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海歸就業危機實錄:我的未來還是夢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就業市場上,那些手持國外大學學位證的「海歸派」也陷入了就業危機。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海歸人數超過55萬。在這55萬「海歸派」陣營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月薪在2000元到4000元之間。


  面試官讓我崩潰

  面試官讓我崩潰

  從新加坡管理發展學院畢業回國的韓維就是今年這55萬「海歸派」的一分子,她回到天津將近大半年的時間裡,簡歷投了不下百份,最後在親戚的介紹下,無奈進入一家健身中心做瑜伽教練,月薪2200元。

  半年間,韓維做過私人翻譯、外企公關、海外業務採購員和保險公司銷售員,但是都沒能長久,多則一個月少則一天。

  有一次,韓維去世界五百強企業天津分公司面試經理助理。等韓維按時到了面試公司才發現,當天競爭這個崗位的人不下20個,其中不乏和她一樣的「海歸派」,甚至有大陸名校的博士生。

  韓維和坐在她旁邊一起等待面試的女生李新聊得特別投機,才知道原來李新是在日本一所大學學動漫製作,回國兩年了,打算從原來的公司跳槽到這裡。

  兩個人互留了電話號碼,不斷地給對方打氣。韓維給自己沖了杯咖啡,深呼吸讓自己的頭腦清醒,儘量放輕鬆。但是韓維好不容易樹立的自信心,卻因面試官簡單的兩句話,徹底崩潰。

  韓維說,「面試官第一題就問去哪裡留學的,我說是新加坡。他看了一下我的簡歷特別刻薄地說,『你找不到工作,是你不行吧。』」

  韓維當時覺得面試官是在質疑她的學歷和誠心,於是輕易地放棄了繼續這次面試的機會。而經過半年磨合後,韓維才徹底反省,知道自己當時太過於衝動。

  後來韓維知道,李新也沒能被那家公司錄取,原來的公司卻肯定了李新的實力加薪挽留她。

  李新從日本的大學畢業以後,開始在日本實習了半年。準備畢業之際,卻在日本機場認識了一個日本旅行社的中國司機,這個男生既沒有房子也沒有車子。

  李新卻不顧家人反對,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他,兩個人回到男生的老家結了婚,和男孩的媽媽一起擠在小小的平房裡,沒有下水道,沒有暖氣。

  為了賺錢,李新和丈夫決定回天津工作。現在,李新每個月賺6000元的工資,丈夫繼續找了份開車的工作,兩個人在單位附近租了間三室一廳公寓的一室,廁所和洗澡是三戶公用,李新卻覺得自己過得幸福又快樂。



  海歸的未來還是夢

  身未動,心已遠

  韓維在天津寶馬4S店認識了郭寧,講起話來生動精彩,名副其實的銷售冠軍。郭寧早年在日本留學,去過的國家和生活經歷能寫一本幾十萬字的書。

  韓維覺得郭寧的留學生活跟自己完全不一樣,她覺得所有的不同直接根源,在於郭寧出生在富貴人家,完全不必為錢發愁。

  郭寧在天津讀大一時,「跟風」和同學去了日本。讀了兩年語言後,進入東京的日本千葉大學商務電腦應用系,回憶起在日本讀書的六年,摻雜著痛苦與美好。

  郭寧還記得日本垃圾分類日期,每周一、四規定丟棄可燃的垃圾,每周二是規定丟棄不可燃的垃圾,每周四是廢棄電子產品……

  「日本電子產品淘汰率特別快,所以丟棄的電子產品並不是壞掉的,不少都是非常好的,很多外來留學生會在星期三夜裡去『抱走』這些等待處理的電器。」郭寧說,雖然知道這麼做不對,但是覺得好玩,還是跟同學一起去,卻發現「小偷」不止他們這一撥。「其實現在想想大家就是想減壓,因為日本生活節奏很快,壓力很大,人們總想做點瘋狂的事。」

  大學畢業後,因為「情傷」郭寧選擇回到天津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做翻譯,郭寧做了十個月,是他之後所有工作中最長久的一份。

  一年後,他再次出發,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他幾乎每年換一個國家居住。

  對於自己的「不安定」行徑,郭寧的父母始終保持中立態度,從不干涉。郭寧把自己的每次旅行比作新生,仿佛自己像嬰兒一樣,迫切地希望自己長大,過別樣的生活。「留學過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置身在一個與你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完全不同的世界,像是過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但是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就特別想換個地方。」

  這次回國已經一年半了,那顆尋找新生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目的地還沒定,身未動,心已遠。郭寧說,如果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他就會考慮安定下來。有愛的人在身邊,誰不想長久駐足呢。

  老闆的忠告

  韓維在健身中心教了一個半月瑜伽後,交了辭職信,打算再找個待遇更好一點的工作,因為自己這幾年在國外讀書的巨額花費,如果繼續當瑜伽教練,做一輩子都賺不回讀書的錢。

  韓維是樂觀的,她絕不相信自己流利的英文找不到一份出色的翻譯工作,但是在之後的幾次短暫翻譯工作後,韓維才豁然發現,自己正中了中國人才戰略研究室主任李維平的話,「近年來,大陸就業壓力加大,海歸加速回流和各地的鼓勵政策使海歸面臨的就業競爭更趨激烈。當前待業的海歸,相當一部分是因為『高不成,低不就』。」

  想透這個道理,韓維又開始找工作,最後選擇了一家見習期月薪一千多,六個月後能簽正式合同的工作。

  而她的高中同學王瀅,留學法國六年後也準備回國找工作。在離開法國前,她寫了一封辭職信,遞交給在法實習的一家公司老闆。

  等到她坐飛機離開的那天,原先那家公司的同事送機時,捎來法國老闆寫給她的回信。坐在候機大廳,王瀅邊看邊感動得大哭。

  「王瀅,感謝這段時間的努力工作,你的優異表現,向公司證明了你的能力,得知你的決定我很遺憾,但會為你祝福。

  請允許我給你一些建議,做事情要用頭腦做決定,絕不要跟著錢走,幸福就在我們的身上,它是我們想放在心裡的東西。幸福不會藏在銀行,也不會藏在GUCCI的錢包里。

  無論我們坐車旅行還是當我們在路上奔跑,都要明確我們努力的方向,看好路線,徑直向前走。不要被迷人、未知的風景所迷惑,那是陷阱,否則當我們完成旅行時,心裡留下的都是危險的記憶,又怎麼會享受旅程呢。我為你油。」 w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天津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