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韓戰出征前粟裕林彪誰是真病

——中國人民志願軍主帥任命的曲折內幕

作者:

在中共驍勇善戰的眾多將帥中,有幾人身體欠佳,如林彪粟裕徐向前朝鮮戰爭初期,粟裕因為身體原因,最終未能擔任志願軍總司令,而林彪為什麼最終未能領兵出征?對此,學界和當事人回憶主要存在以下4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確實有病,不能出征;第二,託病推辭,不願出征;第三,貪生怕死,不敢出征;第四,珍惜名望,不想出征。其中,第二、第四兩種說法較多。本文摘自2015年第6期《紅岩春秋》,作者高廣景,原題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主帥任命的曲折內幕》。

粟裕與林彪拼圖

任命主帥是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戰略決策的重要環節。由誰出任主帥一直是出國作戰前中央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在當時,首先考慮的是粟裕,其次是林彪,最終決定讓彭德懷掛帥出征。梳理主帥任命的歷史過程,能夠從一個側面了解中共出兵朝鮮的決策過程。

「以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金日成軍隊南下。但美國很快出兵朝鮮。此時,中共中央對朝鮮戰局的發展作出兩種判斷。一是北韓軍隊繼續順利向南推進,驅逐美國軍隊,殲滅南韓軍隊,占領全朝鮮,結束戰爭;二是美國迅速向朝鮮投入部隊,阻止北韓軍隊南進,戰局呈僵持狀態。中共中央認為,無論出現哪種情況,中國都應有所準備。出現第1種情況,中國則「備而不用」。出現第2種情況,中國則「應該很快地積極準備」。

1950年7月7日,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提議,主持召開保衛國防問題會議,研究保衛國防、組建東北邊防軍問題。同日,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將會議決議報告毛澤東,提出「以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毛澤東當日批覆表示同意。10日,周恩來主持召開第二次保衛國防會議。13日,根據以上兩次會議精神,中央軍委正式形成《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當天得到毛澤東批准。《決定》對粟裕擬任職務予以重申。

其實,在保衛國防會議召開的前一天,毛澤東就已致電粟裕並告陳毅饒漱石,要求粟裕於7月18日到北京接受重要任務。這時粟裕身體狀況不好,高血壓、腸胃病、美尼爾氏綜合症時常折磨著他。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恐怕頂不下來,耽誤大事,粟裕致電毛澤東,提出是不是可以考慮另外的同志。毛澤東仍堅持要粟裕去。7月10日,毛澤東復電粟裕並告陳毅、饒漱石,讓他養病緩來,但仍希望他於8月上旬來京。毛澤東之所以如此回電,主要是因為部隊的調動部署需要1個月左右,到8月上旬結束,粟裕到時領受任務還來得及。

7月14日,粟裕舊病復發,難以堅持工作,經中央軍委、華東局批准,到青島療養。17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電報,要求粟裕於8月上旬報告身體情況,指出如病重則繼續在青島休養,不要來京,如病已愈則盼來京。由於病情加重,半個月後,粟裕按照要求向毛澤東如實報告了病情。8月1日,他托到青島的羅瑞卿帶信給毛澤東。信中說,病情未見好轉,但「又因新任務(指韓戰)在即」,「心中甚是焦慮,以致愈加不能定心休息」。8月8日,毛澤東回信說,「目前新任務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養,直至病癒。」

毛澤東這封回信的語氣和上兩封電報的語氣明顯不同。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這時金日成軍已占領朝鮮南部90%以上的地區和92%以上的人口,美軍和南韓軍被壓縮至僅有1萬平方公里的地域。戰爭局勢有利於金日成軍,中國不急於出兵;第二,為了統籌部隊集結後的指揮和後勤保障問題,東北邊防軍實現了統一指揮,邊防軍指揮機構的成立時間可稍稍推遲。7月22日,周恩來與聶榮臻聯名向毛澤東提議,邊防軍先歸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指揮並統一一切供應,將來粟裕、蕭勁光、蕭華去後,再成立邊防軍司令部。第2天,毛澤東批示予以同意。

8月下旬,粟裕由青島轉往無錫療養,9月初又經上海南京家中療養。直到10月初中央決定志願軍出兵之時,他一直在養病。

那麼,粟裕沒有掛帥出征,是託病請辭,還是病情突然加重、不能赴任呢?綜合各種材料來看,後者的可能性較大。

第一,粟裕確實有病,不能正常工作。粟裕一生6次負傷。戰傷的後遺症和過度的緊張勞累使他患有多種病症。據他本人回憶,在淮海戰役期間,他曾7晝夜沒有睡覺,後來引發了美尼爾氏綜合症,仍帶病指揮。戰役結束後,病情加重,連七屆二中全會也沒有參加。中共建政後,粟裕身體並不好,但占領台灣和華東方面的軍事重任在肩,仍然堅持工作。1950年7月中旬,粟裕舊病復發,不僅無法堅持工作,甚至左右環視都困難,吃飯時要把飯菜擺在正面一條直線上。12月,粟裕由夫人楚青陪同去蘇聯治病,經過1個月的初步檢查,診斷為長期過度緊張、疲勞、受傷次數過多(且有2次傷及腦神經),致造成經常頭疼,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休養。經過手術和療養,到1951年8月,身體才基本痊癒。

第二,粟裕對出兵朝鮮有所準備。據《粟裕傳》記載,粟裕接到新任務後立即著手準備工作,要華東軍區司令部選配作戰的參謀、通信班子,要華東空軍的蔣天然調查研究美軍的飛機數量和作戰能力,並向中央軍委建議增調原準備用於攻台作戰的3野第9兵團參戰。他說:「毛主席一定要我去,我就不能推辭了,我還是要去。」

第三,中共中央為粟裕配備了得力的左膀右臂。中央軍委《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在確定粟裕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同時,任命蕭勁光為副司令員,蕭華為副政治委員。這充分體現了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深思熟慮和知人善任。蕭勁光既是毛澤東極度信任的將領,又是粟裕的老相識、老朋友。國共內戰中,蕭勁光歷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第一參謀長、東北軍區副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1兵團司令員、第4野戰軍第12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從職務上看,長期是林彪的助手。蕭華是蕭勁光的老搭檔,兩人共事很久,關係很融洽。在選邊防軍副司令員的問題上,毛澤東理應考慮到以下4個因素。首先,此人必須來自4野,因為4野占東北邊防軍的絕大多數;其次,此人在4野應有足夠的威望,能夠協助粟裕壓得住4野的「驕兵悍將」;再次,此人應是毛澤東極為信任的人;最後,此人與粟裕要有良好的關係。仔細分析,蕭勁光就成為最合適的人選了。從這3人的搭配上可以看出,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對邊防軍指揮機構的設置經過了精心的考慮。

林彪「是比彭德懷要適當的人選」

中央決定成立東北邊防軍後,林彪積極參與東北邊防軍的組建工作,在用人問題上提出寶貴意見。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何時把林彪納入志願軍主帥人選的呢?根據目前公布的資料推斷,時間應該在1950年8月底至9月初。8月30日,高崗通過朝鮮方面傳來的消息和我方外交人員送來的情報寫出《朝鮮戰線情況報告》,並報送毛澤東。《報告》「建議指揮部隊的統帥與專門人才早日來東北,以便作充分準備」。毛澤東於9月3日覆信高崗,「林、粟均病,兩蕭此間有工作,暫時均不能來,幾個月後則有可能,估計時間是有的。」這說明,除粟裕之外,毛澤東在主帥人選中已把林彪作為一個重要考慮對象。

此時作出換人考慮固然與粟裕的身體狀況有關,但毛澤東和中共中央考慮更多的應該是朝鮮戰局的發展。

8月初,金日成軍勝利進軍時,毛澤東就估計到,美國不會善罷甘休,而且很可能會從朝鮮腹背發動登陸作戰並擴大戰爭。毛澤東認為,如果美軍得勝,就會得意,就會威脅我國。因此,對朝鮮不能不幫,時機當然還要適當選擇,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此時,他明確提出,邊防軍8月內可能沒有作戰任務,但應準備於9月上旬能作戰,並要求各部與本月內完成一切準備工作,待命出動作戰。

但邊防軍裝備急需大量補充,編制有待調整,8月底完成一切準備工作,困難很大。15日,高崗向毛澤東致電反映了這一情況。18日,毛澤東致電高崗,將邊防軍訓練和其他工作的完成時間延長至9月底。然而,8月底金日成軍進攻釜山受阻,加之,美軍在釜山已構築堅固的防禦,很可能抽調機動的部隊對金日成軍實施反擊。為應對時局的變化,中共中央一方面對朝鮮戰局作出長期化判斷,一方面要求軍委集中12個軍以便機動,來應對可能到來的戰爭。按照中央預先的第二種判斷,韓戰長期化局面的出現促使中央很快地積極準備。因為這種準備即將成為現實。

在「這種準備即將成為現實」的情況下,任命主帥成為擺在中共中央面前的一個較為緊迫的問題。據時任總參作戰部參謀王亞志回憶,在當時的中共將領中,能指揮多兵團協同作戰的有6人,即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粟裕和陳賡。那麼,粟裕之外,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為什麼這時只把林彪加入考慮對象呢?

第一,林彪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戰功頗為顯著。抗日戰爭結束後,林彪率領大軍馳騁在東北戰場上,率領部隊人數一度達到70餘萬人(不含軍區部隊);占領東北後,領兵揮師關內,參與指揮平津戰役;平津戰役結束後,又進軍南下。到1950年1月,其所指揮的中南軍區即第4野戰軍部隊已達150萬人(含軍區部隊)。他指揮的部隊足跡踏遍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京、湖北、雲南、海南等14個省、市、自治區,所取得的戰績較為顯赫。第4野戰軍在國共內戰時期和中共建政初期,創建了鞏固的東北根據地,舉行了遼瀋、平津、衡寶、廣東等戰役,先後消滅衛立煌、傅作義、白崇禧、余漢謀4個集團以及其他部隊,占領東北全境、華南一部和中南廣大地區,共殲滅國軍188萬餘人,消滅土匪135萬餘人,兩者合計為323萬餘人。林彪高超的指揮藝術深得毛澤東的賞識,毛澤東曾說他打仗的特點是又狠又刁。

第二,朝鮮北部所在的緯度與東北大體相近,兩地氣候、地形、風俗人情也有許多相近之處。林彪曾在東北指揮作戰,深諳東北的氣候、地形、風俗人情,一旦出兵朝鮮,應該能很快適應朝鮮戰場環境。與其他5個將領相比,這是林彪的優勢。

第三,東北邊防軍由4野的第38、第39、第40、第42共4個軍及3個炮兵師共25.5萬人組成。雖然後來調第9兵團部隊北上至山東津浦鐵路沿線整訓,作為邊防軍的二線部隊。調第19兵團部隊至隴海鐵路沿線機動位置,作為三線部隊。但先前調遣的4野部隊處於一線位置,隨時待命出征。毛澤東一貫要求部隊作戰要慎重初戰,以求旗開得勝。這與林彪的指揮方式和性格很相符,由林彪率領自己指揮的部隊出戰,勝算的可能性較大。

除以上原因外,林彪生於1907年12月,當時只有43歲,在6位將領中年齡最小。因此,後來鄧小平在談到林彪時說,「按說他是比彭德懷要適當的人選。」毛澤東曾與周恩來等中央書記處領導成員商量過,準備由林彪帶兵出征,但中央並未將這一消息正式傳達給林彪。

林彪此時也心領神會。9月7日,時任中國駐朝鮮大使館一等參贊柴成文(即柴軍武)緊急應召回京,帶回與倪志亮大使商定的《匯報提綱》,8日向聶榮臻匯報朝鮮局勢。《匯報提綱》對韓戰發展趨勢作出評估,認為一方面金日成軍同敵軍已形成對峙狀態,難以再進;另一方面金日成軍在3面環海的一個狹長半島上作戰,既無制海權,又無制空權,長期下去,十分不利。《匯報提綱》估計美軍可能會在仁川或其他地區登陸。因事關重大,聶榮臻當天把《匯報提綱》呈送毛澤東。毛澤東閱後批示,讓周恩來約柴成文一談。8日夜,周恩來聽取柴成文匯報朝鮮戰場態勢和朝鮮後方有關情況。鑑於駐朝使館反映的情況十分重要,周恩來指示軍委辦公廳將這份材料送林彪一閱,並指示柴成文直接向林彪匯報一次。柴成文在匯報時感到林彪已看過提綱。這說明林彪很關心朝鮮戰況。

在這之前的8月31日,鄧華、洪學智、解方3名指揮員聯名給林彪寫了一封長信。這封信分析了雙方力量的對比、志願軍參戰時機、朝鮮半島地形對志願軍的運動和後勤運輸造成的困難。信中不僅預見到朝鮮戰局可能出現逆轉,而且指出美軍在平壤或漢城附近登陸的可能。

林彪一邊聽匯報,了解戰局,一邊做帶兵出征的準備。美軍仁川登陸後,林彪把4野2局(技術偵查局)局長彭富久和政委錢江從武漢緊急召到北京,向他們交代:韓戰很緊張,「中央正在研究出兵援朝問題,可能要我去朝鮮」。同時,林彪要求他們以4野2局為主組建1支技術偵查隊伍,準備隨他赴朝工作,並囑咐道:「此事中央正在討論中,要做好準備,但暫不要對別人講。」

美軍仁川登陸後,林彪對出兵朝鮮的態度變得謹慎起來。據有的紀實文章記述,9月下旬,林彪曾就中國派兵入朝參戰問題與毛澤東做過一次談話,認為在敵我雙方武器裝備極為懸殊的條件下,如貿然出兵,必將引火燒身,後果不堪設想。以後的幾天毛澤東找林彪又談了這個問題。這一材料的出處不明,尚不能作為毛林談話的直接證據。但毛澤東與林彪之間就韓戰局勢及出兵援朝問題有過談話的可能性較大,具體內容不得而知,有待於史料的進一步挖掘。

那麼,林彪為什麼最終未能領兵出征呢?對此,學界和當事人回憶主要存在以下4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確實有病,不能出征;第二,託病推辭,不願出征;第三,貪生怕死,不敢出征;第四,珍惜名望,不想出征。其中,第二、第四兩種說法較多。這些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又得不到確證。

「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美軍仁川登陸後,朝鮮戰局急轉直下。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韓軍對金日成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於1950年9月28日攻占漢城,29日進至「三八線」附近。

為應對危局,28日,朝鮮勞動黨認為由於金日成軍未能撤回,北方軍力空虛,一旦美軍越過「三八線」,北韓將無力抵抗。因此,政治局一致同意向蘇聯和中國請求直接軍事援助。會議一致通過以金日成和朴憲永名義聯名向史達林的求助信。30日,朴憲永向蘇聯駐朝大使面交了求助信。10月1日,史達林閱信後致電蘇聯駐華大使,要求他轉告毛澤東或周恩來,建議中國出兵。當日,金日成、朴憲永聯名致信毛澤東,請求給予他們「以特別的援助,即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極盼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金日成當即派特使朴一禹帶著信件來到北京。

10月1日中午,毛澤東收閱蘇朝兩國來信,聽取朴一禹介紹朝鮮戰況。隨後,毛澤東臨時召集書記處領導人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緊急開會,討論對策。2日凌晨2點,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給高崗、鄧華的電報,作出3項決策:一是讓高崗接電後即刻到京開會;二是由鄧華命令邊防軍提前結束準備工作,隨時待命出征;三是讓鄧華將部隊準備情況及是否可以立即出動即行電告中央。由此可以看出,此時出兵作戰已如弦上之箭。

危急時刻,志願軍主帥人選再次成為擺在中央面前的突出問題。2日下午,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朝鮮戰局和中國出兵援朝問題。毛澤東認為出兵已是萬分火急,但會上多數人不贊成出兵。會議決定10月4日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出兵作戰問題。同時,毛澤東要周恩來派飛機到西安,接彭德懷到京參會。由此推斷,可能就在這次會議上,中央放棄了讓林彪赴朝作戰的想法,臨時改派彭德懷帶兵出戰。

這一推斷也可從彭德懷到京參會的過程看出來。10月3日,華北因天氣不好,不宜飛機航行。接彭德懷的飛機4日上午才由北京起飛。當時,彭德懷正在西北軍政委員會辦公室內埋頭審閱西北地區3年經濟恢復計劃,準備赴京向中央匯報。中央派來的2名幹部進來報告說:「毛主席請您立即去北京開會。」彭德懷一愣,問:「我已接到北京的電話,是原先通知的匯報會嗎?」來人回答說:「不清楚。周恩來交代說,飛機一到西安,就馬上接彭老總來,一刻也不能耽誤,還要嚴格保密。」彭德懷儘管不知道開什麼會,還是叫秘書把西北地區各單位報來的經濟規劃方案、調查報告統統帶上。

到京後,彭德懷徑直來到中南海「豐澤園」,周恩來迎出來與之握手。進入頤年堂會議廳後,毛澤東首先發話:「你來得正好,美軍已開始越過『三八線』了,現在正在討論出兵援朝問題,請你準備談談你的看法。」彭德懷聽了幾個人的發言後,才知道會議對援助朝鮮有不同看法。彭德懷因不明情況,沒有發言。第二天上午,彭德懷來到毛澤東的辦公室。毛澤東讓他談談對出兵的看法。彭德懷說,「主席,昨天晚上我反覆考慮,贊成你出兵援朝的決策。」毛澤東問,「你看,出兵援朝誰掛帥合適?」彭德懷問,「中央不是已決定派林彪同志去嗎?」毛澤東談了林彪的情況後說,「我們的意見,這擔子,還得你來挑,你思想上沒這個準備吧?」彭德懷沉默片刻說,「我服從中央的決定。」毛澤東讓彭德懷在當日下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談談自己的看法。彭德懷在下午的會上作了支持出兵的發言。會議作出出兵朝鮮的戰略決策。

以上記述進一步證明,中央此時已決定讓彭德懷帶兵出征,而彭德懷感到有些突然,但慨然接受了中央的安排。

10月8日,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布關於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同時命令部隊立即準備完畢,待令出動。同日,彭德懷與高崗乘飛機到瀋陽,布置出兵援朝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毫無疑問,彭德懷對出兵朝鮮的態度是堅決的,但他內心也有一定的顧慮。從現有資料來看,顧慮的主要是武器裝備和敵之制空權問題。1955年2月,彭德懷同身邊工作人員談及抗美援朝時說,毛主席第1次徵求意見,我說:「蘇聯完全洗手,我們裝備差得很遠,只好讓朝鮮亡國,是很痛心的。」後派周總理、林彪赴蘇聯,蘇聯答應出槍、炮、彈,以出廠價格5折支援,但蘇不出動飛機。毛主席這時就以此為由又問我,「可不可以打,蘇聯是不是完全洗手?」我說:「這是半洗手,也可以打。」最後毛主席講:「即令打不過也好,他總是欠我們一筆帳,我什麼時候想打,就可以再打,否則,我們將來再想打,就無口可借了。」這幾句話,使彭德懷最後堅定了下來。

確實,武器裝備和空中掩護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央出兵援朝的進程。因為,這一問題既是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最重視的問題,也是影響軍方出兵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狀況可以從接下來發生一些史實中反映出來。

10月4日至5日,在頤年堂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多數人反對出兵,其理由除包括國內面臨的困難外,還包括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差和無制空權、制海權等。

6日,毛澤東在與蘇聯駐華大使羅申會談中表露出對空軍問題的「極其關注」。在毛澤東看來,出兵朝鮮必須要有空軍部隊,這是因為:第一,為了掩護派到朝鮮的中國地面部隊;第二,為了前線地區的作戰行動;第三,為了掩護中國重大的工業中心:上海、天津、北京、瀋陽(鞍山和撫順)。毛澤東認為,美國人首先將利用空中打擊來摧毀中國的工業中心,破壞經濟生活,毀壞交通幹線。毛澤東說,這種局面有可能會引起國內,首先是民族資產階級對中共政權的不滿情緒,並將中共政權置於十分困難的境地。毛澤東聲明說,中國政府本身沒有能力從空中對部隊和工業中心進行掩護,因此,必須有蘇聯提供的技術裝備。

9日上午,彭德懷和高崗在瀋陽召開志願軍軍以上幹部會議,宣布抗美援朝決定。各軍幹部考慮最多的還是空軍支援問題。在會議進行期間,彭德懷和高崗致電毛澤東,詢問我軍出國作戰時,軍委能派出多少戰鬥機和轟炸機掩護?何時能出動並由何人負責指揮?當時志願軍兵團的主要負責人建議,三兩月內新的裝備確有保證(尤其是空軍能夠出動),則可按原計劃進行。否則,推遲出動時間的意見是很值得考慮的。

11日,周恩來、林彪和史達林舉行會談,向史達林提出空軍掩護和武器裝備問題。史達林表示,可以滿足中國抗美援朝所需的飛機、大炮、坦克等軍事裝備,但蘇聯空軍未準備好,須等待2個月或2個半月才能出動。

12日,毛澤東收到史達林和周恩來關於11日會談情況的聯名電報後,決定召開政治局會議進行討論,命令部隊仍舊原地進行訓練,不要出動,同時召彭德懷、高崗來京會商。

13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中國出兵援朝問題。與會者一致認為,即使蘇聯不出空軍支援,在美軍越過「三八線」大舉北進的情況下,我們仍應出兵援朝不變。

緊接著,中方得知:蘇聯將只派空軍到中國境內駐防,2個月或2個月後也不準備進入朝鮮境內作戰。

17日,毛澤東再度召彭德懷、高崗進京,並延遲部隊出動時間。

18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研究出兵援朝問題。會上周恩來匯報同蘇聯領導人的會談情況,彭德懷匯報志願軍入朝準備情況。鑑於史達林雖不同意蘇聯空軍入朝掩護志願軍作戰,但畢竟答應給中國提供軍事援助。會議決定中國人民志願軍按預定計劃於19日入朝作戰。

19日傍晚,彭德懷帶著1名參謀、2名警衛和1部電台乘吉普車首先跨過鴨綠江,抵達朝鮮,拉開了韓戰的大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東方白

來源:紅岩春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