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近平李克強各開各會 中共對經濟真沒招了

作者:
周二,習近平在「隱身」多日之後終於「現身」,與中外企業家開了一個座談會,主題是在外部需求靠不住的情況下,中共將「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也就是進入「內循環」。外界認為,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裁下,中共加速與世界脫鉤,正在走向閉關鎖國。周三,李克強開會稱,「靈活就業」是「穩就業」的重要途徑。然而...

習近平李克強

周二,習近平在「隱身」多日之後終於「現身」,與中外企業家開了一個座談會,主題是在外部需求靠不住的情況下,中共將「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也就是進入「內循環」。外界認為,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裁下,中共加速與世界脫鉤,正在走向閉關鎖國。周三,李克強開會稱,「靈活就業」是「穩就業」的重要途徑。然而,「靈活就業」實際就是失業,但比失業好聽多了。從習近平的「內循環」到李克強的「靈活就業」,可以看到,面對經濟崩潰,中共除了發明一些花言巧語迷惑外界之外,再也拿不出辦法了。

習近平「現身」與中外企業家開會

周二(7月21日),習近平「隱身」多日之後終於「現身」,在北京開了一個企業家座談會。

從與會企業名單看,多數是科技和製造業有代表性的企業,包括海康威視、中化集團、武漢高德紅外公司,以及微軟、松下電器等外資企業。

官媒《新華社》的報導將習近平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等頭銜全部放上去了,似乎有鄭重其事的意味。

習近平在會上暗示,中共受到國際社會的孤立,外部需求靠不住了,現在「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

習近平稱,中國國內市場規模超大,可以逐步形成一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格局。」

「國內大循環」的表述是習近平在5月底中共開「兩會」時提出的,當時並未引起外界的關注。6月18日,中共副總理劉鶴上海陸家嘴論壇上發表書面講話再次提及「內循環」,引起輿論熱議,被認為是中共閉關鎖國的信號。

路透7月22日引述一位不願具名的前中共政府官員的點評報導,「確認以內循環為主,相當於『自力更生』」。

海外政經觀察人士王劍在7月21日晚間的直播節目中分析認為,「內循環」是一個殺傷力很大的表述。

首先,它會改變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對未來的預期,中國經濟至少有40%依靠外需,依靠出口,中國大約2億人靠這個行業吃飯。目前美中脫鉤加速,這種脫鉤推到極致,就是中國出口沒得做,結果就是「內循環」,這是基於美中關係不斷惡化的一種預期,說明主管中國經濟的劉鶴所代表的一眾中共官員對中國經濟預期十分悲觀,在外部需求靠不住的情況下,要做經濟內循環的準備。

其次,「內循環」這個詞對於中國人、尤其是有些年紀的人非常敏感,它與「閉關鎖國」幾乎是同義詞,那就是回到計劃經濟時代,果真如此的話,中國經濟幾十年取得的所有成果都會歸零。

或許是意識到事態嚴重,習近平在這次座談會上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

王劍認為,這是習近平的一種「補鍋」行為。

然而,習近平的「補鍋」應該無濟於事。中共被國際社會圍剿和孤立,中共與全球脫鉤,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無論中共多麼不情願,結果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中共將被以美國代表的正常國家連根拔起。

李克強開會提倡「靈活就業」

就在習近平就「內循環」補鍋之際,中共第二號人物李克強在周三(7月22日)開會,稱將支持「多管道靈活就業」,鼓勵大學畢業生和農民工自己當老闆,對這部分人應給與一定的「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

李克強稱,「靈活就業」是「穩就業」的重要途徑。「個體經營」(自創事業經營),網路零售、移動出行(網約車)等均屬於「靈活就業」形態,對這些行業需要「包容審慎監管」。

事實上,所謂「靈活就業」是「失業」的一種粉飾性說法,中國經濟從「擺地攤」到「內循環」,是一個衰退下滑的過程,對于越來越多的失業人口,中共束手無策,只能不斷創造各種新詞來應對無法應對的局面。

習近平的「保市場主體」和李克強的「保就業」:中共對經濟已經拿不出解決辦法

中共病毒疫情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衝擊,中國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活下去成為許多企業的目標。

習近平在周二企業家座談會上稱,「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

「市場主體」是中共官方對企業的稱呼。對此,海外政經觀察人士王劍表示,中共黨八股文化非常喜歡創造一些「新詞」,它從來不會正面事實,只會拐彎抹角地說話。

然而,一旦經濟「內循環」,中國經濟成果歸零,外貿企業首當其衝。

據中共官方數據,2019年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49.9萬家,其中民營企業40.6萬家。在中國經濟「內循環」不可逆轉的情勢下,中國這些與外貿相關的接近50萬家企業將可能大批倒閉,很難有企業不受衝擊,習近平又如何「千方百計保護好市場主體」?

而李克強「穩就業」的辦法最後不過是一個支持「靈活就業」的政策,而「靈活就業」實際就是失業。

從習近平的「內循環」到李克強的「靈活就業」,可以看到這樣一個事實:面對美國及其盟友的聯合制裁,中共不可避免地走向閉關鎖國之路,其過去幾十年從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獲取的經濟積累,將在這個過程中消耗殆盡,中共對此無可奈何,毫無辦法。因此,無論是習近平的「內循環」還是李克強的「靈活就業」,不過是中共最高領導人面對經濟崩壞而毫無辦法的一種自我安慰而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秦瑞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