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官媒自曝政權危機:官場怠政成風

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大上台後通過反腐清除官場反對派勢力,令整個中共官僚體系面臨巨大壓力與恐懼,官員自殺數量上升,官員群體性怠政問題日趨嚴重。日前,中共海南委書記沈曉明公開提及這一現象,多家官媒隨即予以報導。連串舉動被認為凸顯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政權危機或因此引發。

官員系統性怠政成為習近平難解問題。

中共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6月15日的一場會議上自揭海南官場普遍存在的「新官不理舊帳」等諸多怠政、懶政現象。

他問在場官員:「在營商環境方面,有的市縣『新官不理舊帳』,之前招商的投資項目換了領導就不算數了,為什麼以前對投資商說可以,現在又說不可以?」

「為什麼過去幾年,有的市縣沒有一個產業項目落地,沒有一個大產業項目建成投產?」

「中央支持海南發展,有關部門專門建立了自由貿易港建設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但各市縣申報的項目卻不多?」

包括人民日報、新京報在內多家中共官媒同時予以報導,還給沈曉明有關怠政的系列質問冠以「靈魂之問」的名字予以強調。這被認為反映了中共高層已備受怠政、懶政困擾的問題。

怠政、懶政現象已存在多年。自江澤民時代起中共高層用瓜分利益的方式使官員保持動力,無官不腐自此成為常態。習近平上台後大力反腐,損害了官僚系統利益,官員乾脆少做事、不做事,消極怠工。這曾造成政令不出中南海的窘況。例如,習近平曾先後六次就秦嶺別墅問題作出批示,但當地居然紋風不動。

習近平曾在2016年6月的中共深改組會議上一改之前勸說姿態,對中共官僚系統撂狠話稱,「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中共官媒還透露,總理李克強曾多次因官員怠政「發火」,甚至用茶杯敲砸桌子。但這都未帶來什麼改變。

去年中共病毒疫情爆發,中國經濟再受重創,觀察人士認為,中共官僚階層的利益進一步受損,官場不滿情緒更加嚴重,政權根基已經不穩。這都被認為是官媒集中報導沈曉明有關怠政發言的背景。

政治與經濟學者程曉農早前分析說,中共官員中出現耳語詆毀和消極怠工的反彈情緒,黨內有三種人讓習難以入眠:一是看笑話的,二是不作為的,三是盲幹的;而習對官員的離心離德也心中有數。

評論員鍾原此前發文,分析指,「拼命擠進中共官場的人,主要目的當然就是為了權錢交易...按照黨媒的要求,如果只干工作不貪腐,哪個中共官員還有動力呢?」

鍾原說,中共運動式「反腐」使官場怠政問題不斷加重至令高層憂心的程度,但「習近平越來越一言堂,也讓各級官員異常小心,不敢言也不敢動;目前形勢又急轉直下,上下都沒有解決的辦法,無疑加劇了怠工現象」。

他認為:「中共高層深感指揮棒不靈了,著急地通過黨媒喊話,實際毫無辦法,官場已經渙散,誰也無法挽回。」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