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陳破空:2016年兩會,習近平心情不佳

作者:
最後一次鼓掌,長達25秒鐘,也是禮節性的。但所有這些禮節性的鼓掌,習近平都沒有加入,而是端坐不動,面無表情。筆者認為,這並非因為習要表現對李的不滿或藐視,如果那樣,就顯得太沒有氣量、涵養和風度,而是因為,習近平心情不佳、心事重重、心不在焉。

2016年3月,北京,中共「人大」、「政協」兩會又登場,讓外界一窺中國這個半封閉政治體制的運行、氣氛和風向。

今年兩會的一個花絮是,來自山西、有「萬年人大代表」、「中國政治化石」之稱的申紀蘭老太太,又語出驚人,她向記者表示:「我們是靠民主選舉的,你跟選民交流就不合適。」意思是,我們是人民的代表,但並不跟人民交流。如此「經典」的「名人名言」,成為中共兩會的最佳寫真。

與往年相比,今年兩會代表更加不敢說話,尤其面對記者的採訪鏡頭,一個個緘口不語,匆匆離去,有人甚至作出「噓」的噤聲動作。有政協委員直言,這是「某些事件」帶來的影響。指的就是任自強遭黨媒圍攻和南方都市報遭處分事件。

有趣的是,兩會開幕前夕,不僅有中紀委網站發表的文章「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還有人民日報的文章「有的領導怕丟面子,不願聽群眾逆耳之言」,以及政協主席俞正聲的開場白:「堅持求同存異……不強求一律、尊重差異而不擴大分歧、包容多樣……要表達也要傾聽,要批評也要諒解……不強加於人……支持反映訴求,提出批評意見。」

須知,黨內權力鬥爭,固然要比賽左傾,但也會爭奪「改革派」的名頭,習近平意圖控制輿論宣傳,但一句「黨媒姓黨」,卻置自己於險境,被貼上「極左」、「保守派」的標籤。搶奪筆桿子未果,卻落得個左右不是人。

總理李克強照例作《政府工作報告》,逐字逐句地宣讀了近兩個小時,其間,李流汗,漸至滿頭大汗,以至於模糊了眼鏡片,面色蒼白,顯得虛脫。可能之一,李有傳言中的健康問題,十九大不一定留任。可能之二,李心情緊張,工作壓力大,但心理壓力更大。在高層,李是唯一的團派人物,孤立無援,又受到習近平的排擠,遭邊緣化,被外界評為「歷來最弱勢的總理」,因而在公共場合下,表現出習慣性的緊張。從前就多次出現,包括主持「九三大閱兵」,只說幾句話都顯得費勁。

外界注意到,習近平對李克強的態度,呈現「三無」狀態:無握手,無交談,無鼓掌。李克強作報告,共獲得45次掌聲,儘管,與從前相比,這些掌聲顯得稀稀拉拉,都是禮節性的,間接反映中國經濟形勢不妙所帶來的與會者心情複雜。最後一次鼓掌,長達25秒鐘,也是禮節性的。但所有這些禮節性的鼓掌,習近平都沒有加入,而是端坐不動,面無表情。筆者認為,這並非因為習要表現對李的不滿或藐視,如果那樣,就顯得太沒有氣量、涵養和風度,而是因為,習近平心情不佳、心事重重、心不在焉。

兩會前,習近平視察三大媒體,提出「黨媒姓黨」,其心意,借提「黨媒姓黨」,提示總書記代表黨,暗示姓黨就是姓習。沒想到,劉雲山等人部署了一個「央視姓黨」的大標語迎接他,頓時輿論沸騰,習近平成了眾矢之的。可以說,這是習的失策,也是劉的得手,陽奉陰違地反嗆得計。

任志強開炮,打中「黨媒姓黨」的要害,任的微博遭網信辦關閉。北京西城區委揚言要處分任志強,但隨著王岐山的中紀委強力反擊,此事不了了之。由此也可看出中國政治的個人化,因為任自強屬於「紅二代」,又因為有政治局常委王岐山這個靠山,所以此事止跌停損,任個人平安落地。如果任是來自民間的微博大V,其後果不堪設想,輕則遭受處分,重則鋃鐺入獄,甚至可能上電視認罪示眾。

還有兩個令人矚目的鏡頭。會間,王岐山曾離席十分鐘,大概與部署突擊打虎有關。諸如,原遼寧省委書記王珉在兩會開幕前夕落馬。增加了反腐和權鬥的戲劇性,這是典型的「王岐山手法」。首日政協會議散會時,王岐山快步追上習近平,有話要說,兩人一邊交談一邊離開了會場,王岐山究竟跟習近平說了什麼要緊事?外界紛紛揣測,浮想聯翩,猜測之一,關於剛剛打下的老虎王珉;揣測之二,商量乘勝再抓其他幾個老虎;揣測之三,向習近平說明任自強情況。

筆者認為,更可能的是,王岐山向習近平解釋中紀委網站的那篇文章,以消除兩人之間不必要的誤會。這些人平時都很忙,未必有多少時間交流。開會見面,也是一個交心的機會。在高層,王岐山代表右,劉雲山等人代表左,無論如何,習與王的私交和互信,遠遠大於習與其他人。故而,所謂左與右,並非就是當權者執著的意識形態,只是鬥爭工具而已,而一旦面對親疏有別的人際關係,左與右,都成了無足輕重的因素。

習近平心情不佳,還在於,美國正從兩面大軍壓境。在東面,美韓舉行最大規模的聯合軍演,逼近朝鮮;在南面,美國航母戰鬥群開進南海,回應中共的南海軍事化動作。中方以「中國軍艦包圍美國航母」為題,自我打氣,實際上是說給國內老百姓聽,自我解嘲,自找台階下,再現阿Q精神。

外交部長王毅回答《環球時報》的所謂「尖銳提問」,如果朝鮮半島一旦發生戰爭,中國是否會再來一次抗美援朝?王毅的回答,雖然講了兩面齊全的套話,卻暗示,中共不可能再次抗美援朝。王毅還突然表示,就朝核問題,願意舉行三方、四方或五方會談,不再堅持原先的六方會談。這是北京的最新讓步,上一個讓步是,願意認真執行聯合國制裁朝鮮的決議。北京的讓步,是要換取美韓不在韓國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這才是北京最大的心病。由此又可見,美韓以薩德壓中國的策略奏效,中共果然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不撞南牆不回頭。

兩會前,傳言中國軍費將繼續以兩位數大幅增長,《環球時報》甚至說增加20%也合理,似乎有意為當權者布設陷阱。但兩會公布的軍費增長,卻跌破各方眼鏡,7%至8%。這裡有多層含義:中共向來隱瞞軍費,不包括軍事研發費用,這回,也沒有包括裁軍30萬人所需要的遣散費用。公布一個降低的軍費增長,是對周邊國家的緩和,也是力圖為國際上「中國威脅論」降溫,在中共不斷軍事化南海的情況下,「中國威脅」尤其醒目於世界。另外,中國經濟下滑、外匯存底縮水、政府債台高築,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共當局也未必支付得起高達20%的軍費增長。

兩會上,習近平就台灣問題有一個表態,呼籲台灣不僅認同「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更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看上去,中共立場未變。然而,鑑於台灣當選總統蔡英文未表態認同「九二共識」,卻多次表示,尊重國共「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習近平提到歷史事實,是一種立場上的微調。聯想到前不久,王毅到訪美國,提到台灣(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的「一中」,這與前民進黨主席謝長廷提過的「憲法一中」又相吻合。預料,蔡英文正式上任總統之後,中共對台政策,不得不做務實調整。

(2016年3月8日)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江一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