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怒了!海歸博士自殺 浙大竟發如此訃告

我老終於也怒啦,看看咱「第一流大學」的訃告的水平。不好意思,我老對文字比較敏感,這麼幹我老真受不了啦!!!

  九月二十九日上午八時三十分,塗序新老師遺體告別儀式在杭州殯儀館舉行。參加告別儀式的有學院領導、學校相關部門、部分師生及塗老師親屬與同學,共100餘人。(沒啥問題,領導在前這是規矩)

  塗序新老師於2009年9月17日凌晨2點因病不幸墜樓去世,終年32歲。(墜樓!!還是因病!大家經討論認為,以後很多時候可以說:因病上吊、因病投河、因病被自殺、因病……這位訃告寫手啊,因病和墜樓有因果關係嗎?幾乎是以暗含幽默的方式公布訃告?)

  塗序新老師1977年8月生於浙江金華,1995年9月——2001年6月就讀於清華大學,2000年6月獲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學士學位,2001年6月獲法學學士學位。2001年9月——2007年6月就讀於美國西北大學,分別於2004年和2007年獲得岩土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其後在美國西北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9年6月中旬回國到學院工作。(沒啥問題,我老不罵人)

  塗序新老師為人真誠善良,對待同事細心周到,受到大家的尊重;對待學生,耐心解答疑問,多次深入新生宿舍與學生交流,受到學生的愛戴。塗序新老師學識淵博、事業心強、治學嚴謹,對研究工作認真執著,精益求精。(他媽的,看到這裡雖然說了點人話,但感覺怪怪的,尤其是什麼「多次深入新生宿舍」)

  藉此機會,感謝學校各部門及學院師生的關心!(開始感謝了?要不要開始慶功?還有在訃告上感謝的?還「藉此機會」?)

  附塗序新博士來學院的主要經歷

  2009年1月,塗博士通過電子郵件與學院岩土所聯繫,申請教師崗位;

  3月24日,由學院提供往返國際機票和住宿條件,塗博士來學院面試;(看到沒,「由學校提供往返國際機票和住宿條件」,看到沒!還國際機票呢!逝者面試時還喝了你們的水,要不要說出來?總之,浙大出錢了!浙大買單了!浙大牛逼了!這句話的前半句要是翻譯成英文,在美國是會被人笑死的!)

  4月21日,學院將《新進人員聘任通知書》發給塗博士,塗博士於次日通過電子郵件表示「本人願意接受你們所提供的崗位和待遇」;(嗯,至於你們履行沒履行,是另一個問題,這裡不罵了,要不然太長了)

  6月12日,塗博士與浙大簽署聘用合同;

  7月28日,塗博士租住由浙大提供的位於玉泉校區求是村的教師公寓。公寓建築面積57平方米(內含獨立廚房、衛生間以及電視、冰箱、空調、微波爐、電磁爐、床鋪、桌椅等家具和電器設施)。此後,他相繼參加了學院組織的留學歸國人員座談會、環境岩土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及會務工作,並擔任了 2009級本科新生班主任;(極品段!極品段!我老拍案驚奇,我老佩服得高山滾鼓、前仰後合,我老看得老淚縱橫、感激涕零……看到沒,浙大提供了房子耶!57平方米呢!更絕的是,裡面還有很多很多設備,讓諸位海歸和海不歸大開眼界:獨立廚房的耶!不是筒子樓!還有衛生間呢——可惜沒說獨立衛生間;還有電視、冰箱、空調、微波爐、電磁爐,多全啊,要是再有烤箱的話不活脫脫是個美國公寓?還有床鋪和桌椅呢!媽的當海歸是北韓來的啊?

    喘口氣,繼續分析:在一個人的訃告上,會出現諸多電器和類似信息,單看這一段還以為轉租房子呢!總之,浙大真好哇,提供這麼多東西,海歸這兒看來是誰也虧不了,連微波爐都有了呢!就不用像我老當初那樣,和人一起去沃爾瑪花二三十美元去買了!——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新的,因為沒說 ——對於讓海歸用新微波爐,恐怕訃告上也得加一條「電器和家具還都是新的呢!」寫訃告的人,一看就是中專會計出身,算帳列清單真麻利啊!某大學果然是藏龍臥虎之地,果然是高手不問出身,在下服了!)

  9月1日到8日期間,塗博士參加了學校在之江校區舉行的新教師崗位集中培訓;(沒毛病)

  9月8日,學校啟動了下半年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作。9月11日,塗博士在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系統」中填寫了申報副教授的相關信息;(看到沒,「填寫了申報副教授的相關信息」,暗含的意思我不說了,反正我懶得去分析)

  9月17日,塗博士於凌晨2點因病不幸墜樓去世。(大團圓!因病、墜樓!到此全文達到結局,此病極是了得,居然會讓人墜樓,而且還不是失足墜樓!這樣寫,難道有些人、有些「第一流」大學不覺得無恥嗎?)

    (全文完。我無話可說,我只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在中國即使像狗一樣卑微,像豬一樣骯髒,也得選擇活著,否則你的訃告上會出現微波爐!)

  (在這十數天或是二十天前,地球另一邊的一個叫做美國的國家的某個大學裡,也有人為Dr.Tu發了簡短的訃告(大意,我記不得了):塗博士不幸去世,他曾工作求學於我們這裡,做出了不少貢獻。我們每個人都為他悲傷,希望他在天堂安息。

  ——但是,我深深的確定,上面沒有寫這個大學曾經給過他工資、保險、公寓、微波爐、家具,也沒有寫他在這裡住在有熱水、有獨立衛生間、有獨立廚房、有電磁爐和烤箱的住處——當然也不會提到機票和住宿。)

*********************************************************************

不該發生的悲劇 浙大海歸博士照片遺書曝光

南方都市報

1977年,塗序新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母親是金華一家三甲醫院的醫 生。從少年時代到青年時代,他一直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高中畢業1995年保送進入清華大學水利系,2001年獲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及法學碩。「9·11」之前順利拿到簽證,全獎學金就讀於美國西北大學土木工程系,6年後拿到博士學位,留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兩年。2009年6月受聘於浙大,9月17日自殺身亡,終年32歲。

  塗序新回國,可看做浙江大學「1311計劃」的一部分。

  浙江大學位於玉泉校區的綜合樓,9月17日凌晨,塗序新在11樓頂層躍下輕生。

  塗序新生前居住的公寓,大門已蒙塵多時。



  老婆:何晶(化名),同為留美博士。和塗博士清華大學年級第一的成績相比,何晶在國內的學習記錄毫不遜色。她本科在北方某名校讀經濟相關專業,畢業後追隨丈夫到了美國。她也拿到了全額獎學金並取得了博士學位。這是她第二次跟隨丈夫轉換自己的生活環境

  塗序新遺書內容:遺書部分內容:在此時刻,我認為當初的決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後的發展完全沒有預計,感謝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國內學術圈的現實:殘酷、無信、無情。雖然因我的自以為是而忽視。

  時間:2009年9月17日凌晨2點

  地點:浙江大學位於玉泉校區的綜合樓11樓

  人物:塗序新

  事件:自殺身亡

  原因:「疑因評職稱問題」 

   

銳評 海歸博士塗序新跳樓自殺應該引起我們反思


   
文/東方田


  塗序新,一位從美國西北大學畢業的博士滿懷著「允諾」的高級職稱和科研項目的希望於今年6月回到了祖國,來到了浙江大學,但三個月後的9月17日凌晨2時,塗博士從11層樓頂跳下。

  在留下6頁遺書里,他留下了這樣一段話:「在此時刻,我認為當初的決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後的發展完全沒有預計,感謝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國內學術圈的現實:殘酷、無信、無情。雖然因我的自以為是而忽視。」。

  這顯然是一個不應該出現的悲劇,鄙人認為這位海歸博士在許多方面欠考慮。

  首先,他不應該自告奮勇聯繫國內的大學,尤其是國內著名大學。對於在國外學有成就的人來說,想回國就業獲得滿意的待遇和研究條件必須採取一定的策略才行。回國前他應該做的是想方設法讓國內高校如浙江大學「三顧茅廬」請他回來,而不是自己主動聯繫,因為國內高校主動邀請回來的話,在薪資待遇和科研方面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在這種情況下談成20、30萬的年薪比較正常。

  如果自己主動聯繫回國就業或者說主動送上門的話,基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其獲得的薪資待遇和國內的博士畢業生應該差不多,所以塗博士在浙大隻獲得約4000元的月收入應該是這樣造成的。當然,每年排隊想進浙大的海歸博士太多了,所以浙大這樣對待海歸博士也是在情理之中,美國著名大學畢業的博士又能怎樣呢?

  其次,回國之前他應該從各個方面了解國內的學術生態,再做出選擇,或者回國之後應該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國外生活、學習和工作多年的中國人更容易產生愛國的情感,也因此會很天真地認為自己回國後可以為國家作貢獻,但是他們大多對非常複雜困難的國內高校人際關係和學術生態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所以回來工作後容易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國內科研經費的分配是由少數人(學術大碗,國內也稱之為學霸)說了算的,自然沒有美國那麼公平和科學,所以想在國內從事科學研究就得有這方面的心理準備。塗博士回國才三個月,並沒有獲得預期的研究項目而跳樓自殺太不值得,其實在大學裡沒有科研經費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沒有科研經費就作沒有科研經費的研究唄,找些自娛自樂的研究做做不是也很好嗎!

  最後,海歸博士們應該放棄優越的心態回到國內高校就業。目前,國內許多錢並不多的高校熱衷於從美國等已開發國家重金引進人才,動不動將幾千萬甚至上億資金投給這些引進的人才。

  這裡姑且不談這些資金投給他們是否值得、將來是否會有與之相稱的回報,海歸博士們應該知道他們實際上占用了在國內高校想踏踏實實做些科學研究的本土教師「土鱉」們的研究資源,並不是國內「土鱉」們沒有學術研究能力,如果國家和高校像支持「海歸」們那樣支持「土鱉」們,「土鱉」們也可以獲得很高的學術成就。因此,「海歸」們回國後應該放棄優越的心態,這樣以後失望會少些,心情也會好些。

  至於這位博士是否應該馬上獲得浙江大學的副教授職稱這裡就不好說了。但是,塗序新這位海歸博士跳樓自殺很可惜,也值得我們反思!

  附:塗序新博士來浙大建築工程學院的主要經歷

  ² 2009年1月,塗博士通過電子郵件與學院岩土所聯繫,申請教師崗位;

  ² 3月24日,由學院提供往返國際機票和住宿條件,塗博士來學院面試;

  ² 4月21日,學院將《新進人員聘任通知書》發給塗博士,塗博士於次日通過電子郵件表示「本人願意接受你們所提供的崗位和待遇」;

  ² 6月12日,塗博士與浙大簽署聘用合同;

  ² 7月28日,塗博士租住由浙大提供的位於玉泉校區求是村的教師公寓。公寓建築面積57平方米(內含獨立廚房、衛生間以及電視、冰箱、空調、微波爐、電磁爐、床鋪、桌椅等家具和電器設施)。此後,他相繼參加了學院組織的留學歸國人員座談會、環境岩土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及會務工作,並擔任了2009級本科新生班主任;

  ² 9月1日到8日期間,塗博士參加了學校在之江校區舉行的新教師崗位集中培訓;

  ² 9月8日,學校啟動了下半年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作。9月11日,塗博士在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系統」中填寫了申報副教授的相關信息;

  ² 9月17日,塗博士於凌晨2點因病不幸墜樓去世。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