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大陸部分高校或倒閉 生源銳減原因何在?

人口出生率下降致高校生源銳減

2011 年4月28日,中國教育網、中國教育在線發布《2011年中國教育在線高招調查報告》。報告稱,由於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國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達歷史最高人數1,050萬後,開始全面下降,最近兩年累計下降了200萬,並呈現速度加快趨勢,這一態勢將可能延續至2017到2020年前後。

據人民網報導,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大陸學齡兒童就逐漸減少;十幾年間,生源減少的「多米諾骨牌」逐漸從小學傳導至高等院校。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介紹說:「1990年後一直到2000年,我國年人口出生量呈波動式下降,1991年比1990年銳減612餘萬,假定大學新生年齡集中分布在17 —19歲,那麼2008至2010年,各地高校必然遭遇考生明顯減少的問題。可以預期,受到十幾年前出生人口規模減少的剛性約束,近年出現的大學考生減少現象將進一步加劇,一直持續到2017至2020年左右。」

多因素加劇生源減少

大學學費高成為部份學生棄考、棄學的原因之一。用一些農民家長的話說,「不上學,將來窮;上大學,馬上窮」。即使按較低的高校學費每年5,000元計算,就占201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的84%。

出國留學是造成高校生源減少的重要原因。目前,直接為留學服務的中學「國際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最近3年,出國留學人數分別增長了24.4%、27.5%、24.1%,增長最多的正是高中畢業生。

「三放棄」也造成了生源減少。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分析道:一是考前放棄報名,二是考後放棄填報志願,三是錄取後放棄報到。據了解,早在 2006年,放棄報到的學生每年就達40萬。2010年,這種情況已從高高職專、三本、二本院校蔓延到一本甚至名牌大學,當年,有63名新生放棄了上武漢大學的機會。

高校招生計劃仍在增長

儘管生源下降,高校招生計劃卻仍然在緩慢增長。這一剪刀差直接導致了高考錄取比例的迅速攀升。最近3年,全國高考平均錄取比例快速增長,已從2008年的57%迅速增至2010年的69.5%。據統 計,目前已有8個省市的錄取比例超過80%,部份省市已超過85%。這種錄取比例不僅表現在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過去「上大學難」的生源大省也出現了快速增長:山東省2010年高考錄取率達到79.7%;湖南省2010年因生源下降,直接攀升至81%左右;黑龍江2010年錄取比例甚至突破了90%。

錄取比例的快速上升,給高校招生與生源質量帶來了直接影響。援引報告數據:安徽2010年在本科及專科層面,分別有10%到20%左右的學生放棄報到。而部份地方的專科錄取分數線已經很低,算下來平均每門課業的分數不足30分,生源質量大幅下滑。

生源不足或導致部份高校倒閉
  
調查報告認為,學生學費收入在中國高校日常運行中占據重要地位。一旦生源不足,高校的倒閉將不可避免。

在生源危機中,非學歷的民辦高等教育機構、辦學缺乏特色的普通民辦高校、公辦的高高職專將最先受到衝擊。有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隨著高中畢業生數量下降,一些發達地區減少了當地高校在本地區的招生數,而減的最多的,就是高高職專院校。

有學者指出,學齡人口的萎縮,會加快推進高等教育的社會普及速度,這將深刻影響中國社會事業各領域的發展,需要社會管理者和研究者提早預見,未雨綢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