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為何中俄難成已開發國家?日媒找到原因

——大國為何難以發展

作者:
大國最大的問題在於,為了維持這一巨大的存在需要耗費膨脹的成本。分為多層的官員組織容易出現效率低下,與小國政府的單純組織相比,營運成本更高。即使從國防的角度來看,大國由於幅員遼闊,必須讓軍隊在各地駐守。大國在國內擁有多個民族,還需要保有抑制民族矛盾所需的強大治安隊伍。

東京的傍晚(資料圖)

在當今世界被稱為大國的或許是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國。這其中沒有一個可以稱得上是已開發國家的。俄羅斯在軍事層面掌握著先進的技術,但未能構築起令人憧憬的現代文明,民眾的生活水平稱不上富裕。准大國伊朗、南非、奈及利亞、墨西哥、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亞等也很難進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

相反,世界各國的調查機構實施調查顯示,在國家競爭力方面排名靠前的往往都是小國。瑞士、瑞典丹麥、盧森堡、新加坡和杜拜(阿聯)一直在爭奪最具競爭力國家的寶座,而人口只有2、3千萬人的人口小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常常躋身前列。

為何小國會發展呢?答案很簡單。小國在引進新技術和想法、建設新文明方面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而國土面積越龐大,需要建立眾多設施和社會機制,費時耗錢。當大國終於好不容易將新文明引入各地,小國早已有進一步的發展。

更關鍵的問題在於大國的人口眾多。以我的經驗來看,一個人最多只能管理10名部下。超過10人的話掌握每個人在哪裡做什麼將變得困難。因此,100人的組織需要10名管理人員。當管理人員達到10人的時候,又需要有指揮這些管理人員的中層管理人員。而當中層管理人員達到10人時,則需要更高一級的領導。

依此計算,人口為1億2500萬人的日本至少需要1千萬的基層管理人員。還需要100萬名負責管理基層管理人員的中層管理人員,同樣也需要10萬名指揮中層管理人員的高層領導。如果是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則至少需要1億的基層管理人員、1千萬的中層管理人員和100萬的高層領導,還要有監督高層領導的人員。和日本相比中國的領導階層都要多出一級。

人口龐大的中國之所以發展難度大就是因為領導層級眾多。政府領導人和一般民眾溝通困難。即使想要推出新的政策和改革,由於中間隔著層層官員,很容易導致政府的方針被扭曲。即使不被扭曲,從上到下或者從下到上所有信息的傳送以及所有官員對這些信息的掌握,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小國的話,首相能夠很快掌握民眾希望推出哪些政策,民眾也能很快理解政府欲實施的政策,容易構築協調機制。

大國最大的問題在於,為了維持這一巨大的存在需要耗費膨脹的成本。分為多層的官員組織容易出現效率低下,與小國政府的單純組織相比,營運成本更高。即使從國防的角度來看,大國由於幅員遼闊,必須讓軍隊在各地駐守。大國在國內擁有多個民族,還需要保有抑制民族矛盾所需的強大治安隊伍。

國際政治學領域存在被稱為「擴張過度(over-stretch)」的理論。指的是1個國家如果變得過於巨大,將因難以承受成本負擔而走向衰亡的現象。典型例子是19世紀末的英國。英國曾統治世界4分之1的領土,但在得知南非荷蘭裔殖民者「布爾人」控制的地區出產黃金和鑽石後,便尋求統治那個地區。

結果,英國與之前進行殖民統治的布爾人展開激烈戰鬥,消耗了大量戰爭費。在進入20世紀後,英國變得精疲力竭,最終走向衰退。在20世紀,蘇聯進攻阿富汗也是典型事例。蘇聯在阿富汗陷入戰爭的泥潭,支撐國家的財政基礎崩潰。美國雖然不像蘇聯那樣,但也將手伸向越南和伊拉克,導致國力下降。

如何防止組織的膨脹和效率低下是國家發展的關鍵。像美國那樣實施聯邦制就是方式之一。美國的各州接近於國家,各州的政治和經濟相對獨立。在這種機制下,無需在首都華盛頓特區建立龐大的政府和官僚體制。美國雖然是大國,但實現了發展,這是因為美國是由更小的州組成的集合體。

組織過度的巨大將拖組織的後腿,企業也不例外。因為變得過於巨大,中層管理人員將增加,將侵蝕企業利潤。因此,歐美和日本的大企業不斷實施重組,以將組織變小。對於企業來說,人員多或者銷售額巨大不一定就能贏得更高的評價。

中國的企業家多會追求銷售額和市場份額的巨大,但歐美企業則追求利潤的巨大。如果利潤沒有增加,用於研究開發和設備投資的資金也將減少,就無法創造新技術、產品和服務。小而利潤巨大的企業則能提高競爭力,而沒有利潤的大企業反而會不斷走向衰退。

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越是變得巨大,就越缺乏靈活性,越難以實施變革。因此,必須始終努力避免組織的臃腫化和過度膨脹。無論是英國還是日本,在提到大英帝國和大日本帝國的時候,都是由於過度膨脹,才走上了軍事衰退的道路。我個人相信中國不會陷入希望繼續變得龐大的妄想中。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江一

來源:日本經濟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