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拒評論中伊合作協議 稱在伊朗問題上與北京有共同利益

中國和伊朗上周六(3月27號)簽署了一攬子經濟和安全協議,中國同意在25年內向伊朗投資4000億美元,以換取穩定的石油供應,為其不斷增長的經濟提供動力。許多美國保守派鷹派人士認為,周六達成的協議是新的反華盛頓軸心出現的證據。但美國國務院本周三強調了與中國在伊朗核問題上的共同利益,拒絕公開評論北京與德黑蘭之間的「戰略合作」協議。

周三(3月31號)的記者會上,當被問及美國是否審查了中伊之間的協議,如何進行評價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萊斯(Ned Price)說:"就美國的廣泛立場而言,我們目前與伊朗有關的制裁將一直有效,直到作為外交程序的一部分取消制裁為止。美國將處理在逃避制裁方面的任何努力,制裁政策目前還沒有改變。不過,美國不會在這方面對任何具體的雙邊討論發表評論。"

法新社評論認為,這似乎表明拜登政府無意在此問題上火上澆油。普萊斯說「將處理在逃避制裁方面的任何努力」這句話並未明確針對伊朗與中國的交易。

紐約時報之前評論稱,該協議可能會加深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並削弱美國對伊朗的孤立。但是,在美國與伊朗就其核計劃的爭端仍未解決的情況下,尚不清楚該協議有多少內容可以得到執行。

普萊斯還說:「眾所周知,決定我們與中國關係的因素是競爭,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在某些狹窄的領域上需要戰略合作。」伊朗恰好是其中之一。他說中國在遏制伊朗核計劃方面表現出了合作。他認為「伊朗發展核武器對北京而言沒有任何利益,因為它將對中國所依賴的地區產生極大的破壞穩定的影響。」

中國是與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和英國一起於2015年與伊朗簽署防止其擁核協議的大國之一。該協議允許取消國際制裁以換取伊朗的承諾,但川普於2018年將其恢復原狀,然後收緊了所有美國制裁措施。

拜登曾答應重返該協議,但前提是德黑蘭也應重返其承諾。伊朗呼籲華盛頓採取解除制裁的第一步。美國官員說,兩國可以採取協調一致的步驟,使伊朗遵守該協議的條款,而美國則逐步取消制裁。伊朗拒絕這樣做,中國也對此表示支持。伊朗要求美國首先採取行動,解除窒息經濟的單邊制裁措施,恢復被其打破的協議。

內德·普賴斯指出,簽署國尋求一種挽救伊朗核子協議之際,美國和中國有著共同利益。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