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為什麼手機簡訊要限定70個漢字?其實答案在這裡

在智慧型手機未面世之前,很多人除了打電話之外,通過手機端最多的就是簡訊交流。記得那時候,大家最關心的是包月多少條免費簡訊,而不是現在包月多少流量。

然而,對於一條手機簡訊,一般限定為70個中文字符,多出的內容將會被拆開分成一條條70個中文字符以內的簡訊發送出去。即使現在的智慧型手機都可以收到一條超過70個中文字符的簡訊,然而簡訊費用,依然是按一條70個中文字符進行計算,為什麼呢?

這個需要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德國Friedhelm Hillebrand作為手機簡訊技術的主要發明人,他當時使用一台打字機隨意打出一些由字母組成的信息,令人奇怪的是,這些信息每一條都是只有一兩行,而且總字數也不會超過160個,160便成為他感覺頗具神奇的數字。

直到1985年,也就是Friedhelm Hillebrand正好45歲的時候,他認為今天手機簡訊160個字符已經足夠使用,從而決定把這個數字定為一條簡訊內容的字數上線。

學過編程的童鞋應該都比較明白,由於字符自身使用編碼方式的不同,最終將導致字符個數的不同。對於英文字母而言,一般採用7位ASCII編碼,中文則為8位UCS-2編碼,需要占用2個字節。

也就是說,160個英文字符要用7位ASCII編碼來進行表示,需要7×160位。然而換成8位UCS-2編碼表示,則需要7×160÷8位。同時,由於中文漢字需要占用2個字符,這樣中文字符總數就是7×160÷8÷2,剛好等於70。

這也就是手機簡訊為什麼只有70個中文字符的由來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萬花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