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撒錢救經濟?中國1月人民幣貸款大增6256億美元 創新高

中國經濟今年面臨「保5」壓力。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10日公布,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98兆元(約6256億美元),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人民幣6.17兆元(約9699億美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中國1月份人民幣貸款、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香港中通社

中國經濟今年面臨「保5」壓力。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10日公布,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98兆元(約6256億美元),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人民幣6.17兆元(約9699億美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新京報指出,中國1月社會融資、信貸增量均創新高,既有季節性因素,更是為對沖經濟下滑壓力,官方加碼「逆周期」與「跨周期」政策的效果釋放。

去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達到8.1%,在主要經濟體中仍居首位,但GDP年增率卻呈現逐季下滑走勢。

受比較基期影響,去年第1季,中國GDP創下18.3%的高增長率,但第2至第4季分別降至7.9%、4.9%、4.0%。不少分析認為,今年中國經濟恐面臨「保5」挑戰。

針對中國1月人民幣貸款與社會融資規模大增,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一是按歷史經驗,銀行往往會在年初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早投放早收益」,一般占全年信貸投放額度較大比重。

其次是為對沖新的經濟下行壓力,中共官方正在加大、加強「逆周期」與「跨周期」政策協調,政策效果釋放,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改善。

三是今年新年假期相對往年後置及各地倡導「就地過節」,利多工業企業開工,帶動信貸需求。

但從結構來看,中國1月貸款呈現居民與企業「一冷一熱」的現象。1月住戶貸款增加人民幣8430億元,明顯低於去年同期的1.27兆元增量規模;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人民幣3.36兆元,則高於去年1月2.55兆元的增量規模。

新京報指出,較受關注的個人房貸1月增量為人民幣7424億元,雖比去年後幾個月有所增長,但仍低於去年同期的9448億元。

對此,周茂華認為,居民中長期貸款偏弱,主要是房地產需求恢復仍有個過程。隨著中國國內信貸投放「糾偏」與個別房企風險影響逐步淡出,樓市供需兩端將逐步回暖。

此外,反映居民消費需求的住戶部門短期貸款也仍偏弱,企業投資則較為樂觀。分析認為,1月企業中長期貸款年比多增,加上官方「穩增長」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供應瓶頸、原材料與物流成本壓力,電力供應緊張等因素有所緩解,都讓企業對經濟前景趨於樂觀。

但國泰君安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覃漢認為,1月金融數據確實好轉,但可持續性存疑。在超預期的總量數據之外,更需要關注的是結構惡化隱含的經濟下行壓力,貨幣向信用傳導不暢的問題仍舊存在。

覃漢指出,中國實體內生性融資需求乏力並沒有明顯好轉,這反過來意味著依靠官方「窗口指導」的「衝量」很難持續,提振經濟的時滯還會很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聯合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