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李鴻忠膽肥 官方卸責"看海」:怪天怪地怪中央

武漢全城內澇,輿論指責當地政府填湖造樓和貪污水利資金。武漢官方解釋「看海」原因,天、地、國家政策的原因都有,只有當地政府沒有責任。網友諷刺官方邏輯「雷人」。阿波羅網評論員認為,這是在替李鴻忠推卸責任;江派背景的李鴻忠經營湖北近十年,此前北京黨媒炮轟武漢政府,釋放李鴻忠要下台的政治信號。

目前,中國大陸中部和南部的11個省市連日來遭受暴雨襲擊,災情嚴重。其中湖北武漢,一度現「看海」模式,幾乎所有湖泊和港渠都壓在高水位的紅線,各地出現險情,全城被淹。武漢蔡甸沉湖不得不半夜炸堤緩解武漢壓力,新洲多處潰口更是全線告急。昔日百湖之城僅剩下10湖,2011年起斥資130元的排水系統形同虛設。

武漢現「看海」模式(網絡圖片)

因此,輿論普遍指責當地政府近年來大面積填湖造樓行為,並質疑130億水利投資是否被貪污。甚至北京黨媒《新京報》都刊文要求武漢政府公布百億資金去向,接受群眾監督。

武漢官方解釋「看海」原因:天、地、國家都有責任,就武漢政府無辜

7月6日,楚天都市報報導,下午4:30,武漢市防汛指揮部就武漢市的防汛排澇應急救災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在發布會上,針對武漢投資巨大建排水系統,但武漢依然「看海」的問題,武漢市水務局排水處相關負責人也做出了三點解釋。

第一個是地勢原因,武漢歷史上就是一塊沼澤地,主要依託水路,澤水而居。因此建成以後,武漢的地勢很低,排水條件很差。

第二個是天氣原因,今年超強聖嬰現象現很嚴重,暴雨頻發。

第三個是國家政策問題,過去國家經濟不發達,過多強調經濟性,武漢市的排水系統建設標準偏低,為24小時降雨100毫米,小時降雨34.5毫米。只要其中一項指標超標,就會產生漬水。

武漢市內奇觀(網絡圖片)

有網友留言:「天也責怪了,地也責怪了,就是沒你們什麼事,是嗎?」

「沼澤上建的城市就理所當然排水不暢?這邏輯是夠雷人的。」

「投了一百多個億做改造,號稱一天下13個東湖也不怕。現在說歷史上……那130多個億是啥時候的事呢?查查唄。。」

武漢官員要「抄傢伙」對付批評者

隨後,網傳武漢市外宣辦梅華主任在朋友圈轉發一篇評論時說,「那些北京的專家們妄語,還在標題黨動不動拿130億說事,姑且只當聒噪。但要是還叫,小心武漢人民抄傢伙」。

分析:李鴻忠推卸責任

對此,美國媒體人、阿波羅網特約評論員「在水一方」表示,武漢官方的態度,是替現任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推卸責任。李鴻忠有江派背景,2007年11月即調任湖北副省長、代省長,次年1月正式出任湖北省省長,2010年12月出任湖北省委書記至今,已經經營湖北近10年。作為湖北省府,武漢政府的所為,李鴻忠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日前北京黨媒發文要求武漢政府公布130水利投資的去向,其實是一種問責李鴻忠的政治信號,李離下台已不遠了。

李鴻忠是江澤民姘頭黃麗滿的心腹。黃麗滿任深圳市委書記時,李鴻忠先後任圳市委副書記、深圳市市長;2005年1月黃改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後,李鴻忠接任深圳市委書記。2007年11月李調往湖北任省委副書記,2010年12月任湖北省委書記。

北京黨媒炮轟武漢政府

7月5日,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新京報發文《武漢不妨公開百億水利投資花在哪》,炮轟武漢政府。

文章稱,2013年6月4日有武漢當地媒體報導:《武漢投資130億告別「看海」一天下15個東湖也不怕》,大意是武漢將花三年時間,改造完善市內排水系統,完成後將告別「看海模式」。

現在3年已過,新系統運行第一年,在暴雨中轉眼武漢又成汪洋。面對如此情景,公眾有理由質疑工程是否有效。

6月15日,武漢市審計局就已宣布,啟動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建設跟蹤審計。

文章直指,自己審查自己,說服力總是弱的,不如向社會全面公開130億資金的使用細節,邀請社會監督。

阿波羅網於飛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阿波羅網於飛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