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鄧文迪:機關算盡也無法與優雅時尚沾邊

鄧文迪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三次亮相:1999年嫁給默多克、2011年彪悍「護夫」、2013年離婚。花了14年的時間,鄧文迪剛剛開始找到了穿得時尚的一些感覺,找到了在美國主流社交界的「高調存在感」的時候,卻收到了默多克的離婚「通知」書。要知道,在早些年訪問的時候,鄧文迪還告訴人家說,她常常還要打電話問默多克:「我要穿什麼?」

從「 the Cultural Revolution」到Wendi

自然,默多克不是要給他的第三任太太一個時尚的建議,而是要讓這位中國妻子鄧文迪清楚了解場合穿著禮儀。這個無法考據時間的細節,大約是於幾年前鄧文迪在訪問中自己說出來的,那時,她已經對出席各種場合的穿著都遊刃有餘了,看得出來,她有足夠的自信向人道說這種處境了。時光悠悠又過去了幾年,現在的鄧文迪正要朝著時尚的方向努力,僅僅是滿足場合穿著禮儀是不夠的,儘管她的丈夫有「花不完的錢」,她可以買任一件裙子——再說,她的命運已經改變了,而且還在繼續改變著。

1968年,鄧文迪出生在山東,那個時候她還不叫鄧文迪,這個直接可以轉換成英文名的中文名並不屬於她。而外國媒體在介紹她的身世時,最喜歡提到她的本名:鄧文革,用了「 the Cultural Revolution」來翻譯,而不是「wen ge」,就像直譯所有的中文名字一樣。因為「 the Cultural Revolution」以最直接的方式道出了鄧文迪的背景:她是一個生長在中國的,典型的女性。看著嫁給世界上最有錢之一的男人的鄧文迪把自己裝在一件件奢華的禮服中,而去想像「 the Cultural Revolution」時代,那個白衣藍褲、中山裝與大躍進裝的紅色中國時代,極富戲劇性,基本上可以定格鄧文迪的公眾形象。又或者說,這是美國人看鄧文迪和中國的角度:野蠻、過時。

這個形象里有諸種聯想,也充斥著很多的噓吁感嘆,尤其在那些以嫁人為人生終極目標的女人眼中,這個叫鄧文迪的中國女子通過終極出嫁而成為了傳奇。在中國媒體的標題中,「傳奇」、「彪悍」、「最富有的中國女人」是常常與她的名字相聯的,不但與她的人生相關聯,還與她的穿著姿態相關聯,而用以形容她的著裝的關鍵詞是「氣場」。「氣場」是低V,是名裝,是高開衩,是閃著金光的一切面料和繡花圖案,不可一世的是耳項間的灼目珠寶,十指間耀眼的戒指。

在近年誇張配飾與寬肩大號外套、極簡的硬朗括型和不可一世的高跟鞋、動物圖案等等單品被列入到「氣場」著裝必備清單中的時尚趨勢下,它們大而概之地與鄧文迪本身的著裝喜好擦身而過,時有時無。假若她的氣場存在而不需要這些單品,一方面說明,時尚雜誌傳播的風格造型是紙上談兵;一方面則很清楚地展示了一個事實,鄧文迪的氣場不與追求時髦的普通人同在一個起跑線上。這件事很容易證明,2011年,默多克出席「竊聽醜聞」公聽會,遭到一位激情人士的抗議,這位激情人士以非正常方式企圖用蛋糕餵食默多克,這時候,身著粉色外套和格子印花一步裙,看起來像是一位女高管的偉大妻子鄧文迪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扣殺」這位男士以保護自己的丈夫。這個精彩的「動作片」視頻隨後通過網絡和電視大肆傳播,除了讓人馬上反應過來,默多克的第三任妻子上大學時曾是排球運動員之外,還是一位立場強悍的、身手敏捷的、行動不受鉛筆裙限制的中國女性。

名流時尚圈打拼記

「扣殺護夫」這個事件絕對地寫入了「默多克的第三任妻子」鄧文迪的履歷上,因為是這件事之後,鄧文迪從「trophy wife」轉變成了「tiger wife」。功能之強大與態度之鮮明,比鄧文迪以往任何一次挽著默多克亮相都要令人印象深刻。2011年,鄧文迪的亮相因為宣傳電影《雪花秘扇》而增加許多,她在出席奧斯卡、白宮晚宴等重要場合都有相關的報導,而且她的每一件禮服都相比她在1999年至2005年之間的表現,堪稱名流著裝大躍進,顯然她早就不需要再打那些詢問「我穿什麼」的電話了。但是你很快會發現時尚評論即使是那些最饒舌的,也對她的著裝緘口不語。

近兩年,在鄧文迪身上出現的品牌不乏一些新晉、前衛的設計師的名字,比如普拉巴·高隆(Prabal Gurung)、阿爾伯特·菲爾蒂(Alberta Ferretti)、普林(Preen)、吳季剛(Jason wu)、朱塞佩·薩諾第(Giuseppe Zanotti)等等,從這些列出的品牌名單上看,鄧文迪應該是不但時尚而且年輕,甚至可以說她已經深深地踏入了名流時尚圈。自2011年之後,她作為《雪花秘扇》的製片而得到了一個獨立的名分:女商人。至此,一個實現了「美國夢」的中國樣板顯然已經打造成熟,鄧文迪躋身在世界的名利圈,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然後她人生中的第三次重要亮相——使她繼「出掌護夫」事件之後,再次成為新聞人物,是護持她命運的丈夫默多克的一份離婚通知書。

在關於鄧文迪嫁給默多克的諸多傳說中,其中有一個作為勵志樣本的細節:1997年,在STAR TV擔任初級主管的鄧文迪為了引起默多克的注意,她穿著鏤空的、低胸的晚禮服,故意將紅酒灑在默多克的身上,並且藉此機會向他做自我介紹。當然,這個傳說後來被鄧文迪否認了,不然它會是灰姑娘與裙子改變命運的絕佳版本。而今,我們也就可以按該邏輯猜測,之所以默多克要跟鄧文迪離婚,一定不是性生活不合諧,而是鄧文迪穿得不中默多克的意,最終雙方的價值觀還是開叉了。

14YEARS鄧文迪時尚大躍進

1999年默多克熱情地向人介紹他的第三任妻子鄧文迪,據說他是如此地渴望別人和他一樣喜歡鄧文迪。那個時候,梳著短劉海,笑得頗有些青澀的姑娘鄧文迪在遊艇上的婚禮轟動全世界,尤其是華語世界,這是一個中國姑娘,嫁給了舉足輕重的人物。儘管當時默多克已經是第三次舉行婚禮,並且剛剛支付給前妻安娜史上最昂貴的離婚賠償之一:17億美元。據說在安娜含著淚光接受這個離婚的時候,鄧文迪已經是默多克的情人了。鄧文迪曾作為默多克的中文翻譯和導遊,領著默多克遊覽了中國許多地方,但地下關係還不是鄧文迪進階的時候,直到結婚這一天,她穿著復古的蕾絲禮服,戴上珠寶,身上依然保有著我們所熟悉的廣東式時髦:高挑的眉毛和仿佛出自廣州某位二流髮型師之手的髮型。

默多克的穿著相比他曾出席的各種重大場合,沒有更隆重的餘地了。但鄧文迪本身也是第三次結婚,而且在美國的生活經驗已經超過7年。前兩次婚姻雖然都書寫了她命運的轉折:一次為時不到三年的讓她順利獲得了綠卡;第二次婚姻讓當時在餐廳里打工的她得到機會進入名校耶魯大學讀MBA;這第三次婚姻才真正拔著她的頭髮離開了地球,她的人生從此要用長禮服來書寫。這三次婚姻是公眾輿論把她塑造成一個心機深沉的中國女人的絕好證明,似乎沒有反駁的餘地。

不管是當年初次到國際影壇亮相的明星,還是鄧文迪,好像都走著相似的一條著裝之路,那就是要通過各種中式的繡花盤龍來強調自己的存在感。這種存在感必須是帶著民族性的,並且迎合著西方人對東方女人的想像的。直到有一天,鄧文迪如夢初醒,開始有意識地擺脫那個貼在她身上的中國標籤,這時候,她才慢慢地進入了「國際圈」的著裝語言,此後,她的變化就像50年代的大躍進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BEFORE

1999~2006

剛剛進入這豪華婚姻的鄧文迪花了七年的工夫也沒搞清楚自己要穿什麼。華裔時髦女人無論是與自己的原籍國還是與所在國都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時間差,一時間她既不屬於那裡也不屬於這裡。「中國紅」就像是一個坎,每個人都要逾越,而這個顏色實際上最不適合黃皮膚,像靳羽西這一輩的美籍華人就把中國紅與黑色搭配成一個「中國時尚」標籤,後來再放到鄧文迪身上,就像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或者在這七年裡,鄧文迪的重心不在表現自己,而是在於要鞏固她的這段婚姻,事實上,她在這兩年生育兩個女兒,或者也是她沒有在著裝上使勁的原因。

2007-2013

2007

2007年鄧文迪的變化是十分明顯的,首先她不再在自己的身上畫中國圖騰了,而是開始穿上了雞尾酒禮裙,並且從印染波希米亞、簡潔的希臘風格等等做各種嘗試,甚至在不規則的設計上也有涉獵,從這一年開始,鄧文迪要變身了!

2008

這一年鄧文迪在時裝上的嘗試是如此的大膽,甚至穿上了難以駕馭的設計師作品,大膽嘗試各種風格,在踏上紅地毯時,那種不知所措的畏縮感也不見了,對於長短禮服和場合的契和度上的拿捏越來越得心應手,只是截然不同的風格的嘗試,使她只好靠著那張面孔和不變的長捲髮保持識別度。

2009

這一年,鄧文迪穿得就像一個有錢的女人一樣的名副其實,反光絲綢面料和長手套的機車造型等等看來,她的確擺脫了打拼型的中國女人「在紐約」的泥土氣,全身上下散發著闊太太的氣息。保持完好的身段功不可沒,展露默多克太太的自信也得心應手。還沒有那種後來人們給她定義的「氣場」出現,也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她的風格是什麼。

2010

很明顯,這一年鄧文迪好幾次嘗試得最多的是不規則款式,這一年也是單斜肩遍布全球紅地毯的一年,仿佛她在這個時候一把抓住了大家都在追趕的時尚,並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來,好像要把不規則這件事進行到底,好向人確定她對時尚並非沒有感覺。確實,這一系列打破平衡感的裁剪讓她的時尚度提高了很多。只是她總是沒有辦法捕捉到一個時尚觀點,讓自己像乘坐四匹馬車那樣順順噹噹地走下去,並不是所有的斜肩都能讓人看起來時尚感備增啊。

2011

2011年鄧文迪好像突然曝光增加了,她禮服也令人眼花繚亂起來。先是明亮的ONE PEACE裙裝使她整體變得青春起來,其中不得不提到她開始挑選一些設計感極強的款式。但是她好像在穿著是永遠下不了決心的,一會兒用簡潔的明亮色短裝,一會兒用複雜的復古蕾絲和雕花天鵝絨。在你看著她好像要衝進了21世紀的時尚前排的時候,她突然又用一襲棗紅色的禮裙領你回到上個世紀。

2012

鄧文迪在這一年最明顯的轉變是,她坐在時裝發布會的前排,毗鄰時尚界的女魔頭安娜·溫圖爾,她在很努力地學習時尚這件事,要知道這也是一項值得一試的社交投資。她的衣櫥里添進許多之前提到的新晉年輕設計師品牌,最主要的成果是,她做了一系列撞色的嘗試,而且顯得年輕活潑起來。但著裝是多麼細微地、準確地反映著一個人的內心,生活經驗是形成審美的關鍵。這位始終不能擺脫「拜金」頭銜的太太,總是無法割捨那種鄉鎮婦女的偏好,不期然的鄧文迪又會以一襲印染的或者鑲著金色條紋的裙裝,把我們拉回到她的現實里去,看來時尚還是不能偽裝。

2013

文迪用了「TIGER」這樣的詞,但是肯定「氣場」的是「POWERFUL」,可見儘管媒體稱她為「女商人」,但她從頭到尾只有一項成就:嫁給默多克。但此時當下,已經有媒體稱她為默多克的「EX-WIFE」了。不曉得算不算是因為意識到這種缺失,鄧文迪除了嘗試做電影製片回到公眾視野以為自己爭取一個獨立的頭銜之外,她還穿上了時尚雜誌指導的「POWER SUIT」,而且還是用她一貫的方法:一而再、再而三。

結束語

2011迪與默多克一起上央視的《對話》節目,主持人問:「你從小有想要嫁給百萬富翁嗎?」鄧文迪回答「我覺得(之所以能和默多克有緣)和好的教育分不開。」所以,在鄧文迪傳奇的人生裡頭,回應了那條公益廣告語「知識改變命運」。但耶魯大學的MBA文憑,到此為止,不過是鄧文迪身上的一件華麗首飾而已。事實是,應驗在鄧文迪身上的應該是「嫁人改變命運」。在她時尚的大躍進過程中,一方面是一個華裔富太太不斷融入名利場主流的過程,一方面或者是她不斷地找回自己的努力。不管哪一種揣測,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鄧文迪面孔上的那種「悍婦」印象越來越令人深刻,而她的髮型似乎總是沒有辦法跟著她向著時尚往前多邁一步,年代、身世的背景、生活經驗已經形成了她的氣質,即使她穿遍所有的最新款,她那種天生的苦大仇深神情總是給人機關算盡的感覺,僅是這一點,她無論如何也是與優雅沾不上邊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南都娛樂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