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大採購抵消匯率操縱 美中貿易和好?

作者:

美中兩國預計本周四在白宮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前夕,美國財政部宣布,將中國從匯率操縱國名單上移除。與此同時,消息人士也傳出,中國在協議中承諾將在兩年內,向美國購買價值高達2000億美元的商品。雙方互釋善意,但美中貿易的癥結問題能否在短期內解決?

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13號傍晚宣布,美國將中國從匯率操縱國名單中移除,並在交給國會的《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匯率報告》中提到,作為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一部分,中國已做出「可執行的承諾,避免競爭性貶值」,並同意公布匯率和外部收支相關數據。

不過,中國仍被列在匯率操縱的「觀察名單」當中。

中國談判代表劉鶴

同一時間,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抵達華盛頓。《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披露,中方在第一階段協議中,承諾將在兩年內購買美方四大產業、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涵蓋製造業商品750億美元、能源產品500億美元、農產品400億美元及服務業產品350億至400億美元。

美國媒體Politico引述前白宮官員披露,1月15日當天,雙方將不會公布採購清單上所有的產品細項。

原因何在?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日前接受《福斯財經台》訪問時表示,這是為了避免國際原物料價格產生不當波動。

簽署協議前,雖然美、中雙方互釋善意,營造燈光美、氣氛佳的效果,但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米勒(Scott Miller)認為,美中貿易的挑戰並沒有因此結束。

他說:「不要期待現有對中國產品的關稅未來能很快解除。我認為,川普政府仍然會持續處理與中國的貿易問題。不要忘了,在處理美中貿易問題上,川普視中國為『非正常的國家』,這個觀點是兩黨都支持的。我相信,美國會持續監控中國的貿易作為,我不認為我們很快能回到從前。」

大採購仍被戴緊箍咒中國簽不平等條約?

美國農民在播種大豆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的關注從2016年競選白宮主人開始,就常掛在嘴上。他上任後,美、中兩國在貿易上至今互征關稅將近2年,儘管即將簽第一階段協議,但美國應對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挑戰並沒有放鬆。

萊特希澤曾表示,協議簽署後,美國對中國價值3800億美元的產品課徵7.5%到25%的關稅不會解除;並強調,第一階段協議有強制執行效力。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日前接受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訪問時也表示,協議有強制力,比世界貿易組織(WTO)現有機制強大。如果美國發現中國不兌現承諾,美國將在90天內對中方重新徵稅;協議還確認「不報復條款」,也就是一旦美方重新對中國啟動關稅制裁,「中國已承諾不會報復」。

但相較於川普政府大力行銷第一階段協議,《華爾街日報》認為,北京從談判期間到簽署前夕均顯沉默,中共官方媒體也不大報導;從過去揚言不買美國貨,到最後大撒幣採購,還對強制執行機制與不報復條款點頭。

這是不是中國21世紀簽署的不平等條約?北京獨立經濟評論人彭定鼎告訴自由亞洲電台他的觀察。

彭定鼎:「貿易協定沒有平等、不平等的問題,你可以接受或不接受。農產品來說,中國的大豆肯定靠進口,中國的能源肯定靠進口,這是毫無疑問的。中國進口美國農產品是好事情,美國農產品很便宜,中國經濟對美國的依賴太大了;第二,跟美國鬧翻,那就是繼續閉關鎖國。」

對萊特希澤而言,接下來在強制科技技術轉讓、智慧財產權保護及市場准入上,必須爭取美國企業獲得更公平的條件。

第二階段協議:談判啃硬骨頭學者不看好

美國總統川普(前排中)在一個活動上聽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E·萊特希澤(Robert E. Lighthizer,前排左一)發言。

不過,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貿易和中國經濟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在回復自由亞洲電台電子郵件中悲觀認為,在盜竊美國科技與強迫技術轉移問題上,中國未來不會兌現承諾,就像習近平曾向歐巴馬保證,不會對美國企業進行駭客攻擊、盜取商業機密一樣。

他認為,美國總統大選年,中國只可能會在擴大採購美國商品上兌現承諾。

萊特希澤受訪時也表示,協議成敗的關鍵在於中國。如果「中國的改革派」希望它起作用,它就能夠起到作用。

在預料有百多人見證的盛大簽署儀式後,接下來,美國和中國同意重啟半年一次的「全面經濟對話」。要怎麼解決難啃的硬骨頭,也就是中國經濟的結構改革問題?美中雙方都有必須克服的壓力。

美國總統川普(左)會見中國副總理劉鶴。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唐冬柏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