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在中國大陸辦得最有效率的兩件事

上周的《南方周末》「開年十大猜」第一猜為「房屋稅會全國開徵嗎」?河南三門峽市人大代表孫振軍作出肯定回答,其理由是:「多少年了,一直有兩件事辦得最有效率:1、給官員漲工資;2、向老百姓攤派與徵稅。」

  大凡是對國情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孫振軍此言不謬。三年前各地給公務員加所謂陽光工資,公務員的收入差不多翻了一番,可此前老百姓沒有聽到一點動靜。說加很快就加了,多高的效率?與之相反,給老百姓加工資,常常是只聽樓板響,不見人下來。兩相比較,高低立見。況且,不僅有個時間問題,還有個增加工資的幅度問題。一位退休處級官員在

  一次會議上說,那年他每月增加的生活補貼為3000多元(在職公務員發陽光工資,退休公務員發的叫生活補貼),而普通工人每月增加的退休金為100多元。退休公務員一次增加的收入抵得上退休工人加20多年。

  同時向老百姓攤派與徵稅,確實是高效率的。這次增設房屋稅,還能反覆徵求老百姓的意見,已經是夠溫柔的了。而一些攤派,根本就是沒商量,乾脆從你工資中扣除。

  有高效率也就有低效率。模仿孫振軍的話,似乎可以這麼說:多少年了,一直有兩件事辦得最沒效率:1、觸動官員們的既得利益;2、減輕老百姓的負擔或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比如,說公車改革說了20多年,越改公車消費越高,至今也拿不出一個有效的辦法來。而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這個事說的時間也不短了,至今也沒有聽到讓普通受薪階級興奮的消息。

  這兩個高效率與低效率,應該說是畸形的效率。按照「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說法,那要加工資,要提高收入,應該是普通老百姓領先一步;要為社會多作些貢獻,應該是公務員搶先一步。不說了,這個要求太高了,要求公務員如此做,簡直是天方夜譚了。那我們可以退一步,讓公務員與天下同憂同樂,這個要求不算高吧?事實上,一些國家就是這麼做的,公務員的收入與老百姓的收入大致同步進退,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公務員也能提高收入,老百姓的收入降了,公務員也要隨之下降。

  我們這裡為何會出現如此畸形的效率?根本原因在於在利益分配上,主人做不了主。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凱迪社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