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黨媒:酷刑逼供在中國不罕見 學者:周不倒 嚴打姦殺冤案不會翻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者夏明說,冤案發生在1996那輪「嚴打」運動中:「96年那次是僅次於83年的最強(暴)的一次嚴打……在掃黑的旗號下,進行大規模的逮捕和槍決。」不打倒周永康,呼格吉勒圖冤案也許就得不到昭雪:「今天呼格吉勒圖案能夠平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中共在周永康倒台以後,對維穩、嚴打體系實行的某種鬆動……如果沒有周永康倒台,恐怕這個事件不會平反、不會得到討論。」

圖片:針對內蒙呼格吉勒圖冤案,《中國日報》指出,「使用酷刑逼取供詞的現象在中國並不罕見」。圖為呼格吉勒圖的父母在其墳前痛哭。(騰訊視頻截圖)

針對最近曝光的內蒙呼格吉勒圖冤案,16號的黨媒《中國日報》指出,像呼格吉勒圖案這樣的使用酷刑逼取供詞的現象在中國並不罕見。

1996年4月的一天,呼和浩特市一女廁內發生一起強姦殺人案。前往報案的捲菸廠工人呼格吉勒圖反被認定為兇手。兩個月後,剛滿18歲的呼格吉勒圖被執行死刑。2005年,真正的兇嫌趙志紅落網,交代了將近10年前女廁內強姦殺人案系他所犯。內蒙檢方遂對趙志紅進行追加起訴。

此案曝光後,所有中國人,所有有良知的人,無不為之震驚。當呼格吉勒圖天真的遺像反覆在電視畫面出現的時候,人們的悲憫迅速化為憤怒。

官方英文報紙《中國日報》有關「使用酷刑逼取供詞的現象在中國並不罕見」的觀察並不令人驚詫,但是一個官方媒體能夠承認這一點,就算是一個進步了。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者夏明在回顧呼格吉勒圖案產生的背景時說,冤案發生在1996那輪「嚴打」運動中:

「96年那次是僅次於83年的最強(暴)的一次嚴打……在掃黑的旗號下,進行大規模的逮捕和槍決。」

夏教授說,不打倒周永康,呼格吉勒圖冤案也許就得不到昭雪:

「今天呼格吉勒圖案能夠平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中共在周永康倒台以後,對維穩、嚴打體系實行的某種鬆動……如果沒有周永康倒台,恐怕這個事件不會平反、不會得到討論。」

北京律師陳建剛抨擊中國的司法制度長期喪失自我糾錯能力:

「這個體制是一個產生冤假錯案、將錯就錯的體制……保護一部分人的利益,以及天下人都來關注這件事(所造成的後果)-- 這兩種情況那個損害更大的時候,他們(指司法當局)有可能會選擇損害更小的那種--將冤案平反。」

法新社援引法律專家的話說,「中國執政黨的領導人承諾加強有中國特色的法治。這種提法與其說意味著司法的獨立,倒不如說意味著中央對法庭更大的控制。」

陳建剛律師說,在當前中國的政治制度下難以實現真正的司法獨立:

「司法獨立是民主政治的產物,不是專政體制下的產物。」

夏明教授也說:

「中共當局認為他們能夠治理人民,也能夠代表人民。他們的治理當然是用無產階級專政的方式,同時也用一些民粹主義方式--反腐。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不認為司法會真正地獨立。」

法新社援引專家和分析人士的話說,「中國政府想以呼格吉勒圖案向全國警方和法庭發出一個信息,斷案必須依靠證據,而不是依靠逼供信。」

(記者:楊家岱    責編:嘉華)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