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港媒:三中全會上演改革反貪秀 救市不見成效

信源:蘋果日報


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將於周四在北京開幕,在官方傳媒引導下及一些股評家以訛傳訛的渲染下,外界期待全會開成一次改革會議、救市會議、反貪會議。但中共高層近日的言行,作騷多過實際,由於未觸動政治制度或受制於國際環境,所謂改革、反貪,只是換湯不換藥,救市更難於指望大見成效。

公報不會涉及救市

首先,今次三中全會的主題是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胡錦濤早前在安徽視察時透露,其中的要點是「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即允許農民出賣土地經營權、允許資本家買入。

但二次農村改革的爭議並不會因三中全會定調而告結。「三農」(農村、農業和農民)專家李昌平指出,這種「公司+農戶」的菲律賓農村改革模式,並不能增加農民收入,得益的只是攻入農村的資本家。

其次,外界期待三中全會出台救市方案,源於一些股評人連三中全會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未能區分。儘管胡錦濤、溫家寶在全會的講話勢必觸及當前經濟形勢,重申「三保」(保持經濟穩定、保持金融穩定、保持資本市場穩定)原則,但按慣例,官方在全會閉幕後發表的公報,重點在於農村改革部份,不會涉及救市方案。較詳盡的經濟發展或救市方案,有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

而中國證監會宣布近期將推出融資融券(孖展及沽空)試點,原本是證券界盼望的利多措施,但環球股市急挫之際,允許沽空,只會放大跌勢,豈是穩定股市之舉?

第三,在山西省長孟學農、國家品檢總局局長李長江辭職後,前深圳市長于幼軍、前民航總局局長楊元元的腐敗案舊話重提,似乎在問責風暴之後,又掀起反貪風暴。但中共以往在重大會議前的反貪行動,不乏權鬥的先例,而且未觸及政治、司法制度,到頭來不過是安撫民心的一場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