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痛打郭德綱 中共「反三俗」的標準是甚麼?



反三俗的第一個「祭品」,就是郭德綱徒弟打人事件,中共官方媒體痛批他是三俗,而當初捧紅郭德綱的北京電視台更表示,今後郭德綱本人和他的作品將不會在節目中出現。

這位昔日主串流媒體的寵兒,如今卻成為落水狗人人喊打,網友感嘆,郭德綱變了嗎?沒有啊?他一直就那樣兒?這冰火兩重天的際遇,原因何在?

網友弦歌表示,甚麼「抵制三俗」,接下來就得圈定哪些才不算「三俗」了吧。當年掃除「封資修」,打倒一切「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以革命樣板戲為標誌的無產階級文藝革命就是這麼應運而生的。

網友在論壇中寫到,一個草根藝人郭德綱值得興師動眾的圍剿嗎?就算打掉了郭德綱,也一時改變不了整個國家「三俗」文化的氾濫,因為三俗的根子正是在於這些所謂主串流媒體的長期引導,如今放眼一看,絕對讓人以為低俗的二人轉就是中華文化的代表,就是先進文化的代表了,而實質上這種表象的背後正是電視台與俗老大利益分贓的結果。

中國的文化領域為甚麼會有這麼多「三俗」的東西,三俗的標準又是甚麼?

被國外媒體形容為最低俗的男人小瀋陽,此時此刻正在各地、在主串流媒體甚至在中央級的媒體上繼續引導主流文化,並帶領觀眾將「三俗」發揚光大。

據了解,被中共封殺的優秀文藝作品不在少數,這些敢於揭露統治者,以及社會陰暗面的文藝產品和新聞,不是沒有地方發表就是流亡國外、甚至胎死腹中。

例如高行健在法國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他的許多作品在中國不是被封殺,就是無法出版發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新唐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