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近平押了大寶輸贏如何?歐洲議會重磅批中共拉台灣 日本真的很強 不服不行!

中芯國際距垃圾債只差一步 iPhone12未發 中國山寨機上市3個月 美對東南亞新援助抗衡中共 北京狂買日債同比激增三倍 美中科技冷戰供應鏈大轉移

8日中共喉舌發文給習近平的消費拉動中國經濟模式唱讚歌,有評論認為,文章缺乏數據和依據,純粹是高大上的宣傳。其實這是中共的無奈之舉,日媒報導說,兩千多家日韓台企業正分散在中國的產能,科技供應鏈撤離中國已不可逆轉。

最近中共狂買日本國債,同比激增逾三倍。中共曾有意連日抗美,日本究竟強在哪?日本真正強大的是科技勢力,雖然整體不如美國,但在很多領域都是世界前三,甚至很多分項領域已經超越美國。阿波羅網從今天開始,持續為大家講述日本科技實力在全球的地位。

美國對東南亞五國提供新援助以抗衡中國;歐洲議會決議案:批評中國貿易政策,呼籲與台灣速啟投資談判。

習近平押了大寶輸贏如何? 

中共中央級《人民日報》本周四(8日)發布題為《消費成為中國經濟增長主引擎》文章,肯定過往「十三五」經濟增長方式。

文章進而表示,「中國經濟發展正在從以往過於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更多依靠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轉變。」而這將成為中共五中全會制定的「十四五規劃」的重點,也就是習近平提出的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國策。

圖:商戶捨棄商場而擺地攤,顯示居民消費能力正大幅下降

圖:工作人員在北京一家購物中心的飯店的桌子上小睡。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成都維權人士黃曉敏認為,這篇文章是宣傳官方新政策:「《人民日報》今天發表的這篇讓消費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從頭到尾,為宣傳而說,為打造一個虛幻的盛世而說,顯得空洞,其中缺乏數據和依據。它抓住幾個服務亮點,個人服務消費方式,就說這是整個中國經濟以點放大的宣傳」。

中共高唱靠消費拉動經濟的發展模式,其實是無奈之舉。日經亞洲的報導表明,科技供應鏈正在撤離中國,而且不可逆轉,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已發生動搖。

幾十年來未曾見過的大遷徙!美中科技冷戰揭幕供應鏈轉移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在美國接連對華為制裁後,如今供應商已持謹慎態度,過去2年川普政府加速將中國企業納入黑名單,今年來已新增超過70家中企及組織。

駐新加坡研究機構辛里奇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研究員亞歷克斯·卡普里(Alex Capri)表示:「華盛頓已將科技供應鏈武器化,例如在半導體領域,以藉此放慢中(共)國的科技野心。」

一名供應鏈高層說:「我們試著保護自己免於被兩隻巨象(美國及中國)打鬥波及,我們擔心若美中緊張繼續惡化,有1天我們在中國的資產可能成為人質。」

他表示他們正默默地拋售部分中國資產,並將資金移出中國投資東南亞。

報導指,如今科技產業已開始一場幾十年來未曾見過的大遷徙,2000多家台、日、韓廠已計劃分散中國製造,特別是美國品牌供應商如Apple,正尋求將15%~30%製造移出中國。

Apple今年開始在越南製造AirPods,並計劃將更多製造帶向東南亞,Apple也要求鴻海、緯創、和碩等供應商在印度擴張產能。三星(SAMSUNG)去年關閉中國最後1座手機組裝廠,將製造完全移至越南及印度。

Google、亞馬遜(amazon)、facebook數據中心的伺服器製造則移往台灣,2年前這些伺服器製造地仍在中國。

1名iPhone供應商高層表示:「客戶的心態已經改變,華盛頓與北京的緊張升溫迫使他們思考他們的製造策略,就像是為自己買保險,在接下來2至3年,將會看到不只是大型電子產品組裝廠,還有更多更多的零件供應商將產能移出中國,以支持新的供應鏈。」

國際數據資訊(IDC)分析師肖恩·高(Sean Kao)指出,新的、不可逆的供應鏈撤離行動正在發生。

美中醞釀脫鉤?北京狂買日債,同比激增逾三倍

「日經亞洲評論」引述日本財務省和日本央行的資料,今年4到7月,中國淨買入1.46萬億日元,也就是相當於138億美元的中長期日本公債,是去年同期的3.6倍。光是7月,中國買進的日債規模達到7,239億日元,創2017年1月以來單月最高紀錄。

目前中共僅次於美國,成了日本第二大公債買主。與此同時,中共持續拋售美國公債。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中共持有的美國公債在7月下滑至1.073萬億美元。 [page]

根據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的報告,日本10年期公債收益率徘徊在0%上下,但是把美元對日元匯價計算在內,收益率約為1.2%,高於美國10年期公債的0.7%.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者莊太量相信,北京此舉可以為龐大儲備獲取更佳收益。

日本真的很強,不服不行!

自2018年初,中美貿易戰開打到現在已持續三個年頭,中共的態度也從「以牙還牙」到現在的低頭認慫。中途中共曾有意拉攏日本對抗美國,但2018年日本GDP只有4.97萬億美元,而美國是20.49萬億美元,是日本的四倍多。日本究竟強在哪?

日本真正強大的是科技勢力,雖然整體不如美國,但在很多領域都是世界前三,甚至很多分項領域已經超越美國。而中國更多的是在上層應用,在基礎研究、核心技術和尖端科技上遠遠不如日本。

從諾貝爾獎這一科學研究的最高獎項上看,日本有28人獲得諾貝爾獎,進入21世紀的19年間有19位日本人獲獎。而美國則有376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全世界獲得諾貝爾獎數量排名前列的大學基本都是美國的大學。其中哈佛大學就有158人獲得過諾貝爾獎。

再來看中國,僅有兩人得過諾貝爾獎,分別是獲得文學獎的莫言,和獲得醫學獎的屠呦呦,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既不是中科院院士也不是工程院院士,究竟什麼樣的科技人才才能成為中國的院士,值得深思。

日本雖然綜合國力和美國相差很多,但日本在很多行業技術全球領先,相關企業控制著全球市場。

阿波羅網從今天開始,持續為大家講述日本科技實力在全球的地位。

1、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材料生產國

日本企業在矽晶圓、合成半導體晶圓、光罩、光刻膠、靶材料、保護塗膜、引線架、陶瓷板、塑料板、捲帶式自動接合、薄膜復晶、焊線、封裝材料等14種重要材料方面,均占有全球50%以上的份額。

2、半導體生產設備

在前端半導體設備中,日本在電子束描畫設備市場占比93%,塗布/顯影設備占比98%,清洗設備占比70%,氧化爐占比83%,減壓設備占比79%。

半導體後端設備中,劃片機占比97%,成型機占比54%。

後端檢測設備中,記憶體測試機占比50%,探針器占比90%,處理器占比56%。

一個塊CPU要製造出來,需要N多設備和材料,歷經5000多道工序。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設備生產商中,有美國企業4家,日本企業5家。

3、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是未來50年的全球大力發展的產業。目前工業機器人的技術基本掌握在日本手中。

機器人四大家族:日本發那科,安川電機,瑞典ABB,德國庫卡,其中發那科是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記錄保持者、利潤保持者、技術領導者。德國庫卡最弱,其核心技術基本外購,目前被中國美的集團收購。

工業機器人有三大核心技術:控制器(控制技術),減速機,機器人專用伺服電機及其控制技術。

全球一線廠家包括:發那科(Fanuc日本)、安川(Yaskawa日本)、ABB(瑞士)、庫卡(KUKA德國)。二線廠商包括Comau(義大利)、OTC(Daihen旗下日本)、川崎(Kawasaki日本)、那智不二越(Nachi-Fujikoshi日本)、松下(Panasonic日本)等等。

4、炭纖維

炭纖維在高端軍事,工業,生活,汽車,飛機等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炭纖維技術基本被日本東麗,東邦,三菱麗陽壟斷,目前中國T800還不能完美量產,東麗目前已經在玩T1100G了。

大型飛機製造商波音和空客是東麗的常客。

繼碳纖維之後,源自日本的新材料SIC纖維將又一次推動世界技術革新,新一代飛機的發動機核心零部件將採用日本開發的新材料。

從飛機機身的CFRP(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採用比率來看,歐洲空中巴士和美國波音的最新中大型飛機已經超過50%。在CFRP領域,日本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約7成。

通用電氣GE將和日本的石川島播磨重工,以及大型化學企業宇部興產聯合開發,把渦輪機的風扇葉片等4種零部件,從以往的鎳合金改為SiC材料。

歐洲議會決議案:批評中國貿易政策,呼籲與台灣速啟投資談判

歐洲議會7日通過「共同商業政策年度執行報告」決議案,決議案批評中國讓歐洲聯盟企業面臨各種歧視性措施,呼籲歐盟執行委員與中國政府合作消除此類行為和障礙,並對中國侵害人權的作為採取對策。

決議案也呼籲歐盟迅速與台灣啟動投資談判,並邀請歐盟執委會開始「範疇界定」(scoping exercise)作業。

美國對東南亞五國提供新援助以抗衡中共

建立於9月11日的湄公河-美國夥伴關係,通過提供包括抗疫救濟到抗旱措施的各種項目援助,將使華盛頓對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和越南更具影響力。

今年美國已經提供的5200萬美元基礎上再追加600萬美元,用於包括幫助湄公河國家做出涉及水流量明智決定的措施等項工作。

柬埔寨金邊郊區的代埃特村,一名小販和他的貨物乘小船渡過湄公河。

美國之音援引專家的話說,中國在東南亞大力建造基礎設施,但中國通過上游水壩威脅對該地區的供水,也使得一些國家面臨債務威脅。

在水力發電設施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之後,寮國這個內陸小國越來越深陷對中國的債務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債權國。根據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數據,寮國的債務占其GDP的45%。

中芯國際債信展望轉負,距淪落「垃圾債」只差一步

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今示警,美國商務部對中芯國際(SMIC)施加出口管制將導致供應鏈風險升高,為此把中芯國際列入「負向」信用觀察名單,意味這家中國晶圓代工龍頭正面臨被打落「垃圾級」債信評等的邊緣。

iPhone12未發布,大陸山寨機已上市3個月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蘋果公司宣布將在10月13日舉行產品發布會,業界預計屆時新一代iPhone12將正式推出。但是令人驚訝的是,早在3個月之前,大陸就已經有iPhone12山寨機出售了。

售價方面,有iPhone12 Pro山寨機開價150美元,而外界估計,即將開賣的4款蘋果iPhone12系列機,價格約649至1399美元之間。據報導,這款大陸制的山寨iPhone12Pro已經賣到大英國協國家。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