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傻眼!「花木蘭」全球票房僅847美元? 中國百業凋敝工廠機器被砸 地方財政已經如此吃緊…

——萬國數據創造龐氏騙局!轉移技術驚動美政府調查 崔天凱望評估協調中美協議

大陸企業一片慘澹,各地企業紛紛復工又停工,倒閉企業和失業者激增,娛樂業更是首當其衝,就連號稱中國經濟引擎的房地產行業也開始大規模裁員。實體經濟不濟,地方稅收更顯捉襟見肘。中共駐美大使崔天凱稱希望「評估協調」中美貿易協議,同時中共大規模採購美農產品,不過更有可能是中共另有所圖。

大陸民企現狀:工廠機器被砸,失業者人山人海

近日一段視頻顯示,深圳一家企業的老闆正在砸工廠車間的機器。

大陸民眾冉先生13日向自由亞洲電台證實,砸機器的事情確實存在,各地小微企業停產、破產也是事實,「一些企業主已無力承受貸款、房貸、房租和員工的工資。所以出現一些比較極端的行為。」

還有民眾表示,「歐美撤單,美日撤資,廣東企業主生意蕭條。企業沒訂單,被政府強逼著開工。沒辦法,自己放火燒,止損。從糧倉燒到工廠,到頭來,一無所有。」

另據4月12日消息,香港維權組織「中國勞工通訊」(China Labor Bulletin)的數據顯示,在3月份大陸發生大約50起工人集體抗議活動,涉及服務業、運輸業、建築業等,其中包括一些在武漢修建臨時醫院的工人。

該組織宣傳總監郭展睿(Geoffrey Crothall)表示,大陸工人的抗議活動開始悄然興起,這次主要是因為拖欠工資,「雖然政府保證工人會拿到工資,但根本就沒有。」

上周大陸民眾發出的一段視頻顯示,大陸南方某地的務工人員大批失業,人山人海地擁擠在街道上,路邊店鋪幾乎全部關門。

大批務工人員失業,以及店鋪關門歇業,造成這種局面的關鍵還是企業困難,大規模裁員。

大陸各行業「龍頭企業」正在崩塌

近日,大陸四大汽車集團之一的上汽集團被曝降薪,該集團第一季度銷量下滑56%。其它汽車企業,江鈴、北現、威馬等也都被曝降薪。

大陸家電行業知名企業「海信集團」內部人士向財新網透露,海信已經啟動裁員計劃,裁員規模超過一萬人,將於5月底之前全部完成。海信回應稱裁員人數不實,「公司經營形勢嚴峻,確實採取了高管降薪、末位淘汰等措施。」

(推特截圖)

(網絡截圖)

就連大陸龍頭房企碧桂園和恆大裁員也開始裁員,有民眾說現在這兩大房企的被裁員工發出大量簡歷求職。

碧桂園被曝裁員3萬人,其回應稱是2.5萬人轉崗。碧桂園的一份文件顯示,公司大規模合併區域,有消息說一周內就把14個區域合併成6個。網友驚呼:可以想像有多少人被裁掉了。

據悉,碧桂園還有大量待償債務,需要在一年以內償還的短期有息債務約為1163億元人民幣。

實體經濟不濟,娛樂業同樣慘澹。

「花木蘭」全球票房僅847美元

迪士尼經典動畫「花木蘭」原定3月27日推出真人版電影,找來中國知名女星劉亦菲飾演女主角,卻因中共病毒疫情撤檔,延後至7月24日上映,現在中國網友發現,票房計算網站「Box Office Mojo」顯示它全球票房僅847美元,折合台幣約2萬5478元,讓中國網友相當傻眼。

中國網友10日在「豆瓣網」討論區指出,「Box Office Mojo」網站顯示,「花木蘭」真人版電影斥資2億美元拍攝,在挪威卻只拿下83美元(約台幣2496美元)的票房,全球票房累計也僅有874美元

不過系統顯示的全球票房僅有挪威上映3天累計下來的金額,美國已經排定於7月24日才上映。

企業無訂單、停工,地方和中央的稅收自然匱乏。

地方財政捉襟見肘

據一位地級市財政單位人員透露: [page]

他所在的地級市2月份稅收只有幾千萬,下降了50%,地方留成一半,只有2000多萬,包括公務員和其他相關事業編在內,財政需「供養」人群的工資、社保、養老醫療等一共需要2個億,再加上保障民生,加起來要3個億。

2000萬收入,3個億支出,缺口高達2.8億,其中財政供養支出驚人。

經濟衰退中共已無計可施,只能走放鬆樓市調控,刺激房地產行業拉動經濟的老路。各地紛紛推出各種舉措。

南京:40周歲以下大專學歷人員參保半年可設籍;

不只是南京,杭州、蘇州、天津、瀋陽等超過10個城市發布人才設籍新政;

衡陽、馬鞍山等8個三四線城市發放購房補貼;

南寧、東莞等5個二三線城市放寬公積金貸款條件或額度。

萬國數據造假,被美機構揭穿創造龐氏騙局!

瑞幸咖啡、愛奇藝、好未來教育(TAL)和跟誰學(GSX)後,中國再傳赴美上市公司做假帳的醜聞。

美國知名放空機構J Capital Research(JCAP)日前發布放空報告,指控中國IDC(網路數據中心)服務商萬國數據(GDS)做假帳,稱該公司利用財務手段虛增至少25%收入,且其負債和資本開支都在空轉,並未投入到實際業務中。

報告指出,JCAP在調查了90名受訪者,走訪了61家(共70家)正在營運和建設中的數據中心後,判斷萬國數據利用多種手段創造了「龐氏騙局」。

JCAP首先在報告中點名萬國數據大規模舉債的問題,稱該公司以「機櫃數量多,所需資本開支大為由,借新債來還舊債,並將藉債產生的其他收益確認進收入里,取得收入增加。

報告指出,萬國數據並未把聲稱的資本開支用於機房的新增及維護,而是將一部分資本開支操作為收入;該公司還聲稱,其資本成本是同行的2倍,因此獲得較高的籌資額,卻未披露其營運中的伺服器數量及其他行業數據。

事實上,美國放空機構Blue Orca在2018年就做空萬國數據,指該公司存在營運數據造假、資產收購價格虛高、融資現金去向不明等問題。

中共欲將英技術公司移至大陸,被盯上

中共國新控股公司旗下的、中資背景的凱橋資本(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試圖控制英國的電子技術公司想像技術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並將其移至中國大陸,引發美英政府當局的關注。

據星期日郵報報導,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SA)4月11日表示,該公司在調查中共的國新控股有限公司(China Reform Holdings Ltd),因為自從中共國新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凱橋資本於2017年收購收購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5.5億英鎊股後,該公司最近試圖將4名中國股東推入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的董事會,並有意將該公司搬到中國大陸,迫使反對此舉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的執行長布萊克先生(Rom Black)上周辭職。

想像技術公司是蘋果公司的圖形處理晶片供應商,為數百萬台蘋果手機和無線揚聲器生產晶片,是英國非常重要的高科技公司。

英國下院公共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說,」中(共)國不是一個自由市場,他們是在試圖壟斷這種技術,並削弱我們英國未來的實力。」

英國保守黨前領袖伊恩•史密斯(Lain Dunkan Smith)則表示,現在中共的廠家控制了從手提電腦到微型處理機、從手機到天線眾多產品的生產,也令西方國家越來越依賴於中共的生產線。

他寫道:「我們必須吸取教訓,我們將不能夠再如此依賴於一個像中共這樣的,非民主的、善於違反規則的政權。「

想和美國開會?崔天凱稱希望「評估協調」中美貿易協議

近期,中共駐美大使崔天凱就中美貿易協議第一階段發表評論說,中方期望兩國能夠就該協議舉行會議,並進行「評估」與「協調」。他表示,北京正在執行第一階段協議內容,儘管遭遇疫情,但當局仍在「努力落實」。

根據中外媒體周六(4月11日)的消息,崔天凱在本月初接受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採訪時表示,「我們還希望兩國經濟團隊能夠坐在一起或舉行電視會議,以評估不斷變化的局勢並協調我們的應對方式」。

崔天凱的相關說法尚未得到白宮的回應。周六,中共左派媒體《環球時報》刊登了崔天凱的言論,這一報導較崔的正式發言時間晚了約2周。亦有海外媒體同日公開了相關報導。

崔天凱表示,雖然遭遇疫情,但中方仍在努力落實協議內容,正在採購美國農產品,並放鬆了外國公司進入其金融市場的限制。

美國農業局(USDA)統計顯示,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中國買家預訂了超過100萬噸的美國玉米。美國在截至4月2日的一周中出口超過了5.5萬噸的豬肉,北京當局採購了其中的三分之二。

根據中共統計局數據,3月食品價格上漲18.3%,令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約4.10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16.4%,導致CPI上漲約2.79個百分點。

中共大規模採購美國農產品更有可能是國內形勢所逼,而不是為了兌現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承諾。

歡迎您訂閱和分享我們的頻道,在訂閱的時候,不要忘了點擊訂閱按鈕旁的小鈴鐺圖案,在第一時間收到我們新節目上傳的通知。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秦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