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海外黨媒多維網:習近平立權威 中國現三大變化

——穆岸:中國三大變化,習近平權威確立展真容

十八大被公認是中國的新拐點,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它迎來了一個具有強勢家庭背景和獨特成長經歷的最高領導人——中共第五代「掌門人」習近平。外界普遍認為他的上台必當引起中國發生巨大變化,而且極有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西方獨霸的國際政治格局產生影響。

如今事實證明,在習近平上台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中國社會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卻存在著不少人對習近平的權威產生了種種質疑。面對這些疑問,筆者從十八後中國社會呈現出的種種變化,抽象出「中共黨內」、「中國網絡」、「外交」三大層面,用以解讀習近平執政權威的真實面容。

吏治整黨:坐鎮河北「批鬥會」展政治權威

近日媒體的熱點話題無疑是習近平到河北參加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議的消息,習強調「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解決黨內矛盾的有力武器,在河北官場掀起了一場「批鬥風」,他此舉也被外界譽為親自坐鎮「批鬥會」。

值得關注的是,「批評與自我批評」是1945年中共七大時提出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另外兩個是「理論聯繫實際」和「密切聯繫群眾」,同時「批評與自我批評」也是毛澤東時代治黨的「兩大法寶」。雖然這個「批評與自我批評」意在糾正黨內錯誤、完善自我,但由於在毛後期,歷次政治運動在運用這個「法寶」時,帶有不光明的政治利用因素導致了這種方法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後來這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也逐漸被中共忽視,到了改革開放後,黨內教育活動也就變成了走過場。在這種背景下,習近平再次強勢提出「批評與自我批評」教育背後的意義並非一般。

實際上,在建黨92周年前夕,習近平就在中共政治局上罕見地從6月22日至25日連續舉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會」。有評論認為,這不僅打破了中共領導層傳統的「高高在上發指示」刻板印象,也更加明晰地展示出習近平的治黨思路。聯繫到,習近平上台後不久提出「改進作風」的八項規定,隨後啟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及政治局連續四天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會」,都顯示他試圖通過恢復中共的「優良作風」。而他的這些舉動也是治黨整風的突破口。很顯然,習近平如今很清楚中共打江山時形成的「優良作風」,並沒有經受住坐江山的考驗。建國60多年來,中共黨內腐化風盛行,尤其是地方官員對上敷衍對下欺壓的現象引起了民眾極大的不滿。在長期執政所享有的各種資源和利益的誘惑下,曾經給中共帶來巨大成功的「三大優良作風」自然也被逐漸消磨殆盡。因此,習近平在反腐整風之際提出這些政治策略——整頓「吏治」,無疑他也是在為自己的下一步計劃打造一個強有力的官僚群體。

這一行動,對應習近平執政之初,外界的質疑聲則是一個巧妙的回應。首先,從他對毛政治的利用來看,中共依舊許久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強勢政治人物。在不到一年的新政時間裡,從習近平新南巡,到離開「金鑾殿」——中南海坐鎮河北,開展真刀真槍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會議」,這都顯示了他並非外界所認為的那樣,被高層不同權力派系所左右,而是一直在背後有條不紊地展露自己的政治權威。其次,從習近平上台後的種種政策可以看出,他當下的努力是想改變中共官僚體系里長期存在的假、大、空的局面,他想摧毀此前能力不堪的官僚群體,用一個真正強大實幹的領導群體取而代之。因為,也只有這樣才能長期維護自己的政治權威。

緊抓網絡社會:清理了思想污染也製造了輿論不滿

一個政黨即便其全體成員都是最優秀的理性人,並且遵循鐵血一樣的紀律,如果沒有大眾群體的支持依然難以獲得統治的合法權,這個邏輯中共自然也不可避免。所以,大眾的口碑對於執政者也是至關重要的,而對大眾的高度關注對任何執政黨來說都是一件高成本的問題。想積累出好的口碑,靠自下而上的服務自然是眾口難調,其實在國家作為一種新型文明誕生的同時,就催生出了一種監管大眾口碑的執政宣傳部門。這個部門採用自上而下,控制輿論導向的方法,用以緩解執政者對底層人民眾口難調的尷尬。他們的工作中心就是找到一個符合大眾的、正義的、具有強烈責任感的價值觀來(譬如愛國主義),後來出現一位有名的政治學者給這種被成功塑造的價值觀取名為「意識形態」。

由此,意識形態被政客們當做自己執政靈魂一般重視。上月中旬,習近平發表被外界稱為「8·19」的重要講話,明確強調了「意思形態」工作極端重要,就此也展露了自己「政治魂魄」。

其實,早在習上任初期,所謂的「南方周末事件」就已經預示了這場意識形態爭奪戰打響了。簡單地來說,在中國未來的道路發展問題上,不管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兩撥人:左派和右派。左派是崇尚中國模式、國家主義,強調平等,認為個人應服從國家利益,他們趨於改良體制;而右派則是崇尚自由主義、普世價值,強調自由,提倡個人權利優先國家權力,因為直接挑戰到了國家權力,他們更多地被人稱為改革派。而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中國如何達到社會主義目標的路線上,左派對西方體制具有強烈不滿的情懷;而右派則相對來說持有開放的態度。而這個問題夾雜到政治家的執政思想里,則變得更加稜角分明,譬如在毛時代基本認為資本主義國家就是全球惡霸,尤其是面對龐大的蘇聯解體後,中共這種宣傳思想更是不斷強調要嚴加防範西方的文化侵略,保護兒童不被西方價值觀「和平演變」。這種思想強勢傳播的年代,正是現下這位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價值觀初建的年少時代。

從這個背景來看,自「南周事件」後,由官媒親自操刀的「反憲政」自然也是這種思想的衍生品,當官媒、黨媒齊轉槍口對準那些西方、普世價值、宇宙真理的時候。人們自然把帶有保守色彩——「左」的帽子扣在了習近平這個最高執政者的頭上。但由於習上台後就開展了一場效仿中共改革鼻祖鄧小平的一場南巡活動,仍有不少改革派認為這只是習執政之初,改革的阻力而已,他們覬覦著習的真實路線。直到表明習近平真意的「8·19講話」發表以來,更多的人相信習是一個真正的政治左派。有外媒認為,他可能不僅操刀了「七不講」,還間接地製造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網絡抓謠」的活動。

為了響應習近平「8·19意識形態講話」,主抓宣傳口的相關部門就把目光索向了頗受草根大眾喜愛的「網絡平台」,而因編寫方便、傳播便捷且監管寬鬆,廣受網友的擁護「微博」工具也成了這次治理「抓謠」的主要工作。其實,自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線以來,社交媒體迅速發展成為中國的主要新聞來源和導火線,自然也是塑造「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工具,而這就使得北京方面數次加大網際網路審查力度。社交媒體的興起也迫使中共宣傳部門採取防禦姿態。過去的網絡監管舉措包括推動所有微博用戶實行實名制,以及建立資訊安全事故報告制度,而最近的打擊行動似乎主要針對擁有眾多粉絲並對輿論具有潛在巨大影響力的社交媒體用戶。

有微博大V之稱的薛蠻子就是一個佐證,值得注意的是,薛蠻子雖然是因「嫖娼罪」被抓,但那些具有較高政治敏感度的專業人士還是將此事與近日官方抓謠的行動聯繫在了一起,認為這是中共相關部門在借薛蠻子嫖娼行為旁敲側擊與薛身份相似的微博大V群體。而之所以要打擊這幫群體是因為他們在網絡上擁有著三千萬的粉絲群,這種號召力賦予了這些大V不容小覷的網絡話語權,而且這種現象對中共的宣傳工作產生過極大的壓力。但是,這次行動,除了抓捕那些惡意傳謠的網絡不法分子外,此前那些針對曝光貪官行跡活躍在網絡上「網絡知名爆料人」也因涉嫌傳播謠言而被拘留。譬如,曝光被網民譽為「表叔」的陝西安監局長楊達才的網友「花總丟了金箍棒」;以及專門揭發醜聞而被譽為「公民記者」的周祿寶。

這些年來,在眾多的反腐案件中,均可以看到微博的身影。微博反腐,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最新的反腐方式。據統計,截至目前,僅在新浪微博上開通的以「反腐」為名或主題的微博就超過800個,2011年微博反腐事件,發現除個人在微博上揭露身邊腐敗行為外,黨政機關、公安司法機關也紛紛加入微博反腐的隊伍。現在,在「打擊網絡謠言」之際,出現這種現象,不免讓人寒心恐慌。而這其中是否有相關部門,利用高層政策肆意報復網民也不得而知。中共旗下報紙《環球時報》(Global Times)總編輯胡錫進也公開表示,不能完全排除官方是在通過抓嫖娼「整」薛蠻子,以警告其他「熱衷政治對抗的人士」。這種思想與官方不斷抓捕那些「因言獲罪」網民的行動相呼應,很快在社會上就造成了一種現代派「網絡文字獄」的緊張感。

不管現實是什麼,在官方進行「抓謠打V」的同時,一方面,官方媒體高調宣傳這些網絡謠言害人、害社會、害國家,並通過一系列報導和評論員文章為其背書,呼籲加強對社交媒體傳播信息的監管,尤其是微博名人發布的信息。另一方面,體制外的輿論卻將官方「抓謠打V」的行動視為一種震懾網民話語權的運動。這個思路,雖然清理了網絡的思想污染,卻也製造了又一波的輿論不滿。而真相和現實之間到底有多遠,也需要這位領導人再好好斟酌一番。

外交:主打「經濟牌」開拓國際市場,中國是否雄霸天下

其實完整的政治權威不僅是在國內「威風」一般,還要在國際話語權上占領一席之地。從習近平這一年的表現來看,主打「經濟牌」就是習近平奪得國際話語權的主要手段。

不過這場行動,作為國家總理的李克強的角色也不容忽視。除了,近日來由李克強主打的「上海自貿區」設立,讓筆者記憶猶新的還有,今年5月上旬國務院的電視講話,李克強對「簡政放權」的竭力強調。看得出來,在「管錢」這一方面,李克強對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利益群體」的態度是毫不客氣。但是根據中共政治史上的那些「灰色」實例,要推動利益群體卻非易事,李克強能有如此大的底氣,作為「黨內老大」的習近平必當給了絕對的後台支持。

很明顯,國家的經濟乃是外交實力的最大保障。有了李克強在後台開足馬力,習近平在外交上的發揮自然也遊刃有餘。從習近平和李克強的外交訪問可見,他們的重點也多以經濟合作足遍全球。2013年3月22日起,習近平以國家主席身份首訪俄羅斯和非洲的坦尚尼亞、南非、剛果(布)三國,並將在南非出席「金磚五國」領導人峰會。而這其中「非洲」的角色不容忽視,因為中國和非洲的貿易額非常大,有數據顯示,僅一年的時間中非兩國貿易就達到了兩千億美元。不過,在這場雙邊貿易中,中國的順差很大,這是得不償失的外交政策。可是事實,雖然現在非洲是落後的,但是由於其資源的潛力,非洲以後的發展不容小覷,且同時它也是被美國外交上忽略的地方,中共領導人從「非」入手也不完全沒有道理。

習近平外訪結束後,四月底五月初,李克強以國家總理身份訪問俄羅斯、匈牙利、比利時和歐盟總部。除了「梅普」會晤,受到國內外輿論高度關注,李克強每到一個國家開展的經濟對話也是他外訪的重點。李克強8天的行程,橫跨了歐亞大陸;環環相扣的50多場活動,共簽署了約40項政府間和企業間合作協議,涵蓋基礎設施建設、經貿、能源、創新、高科技、金融、城鎮化和地方合作等領域,很明顯李克強以「談生意」的形式出訪,不僅顯得更加務實也為中國未來十年帶來不少賺錢的機會。

比起李克強的務實,習近平最近一次出訪中亞四國,開展的「新絲綢之路」計劃也為中國經濟錦上添花。有評論認為,習近平此訪將通過雙邊和多邊「雙渠道」深化提升中國同中亞國家的戰略合作。這次習近平還出席了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一個強大的經濟基礎必然給了這個新人足夠的底氣,目前可見,習李走的一條主打「經濟牌」外交路線,而結合他在國內網絡上對「意識形態」做出的努力,他想在國際領域贏得輿論陣地的目的也不言而喻。可能,在他看來,這是自己內心強烈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從夢想照進現實的必經之路。

綜上,從吏治、網絡和外交這三大領域的變化,習近平的政治意圖步步顯露,他的種種作為完全凌駕於左、右至上,而且目前展露出來的官方活動上,他的話語權也被得到了絕對的重視,他以絕對的政治權威掌握著中國的未來。但是他到底能走多遠,會帶領中國走向何處,這是個只有時間才知道的答案。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海外黨媒多維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