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劉源裸退:高風亮節背後的無奈

近日,網路熱傳中共軍中「紅人」劉源上將,已正式辭任總後勤部政委職務,無緣在新成立的軍紀委中出任要職,更不可能進入中央軍委任職。劉源在網路上流傳的「臨別稿」中說,「我堅決擁護中央軍委的決定,堅決服從習主席的安排,並預祝即將成立的軍委後勤保障部開局順利,改革成功」。

前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羅青長之子羅援少將,也在個人微博中公布署名劉源的《心中永存——向總後勤部告別》文字,並發表了題為《贊!一位共產黨員的忠誠告白——讀劉源政委「離職告別詞」有感》的文章,稱劉源是「春蠶到死絲方盡」,「在即將離開總後領導崗位時,仍然站好最後一班崗,以自己的言行給那些即將轉型的軍人們帶了一個好頭」。消息人士稱,儘管中共官方針對這份告別書還沒有正式回應,但劉源辭職消息可信。

劉源是劉少奇之子,據傳是揭發谷俊山等貪腐,催化掃除「軍中大老虎」的關鍵人物。他主動辭職,並高調宣示「當兵的來自百姓回歸百姓,天經地義。如今,我如釋重負、心情真是輕鬆愉快!」給人「無私無畏、無怨無悔」的大義懍然印象。但消息人士稱,劉源幾近「裸退」,並非像他所高唱的那樣「高風亮節、視死如歸」,和出自他本人真心實意,而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理由有二:

第一,劉源的仕途,與劉家的遭遇與聲譽、劉源的政治人格與資歷,和劉家與習家的關係有很大關聯。消息人士說,上世紀80年代末,當新興政治明星劉源晉升為河南省副省長,成為中管幹部時,不少中共大老擔心,劉少奇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給劉源留下慘痛記憶,有這種經歷的人很難說沒有報復心理。為此,中共內部形成不成文共識,凡父親在文革期間被迫害致死的幹部,原則上不能重用。於是,1992年風頭正健的劉源被從政界轉入軍界「冷藏」。

劉源被冷藏後,其母王光美為了兒子前途,打消黨內各大老顧慮,昧心地上演一齣「相逢一笑泯恩仇」鬧劇,出賣自己良心與死去的劉少奇。但劉家這套「口是心非」的表演,騙不了黨內大老的「火眼金睛」,仍一直把劉源排斥在中共權力核心之外。

2007年的中共17大上,同屬「共和國太子」的習近平入選政治局常委,成為「皇儲」,薄熙來也當選政治局委員,而劉源卻連個中央委員都沒混上。由於劉源在高幹子弟中聲望低,圈內普遍認為,用他執掌軍委或軍紀委大權,無異於中共自毀長城。所以,劉源出任軍紀委書記的方案,在中共四中全會上被「淹沒」。

與同是「紅二代」的張又俠相比,劉源不是在軍內一步步升上來的高級將領,沒有自己的嫡系勢力,也缺乏作戰經驗。被視為習近平「心腹大將」的張又俠,除了出身軍旅世家,有40多年軍隊閱歷,在成都軍區、北京軍區、瀋陽軍區和總後勤部、總裝備部任一把手,和曾在上世紀70、80年代參與中越邊境戰爭等資歷,與習近平關係交好,習家和張家友好還有一段歷史淵源。

國共內戰時期,張又俠的父親張宗遜,和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曾在新建的陝甘寧野戰集團軍是搭檔,張為集團軍司令員,習任政委,兩家私下感情頗深。而劉源的父親劉少奇,曾參與整垮「西北幫」高崗,在習仲勛被陷害時也推波助瀾,或許給習近平心中留下陰影。因此,傳張又俠有望代替劉源,出任軍委副主席等要職。

第二,一山不容二虎,習近平不能讓「共和國第一太子」劉源與其爭輝。中共講究資歷輩份,劉源的父親劉少奇比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要高得多,如果重用劉源,習劉二人心理都會很彆扭,對習近平的權威有威脅。儘管劉源在軍內反腐起到「旗手」作用,如今軍中大鱷已除,劉的使命和功能也告完結,該是解甲歸田的時候了。

當然,習近平也可能給劉源一個「軍轉民」的好結尾,譬如安排他出任下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或在全國人大擔任要職等,都待下回分解。畢竟,劉源在薄熙來出事時曾反戈一擊,毅然站到習近平一邊。儘管劉源與薄關係匪淺,多次為薄的「重慶模式」出謀劃策,打氣造勢。就像對待陳元、張海陽等太子黨同輩一樣,習對劉源也可能搞「杯酒釋兵權」。

劉源退役說明中共軍改仍有巨大阻力。劉主動請辭,無疑會對軍改不滿的將領產生壓制和示範效應。同時也表明,習近平推動的軍改即將進入實施階段,他對軍隊的控制也將更上層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