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財政部「限薪令」限得住誰:高得超出想像

東方網
     財政部下發「限薪令」,國有金融企業高管的年薪被最高封頂為280萬元。然而「限薪令」並未得到一致叫好。評論人士認為:「280萬元,遠遠超出專家的預期,也遠遠超出民眾的想像。」有人認為,限薪令對高管沒太大影響,還可能導致他們變相漲薪。
    
    東方網2月19日報導就像歐巴馬說的那樣,向「肥貓」說不,並非蔑視財富或者嫉妒成功者,人們無法容忍的是「一些公司高管們業績糟糕,卻獲得高額報酬!」中國首屈一指的券商國泰君安因「百萬薪酬風波」動了眾怒,中央電視台發問:「國不泰,君何安」,也是因為在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企業高管薪酬「不差錢」的做法強烈地刺痛了社會的敏感神經。而要真正解決問題,需要的還是透明與監管的制度。
    

    
    國泰君安風波引起如此多的關注,與經濟低迷的大背景密切相關。
    
    「百萬薪酬」疑雲
    
    國泰君安的「不差錢」顯然強烈地刺痛了整個社會的敏感神經,註定要被輿論拿來祭旗,連中央電視台都炮轟道:「國不泰,君何安。」
    
    就在全世界都被金融海嘯搞得焦頭爛額之際,這場災難的肇事者,華爾街金融機構的高管們,卻心安理得地指望繼續享用賭城豪華游、新型噴射機和高達184億美元的年終分紅。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大佬們拿到的紅包居然跟2004年金融業如日中天那會兒不相上下。
    
    
     「去年券商業績下滑50%-60%很正常。因為業務萎縮,為了節約開支減少成本我們也裁了一些業務人員。以前發17個月的工資,現在就發12個月的,相當於變相降薪。」長江證券一位員工告訴記者。
    
    已公布年報的52家非上市券商去年營業支出同比減少三成,而國泰君安等7家證券公司的營業支出卻逆勢而漲。在國泰君安43.51億的營業費中,僅薪酬及福利費用一項就占了32億。
    
    超額發薪錢從何來?仔細追溯國泰君安2008年淨利潤,主要得益於法人股減持。
    
    「經紀業務佣金、自營業務、投行業務是券商的三大主要收入來源,其中經紀業務一般占到六七成。」一家創新類券商投行部人士朱政(化名)告訴記者。
    
    根據國泰君安發布的半年業績公告顯示,2008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淨利潤46.46億元。從利潤表來看,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為32.16億元,利息淨收入為3.80億元,投資收益為67.54億元。
    
    而2008年全年度,國泰君安最終實現了56億元淨利潤,投資收益擴大至69.33億元。相比較2007年近74億的淨利潤,2008年國泰君安的淨利潤同比僅下滑了24%。在銀行間市場披露2008年年報的47家券商中,國泰君安淨利潤高居榜首。投資收益顯然是國泰君安在全行業業績普遍大幅下滑中能夠笑傲群雄的最大功臣,其中法人股減持收益就高達44.75億元。
    
    在上一輪大熊市背景下的資產重組過程中,國泰君安曾在政府支持下,以置換方式獲得中國石化、大眾交通、申能股份等幾家上市公司法人股,其中5.87億股中石化國有法人股的持有成本僅2.5元/股。僅在去年上半年以均價18元減持了2億股中石化一家,就賺了36億元。
    
    這一點總裁陳耿並不諱言。他在報告中指出:「公司在2008年初果斷減持部分法人股,實現近45億元盈利,一舉奠定了全年的業績基礎。」
    
    
     截止到2008年底,國泰君安應付職工薪酬為30.69億元。朱政指出:「相關記者在解讀報表時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在會計處理上,計提意味著作為公司經營成本已經直接沖減了利潤,這一塊資金也相應地從所有者權益轉為職工權益,不再進入利潤表,而是記入『應付職工薪酬』,進入企業負債項目。因而『應付職工薪酬』只是一個餅畫在那裡,意味著有一筆現金可以隨時動用。至於什麼時候用,以什麼名目用,沒有會計明細,誰也無從得知。它可以在將來發給職工,也往往被挪作他途,這裡面歷來花樣繁多。」
    
    周刊記者查閱證券公司2007年年報,國泰君安的應付職工薪酬高達15.6億元,比2006年增長了130%。而與國泰君安資本規模、營業網點數量、員工人數基本相同的申銀萬國,應付職工薪酬也高達13.5億元,相比2006年大幅增加363%。
    
    作為券商老大,中信證券的數字更為驚人,雖然公司正式員工為1396人,僅是國泰君安的三分之一,但2007年的應付薪酬約為48.5億元,增幅為643.11 %。
    
    資本規模較小的國金證券,正式員工為1159人,2007年應付職工薪酬雖然僅為1.38億,但相比2006年的1743萬,也增長了694%。
    
    「顯然這樣簡單地計算平均薪酬沒有任何意義,問題的關鍵在於企業進行會計處理時的動機,以及這些巨額計提的去向。」朱政認為。
    
    睿諮詢高管薪酬顧問柴敏剛告訴記者:「應付職工薪酬計提占淨利潤百分比一般在17%-18%。如果不超過25%,我認為都是正常的。」
    
    經計算,2008年國泰君安這一比例為54%。而2007年國泰君安這一比例為21%,申銀萬國為24%,中信證券為24%,國金證券為17%。
    
    
     誰的天價?
    
    國泰君安聲稱,國泰君安計提的薪酬總額是根據董事會的規定,必須留出一部分用於長期激勵、風險準備、以豐補歉和其他福利。
    
    「不僅是證券行業,就是一般企業也存在這種情況。在通常情況下,根據每年度完成的業績,財務會在當年年底預提獎金。盈利多獎金就多發,盈利差獎金就少發,甚至不發。但為了保證團隊計程車氣,有些企業會在業績很好的時候截留一部分淨利潤,留著將來年頭不好的時候也能發點獎金。尤其是中國證券市場牛短熊長,從2001年開始的4年大熊市中,一批券商相繼被託管和倒閉,人才大量流失,靠天吃飯的券商確實存在以豐補歉的情況。」北京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註冊會計師陳濤告訴記者。
    
    國泰君安就是聲稱本次高額計提的初衷之一是為了留住人才,讓員工看到2009年、2010年即便很可能進入更為慘烈的熊市,公司依舊為大家準備了極為豐盛的薪資。
    
    「不僅是以豐補歉,國泰君安所言32億里還包括申購原始股成功以後沒有兌現給業務人員的獎金,這也是行業事實,證券公司確實有這種運作方式,獎金一定要等到法人股減持之後才能發放。」但是陳濤認為:「這些並不一定就是國泰君安計提32億的真實目的。最大的疑點在於,2008年的行情畢竟沒有2007年好,國泰君安2008年計提的工資獎金為何反而比2007年高?」
    
    反觀其他券商,截至2007年12月31日,平安證券應付職工薪酬為4.32億元,華泰證券應付職工薪酬為5.21億元,國信證券應付職工薪酬為10.95億元。招商證券應付職工薪酬為15.12億元。截至2008年12月31日,平安證券應付職工薪酬為1.59億元,華泰證券應付職工薪酬為1.75億元,國信證券應付職工薪酬為12.47億元,招商證券應付職工薪酬為15.48億元。這些券商2008年支付的職工薪酬的數額及增長幅度,都遠遠低於國泰君安。其中招商證券雖然因為2007年賺得盆滿缽滿而順應潮流,也比2006年同期增加了398%的薪酬計提,但是到了2008年末,僅僅微增了0.02%。
    
    
     假如國泰君安是為了上市才隱藏利潤,風險也很大。如國泰君安預計在2010年上市,在2008年暗自多計提了15億薪酬做準備,上市前審計就會要求你對這筆資金為何遲遲不發放做出解釋。如果解釋不清楚,審計就會追溯調整,將這15億的成本調整到2008年去,不會讓它體現到2010年當期的利潤表中。」
    
    在陳濤審計過的企業中,應付職工薪酬往往成為企業變相的「小金庫」。「企業裡面計提這種費用挪作他途的比比皆是。反正一般職工看不見,都是高層領導說了算。像奢侈消費、商業賄賂等等無法入帳的支出,寧可去交點個人所得稅,都可以體現在虛增的獎金里付出去。」
    
    中國版「限薪令」限住了誰?
    
    「如果我是金融機構的老總,不拿年薪都願意。」
    
    「危急關頭,只有高管高薪『降下來』、群眾迎難而上的信心才能『上得去』!」2月9日,一位名為楊再昌的網友在人民網強國論壇上留下評論,被「一語驚壇」欄目「隆重推出」----置頂、套紅、加粗。
    
    如果說國泰君安的「高薪門」是一面鏡子,鏡中反映出來的對國有金融企業高管薪酬的質疑之聲,國家有關部委肯定悉知悉見。
    
    「今年人保部門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國企負責人的薪酬改革。」中國勞動學會學術部主任牟達泉透露。
    
    據悉,一項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已基本完成並上報國務院,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財政部剛剛截止徵求意見的「中國版限薪令」。在這份備受關注的《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中,國有金融企業高管的年薪被最高封頂為280萬元。
    
    一騎絕塵
    
    「財政部下發『限薪令』,估計是受馬明哲『天價薪酬』的觸動。」某證券研究所的所長說。去年最雷人的事件之一,就是中國平安的董事長兼CEO馬明哲高達6616萬元的稅前年薪,折合每天收入18.12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日進斗金」。
    
    這一猜測得到了牟達泉的證實。他回憶道:「作為國有參股企業,平安激化的熱議經久未歇。去年5月份,中組部指示要對國有控股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薪酬管理進行規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資委、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等部委對中央控股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薪酬情況進行了討論、研究。」
    
    2008年12月,保監會要求其直屬的5家國有保險公司堅決防止發放過高薪酬。同月,銀監會相關人士也稱銀行業高管降薪是大趨勢,並委婉建議2008年國有商業銀行高管年薪參考國資委此前為央企定下的150萬元上限。
    
    
     在國泰君安被捲入「平安二代」的質疑後,2月5日下午,上海市國資委及市金融工委召開專門會議,主要討論國泰君安巨額薪酬在社會各界產生的影響。
    
    「要說這幾年哪個行業薪酬管理最為混亂、離譜高薪表現最為嚴重、高管高薪最為普遍,金融行業當之無愧。」財經時評人士付瑞雪撰文道。
    
    這一現象早在2003年就已存在。有家上市銀行2003年每股加權平均收益下降27%,高管人員的薪酬總額卻增加了72%。
    
    據2007年的公開數據測算,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深發展、興業銀行等上市銀行中,年薪超過300萬元的高管人數為數不少,招商銀行100萬—300萬之間8人,300萬—500萬之間2人,500萬—1000萬之間4人,另有12名高管年薪在100萬以下。民生銀行高管稅前薪酬在1000萬—2000萬之間的有2人、500萬—1000萬7人、100萬—500萬3人、100萬以下20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有三位高層年薪超過4000萬元。
    
    韜睿諮詢自2001年以來一直跟蹤分析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據其提供的2008年最新報告,金融業高管的薪酬依然高居各行業榜首。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金融高管薪酬增長與股東回報指標的相關性較弱。
    
    就在國泰君安被捲入輿論漩渦的同時,又有好事者在論壇中曝光了一張個稅完稅證明,直指業界排名第40位的民族證券,該公司一個排名最末、取得高管資質不久的高管,在2008年前10個月的總收入達203.98萬元。
    
    從2007年年報上看,金融國企高管年薪高出央企同行均值27倍。寶鋼2007年淨利潤為134億元,高管年薪總計為842.6萬元。而民生銀行僅董事長董文標一人,其2007年的稅前報酬就達1748.62萬元。
    
    2007年16家上市金融國企中,年薪最高的前三名高管報酬總額為23957萬元,平均年薪為1497.3萬元,均已躋身千萬富豪。而央企5家上市公司,寶鋼集團、中國石油、中國聯通、中國神華、中國石化2007年前三名高管薪酬總額為1847.8萬元,平均薪酬為369.56萬元。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