的時候每人每天能做五六千個圓筒。」7月13日,她感覺到乏力、想嘔吐,就去診所看病。診所開始以為她是中暑了,抓一些藥給她。兩天後她再去上班,聞到膠水味就難受想吐。

同在住院的19歲女生陳惠玉說,「工廠里膠水味很濃,做了一段時間都會想吐。」工廠有兩輪班,一個是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一個是從晚上8點到早上7點。工廠車間小,窗戶經常關著不通風,屋裡瀰漫著一股刺鼻的味道。

採訪中,大多數學生都懷疑是膠水味太濃而導致中毒。

其他14學生損肝臟管理人員也中毒

到7月28日,前後共有15名同學被送進漳州175醫院,都是漳浦三中的高三畢業生,年齡在20歲左右,其中陳少宏已身亡。此外他們打工的工廠,也有一名管理人員被送到175醫院救治。學生們都說,他們在高考體檢時肝功能都好好的,進廠之後才出了問題。

入院的廠方管理人員是江西人黃玉林。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掛瓶打點滴。他說27日下午,他因中毒住進了醫院,打了兩天點滴,病情已有所好轉。

「工廠全名叫金翌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總部在東莞,我是漳浦舊鎮廠的負責人。」黃玉林稱,此次事故他懷疑是膠水引起的,膠水是從其他廠家購入的,「一般就是把膠水塗在盒子裡的海綿上,然後把塑膠片粘上去,皮膚沒有直接接觸。」

據了解,廠方並沒有和學生們簽訂合同,學生們的工資也都沒有拿到手。

昨晚,記者電話聯繫上東莞市金翌塑膠五金製品公司總經理曾上海。他說目前他們已經讓膠水的供應商提供了材料,送到有關部門檢驗。 「我們也在等檢驗結果,而且還派了兩個人去漳州處理此事。」

加工點膠水被暫扣樣品已經送檢

據漳浦縣舊鎮工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7月24日,工商所工作人員前往現場查看,發現該加工點沒有證照,遂暫扣了加工點內的膠水,並責令停產。同時這名負責人透露,衛生部門的工作人員已經提取相關樣品送有關單位檢驗。

漳浦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蔡主任說,25日中午,漳浦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疾控中心組成調查小組前往現場。

隨後記者欲採訪漳浦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時,衛生局工作人員稱負責人下鄉,衛生監督所陳所長在電話中稱身體不舒服,無法接受採訪。

按照漳浦縣安全生產監督局陳局長的說法,直到昨日上午10時30分,他才接到城外村幹部關於此事的報告,之後他要求鎮政府上交一份情況報告。

漳浦縣政府辦、舊鎮鎮黨政辦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協調此事,善後工作也在制定中,具體的情況還無法透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新華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