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看病前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門診是醫生與患者相互接觸的第一場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掌握一些就診技巧,就可減少排隊次數、節約時間,還能順利地與醫生交流。有幾件事是患者看病時最容易忽略,卻又非常重要的。

就診時一定要攜帶之前的檢查結果

很多人誤以為過去的檢查無用,或綜合醫院不相信基層醫院的檢查結果。其實,初步檢查可為初步治療和進一步檢查提供參考。

建議提前記錄要諮詢的問題

諸多患者,或許因為就診時間緊張,或許因為心理緊張,會忘記某些想要諮詢的問題。回頭再次諮詢,勢必耽誤個人的時間和精力。

養成記錄基礎健康數據的習慣

尤其是血壓、血糖等可自行獲得的數據,同時要記錄檢測時間,因為血糖有餐後及空腹之說,血壓也有其晝夜波動規律。就診時,醫生看後會一目了然。

看病前最好得知醫生所擅長的疾病

一個科室的疾病有多種,每個醫生都會有各自擅長的疾病。得知醫生的特長,可更加針對性地接受治療。推薦可以通過醫生朋友等渠道獲得。

記住詢問醫生藥物的服用期限

藥物是最為普遍的治療方法,具體服用方法說明書會有,但是藥物需要吃多長時間則因人、因病而異。針對這一問題很多病人會忘記諮詢,被迫再次排隊就診。

手術病人要定期隨訪

手術是重要治療方法,由於手術改變了原來的解剖、生理,術後就有發生近期或遠期併發症的可能。隨訪的目的就是儘早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具體的隨訪時間諮詢醫生。

事先了解相關疾病知識

優先推薦專業書籍或者科普文章,提前了解所患疾病。至於那些非專業渠道的信息,建議還是要謹慎對待。

治療方案要意見一致

如果病人和家屬之間對治療有分歧,勢必會影響疾病的治療。尤其手術疾病,對於是否接受治療、接受何種治療等問題,家屬最好達成一致意見。

就診時做好記錄

快速記錄醫患對話是很多病人常用的方法。但千萬不要私自錄音或者錄影,醫生發現後可能比較反感,不利於對疾病的診治,可以提前和醫生溝通,經得同意再錄音。

片子不要捲曲存放

面對捲曲的CT、MRI等片子,醫生第一任務是去整理片子,而非專注地去尋找病灶。在短短几分鐘的看病過程中,最好不要讓整理片子來擾亂醫生的診斷思路。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健康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