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王克勤曾被國保地方公安國安會審 近百記者打氣

——北京揭黑記者捱整 同行斥中國新聞之恥

北京中國經濟時報》內部的一個機構調整,引起軒然大波。日前,由該報首席記者、大陸著名調查記者王克勤領導的「特別報導組」遭撤銷,王克勤獲報社分配的住房亦遭收回,引來大陸傳媒圈對王克勤的聲援此起彼伏。

北京近百記者前晚聚集在東城簋街一家餐館聚會,為王克勤團隊打氣。現場打出「向調查記者王克勤致敬」橫幅,席間,王克勤歷數多年經歷,感慨良多。47歲的王克勤,出生甘肅省農村。21年記者生涯,一直在一線跑新聞,尤其擅長調查報導(類似偵查報導),因此贏得了「中國調查記者第一人」、「中國的史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1866-1932年,美國著名揭黑記者)」等美譽。

他從在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西部商報》任職時,就熱中調查報導。僅2001年一年,由於他的調查報導,就導致160多名黑社會及惡勢力分子入監,在揭發甘肅蘭州股市黑幕的報導刊出後,王家一度恐嚇電話不斷,甚至傳出有黑社會揚言出500萬元(人民幣)要買其人頭,警方要派4名公安荷槍實彈到他家駐守多日。

同年,因撰寫「公選??劣?人??引爆黑幕」引起甘肅省委領導震怒,他被《西部商報》開除,被迫離開甘肅。到《中國經濟時報》後,2004年首次因報導遭國安約談,還曾被國保、地方公安、國安「三堂會審」,一度要返回甘肅老家避風頭。

王克勤說,做調查報導,採訪中捱打或推撞算平常事,「有時候,命都不在乎了」。他直言,社會轉型造就大批新聞素材,提供調查記者寬?舞台,21世紀最優秀的調查記者應在中國。

他亦回憶原多任報社負責人給其寬鬆舞台,「有時可兩個月寫一篇稿」,但他拒絕評論現任社長。對於報社今次的「撤銷」決定,他稱自己仍堅持上班,暫未規劃未來,但仍希望繼續做一線調查記者。

有傳媒同行在微博留言稱,王克勤以多篇深入報導捍衛公共利益,成為調查記者「標杆」。現在,年近五十的他,無房無車,卻受此羞辱,實乃中國新聞業之共恥!

前晚,《中國經濟時報》亦發表聲明稱,撤銷特別報導組,是該報向以經濟類報導為主轉型的「正常內部調整」,指有人藉機透過微博等管道發布「不實信息」,污衊和人身攻擊報社領導,將保留法律追訴權利。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明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