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中國大陸與越南可以借鑑的蘇聯解體的經驗


-- 大衛﹒塞特 (David Satter),哈森學院資深研究員,原倫敦金融時報1976-1982駐莫斯科記者

2010年1月23日 ,於VHN越南海外電台(加州泉谷)


人們可以從蘇聯解體中吸取許多經驗。我認為第一個經驗是意識形態的重要性,這條經驗對於許多美國人來說難以理解。蘇聯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許多從蘇聯的殘骸里出現的,如俄國、烏克蘭、格魯齊亞,是真正的國家,但蘇聯本身不是。它是來自於那個意識形態的整體。因此當蘇維埃的意識形態,也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被搞臭時,蘇聯也就失去了其根基,難以再存在下去。

接下來,那種反人性的、不道德的意識形態應該被挑戰。許多西方人認為,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很荒謬,用不著加以批評。這是個極大的誤區。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外表上看來很荒謬,但實際上對共產國家人們的心理影響十分強大。因此,不僅僅在經濟領域,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道德領域裡與共產主義意識形態針鋒相對,尤為重要。因為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不僅僅創造「集體財產」,而且還剝奪了人們的所有自由,改變了人性。

從蘇聯解體我們可以得到的另一個經驗是,一定要支持共產國家裡維護人權的人們。許多西方人,包括美國人,都認為蘇聯的持不同政見者不重要。他們說這些持不同政見者數量微小,勢單力薄,在他們的國家不受到支持,只代表他們自己。固然,這些持不同政見者人數很少,但他們代表了普世道德,因此舉足輕重。只要這些人留在蘇聯境內,隨時準備說出普世價值,那他們就是這個國家生命的一部分。這些持不同政見者的榜樣會影響許多不敢自己來捍衛普世價值的人。其結果是,當那個政權開始削弱時,有許多人已經準備好用在極權統治期間被尊重且被保存下來的基本價值觀去挑戰共產意識形態。在這個時候,人數不多的持不同政見者們在他們的廚房裡討論的心路,成為百萬大眾的主導觀點。結果是,蘇聯的崩潰便不可停止了。

最後一點是,那個政權一旦崩潰,如果經濟改革不和道德改革同行並進,就不可能建立一個民主社會。在俄國,許多蘇聯解體後上台的改革者都認為只要搞好經濟就行了,其它事情自然迎刃而解。可事實上經濟並不能代表社會價值。人們需要一個價值系統來指導和約束其社會行為。由於道德方面的改變被忽略了,前蘇聯的共產主義被猖獗的犯罪所代替。引起蘇聯解體的道德價值,應成為建設新社會的基礎,而使得民主轉型得以完成。蘇聯雖已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但蘇聯解體以及解體後俄國的經驗教訓將有助於今天的中國和越南人民。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魏京生基金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