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唐朝就有科舉,為何寒門子弟直到宋代才易入仕?

空有篇章傳海內,更無親族在朝中。

晚唐詩人杜荀鶴出身寒微,雖在45歲時中了進士,卻也未被授予官職。報國無門,杜荀鶴遂發出這般感慨。可見,當時的平民想要順利入仕,絕非易事。

的確如此,《舊唐書》《新唐書》所見930位進士中,出自公卿與郡望之家者高達71%;另有出身於門第不高計程車族小姓者占13.1%;至於寒門進士,卻只有15.9%。

這顯然與宋朝的差距有些大:於《宋史》列傳所載1533人中所見,平民入仕者高達55.12%,甚至有不少人得以出將入相。

眾所周知,科舉考試成於隋唐時期。既然唐代已出現了科舉考試,那為何直到兩宋之際,平民入仕才更加容易呢?

古代科舉示意圖

一、有唐一代的行卷之風

相對宋朝科舉制而言,唐代科舉考試的一個鮮明特點,是它的評選結果深受行捲風氣的影響。

什麼是行卷?

南宋趙彥衛《雲麓漫鈔》中有記載:「唐之舉人,先藉當世顯人,以姓名達之主司,然後以所業投獻,逾數日又投,謂之溫卷。」

簡而言之,在參與科舉考試前,舉子會將自己的得意之作精心裝裱後,呈現給當時的達官顯貴、地方大員或「文壇大佬」,而後靜待其回復;若有消息,自是皆大歡喜;若無消息,舉子還要再投一次用以提醒,謂之「溫卷」。

《容齋隨筆》是古代文言筆記小說,宋朝洪邁撰

這些被行卷的人,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能直接或間接聯繫到主考官。南宋洪邁《容齋隨筆》中記載:「唐世科舉之柄,專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為之助謂之通榜。」既然唐朝初期的科舉考試不糊名,那麼哪一張考卷對應哪一位學生,主考官一目了然。舉子行卷,便相當做「附加題」,只要他們在這方面表現更好,就會更容易取得高分,進而高中進士。

這麼做的初衷,其實是好的。考試結果雖被「專付主司」,但僅憑主考官一人之力,又哪能面面俱到?從這方面看,舉子提前行卷,不僅能刷一刷「存在感」,還能給主考官減輕一部分壓力。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更為重要的是,恰恰是因為身份信息的公開,主考官也會擔心:自己主持的評選結果或許會因為不夠公允而遭至非議。須知,以一次考試定取捨,難免會出現優秀者落第而平庸者入選的情況。為了儘量避免這種可能,主考官一般會通過行卷事先了解部分「種子選手」的才學、名聲;然後,再綜合這些情況,給出最終結果。

所以對舉子而言,無疑是一條通往仕途之路的「捷徑」。怪不得,許多為後世所熟知的大詩人,如李白王維、白居易等人,皆有過行卷經歷。只是,這種做法雖有一定好處,卻犯了與兩漢察舉制、魏晉九品中正制一樣的錯,那就是忽略了考場外的人情世故。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

二、考場外的人情世故

誰能保證,舉子的行卷,就一定是他本人所寫?找「槍手」代筆不行嗎?

曾官至宰相的晚唐名臣盧鈞,也曾收到過舉子行卷;可諷刺的是,被舉子言之鑿鑿稱為「原創」的行卷,恰好正是盧鈞舊作。如此「大型翻車」現場,猶如「李鬼撞見了李逵」,令人忍俊不禁。直到被拆穿後,這位舉子才悻悻道出自己花錢買文章的行為。

誰又能保證,唐代科舉考試的歷屆主考官,都能客觀、公正地看待這些考卷?大家都是同朝為官,給自己好友、同盟或上司家的後輩開個「方便之門」,難道不行嗎?

據《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三》記載:「國忠子暄舉明經,學業荒陋,不及格。禮部侍郎達奚珣畏國忠權勢……遂置暄上第。」

唐朝官員

楊國忠弄權,朝野上下無不忌憚,時為主考官的達奚珣礙於國忠之勢,不得不將其長子楊暄列為第一等。難怪,太子校書郎王泠然此前曾憤然道:「今之得舉者,不以親則以勢,不以賄則以交。」

由此觀之,舉子能否高中進士的關鍵,已不在其個人才學,而在考場外的人情世故。有權、有勢、有錢的公卿郡望之家,業已通過行卷之風壟斷了一部分的進士名額。在此情形之下,長袖善舞且擁有更為廣闊人脈、物力資源的世族子弟,不僅沒有錢財上的困擾,也更加擅長通過行卷過程中的「潛規則」,以期成功入仕。

唐朝的文人

三、宋朝科舉制的相對公平

唐代舉子預投行卷,也被稱為「公卷」。有意思的是,公卷制度也曾流行於北宋初年,但很快就被廢除了。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三十三》中記載:「(慶曆元年)八月丁亥……罷天下舉人納公卷。初權知開封府賈昌朝言:『唐以來,禮部才名譽,觀素望,故預投公卷,今有彌封、謄錄,一切考諸試篇,則公卷為可罷。』詔從之。」

北宋初年,為保證科舉考試的相對公平,防止主考官利用職權之便徇私舞弊,非但公卷制度被下令廢除,朝廷還出台或重啟了一些其他防作弊手段,如糊名、謄錄、別頭試與鎖院制度。

糊名之法,始於武周,但主要用在吏部中。直到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才將糊名制度用於殿試之中;又過7年,糊名制度被推廣到省試中;到了景德四年(1007年),省試中還出現了專門負責糊名的彌封官。

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儘管如此,一些考生仍能通過在試卷上做「記號」,來暗示自己的身份,於是謄錄製度也應運而生。所有考卷呈交以後,由專人統一抄寫,從而極大減少了考生因字跡或「記號」而被認出來的可能。

據《宋史·蘇軾列傳》記載:「嘉祐二年,試禮部。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

蘇軾當年參加會試(即禮部試),因為文章寫得太好,被歐陽修誤以為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寫;歐陽修為免落他人口實,遂將蘇軾列為第二名。由此可見,當時推行的糊名謄錄之法,還是頗具成效的。

歐陽修(1007年-1072年)

除此之外,如果考生與主考官有親緣關係,當時還會為其準備專門的考試,稱之為「別頭試」。而且,如現在的高考一般,在開考前的一段時間內,主考官(亦如現在的高考卷出題老師)會被隔絕在院內,不與外界進行文字往來,以儘量避免試題外泄或其他舞弊行為。

自此,宋代科舉考試「專以試卷定高下」,從而保證了科舉考試的相對公平。還需要補充的是:雖然進京趕考花費頗多,但對宋代的寒門子弟來說,這個問題卻不難解決。

一者,官方有時會給予一定「補貼」。朝廷曾發放過「公券」,考生憑此到官方指定驛站,可享受免費食宿。

二者,宗族「義莊」興起,用以資助族人的求學或嫁娶。

三者,此前已發表的《蘇轍嫁女「傾家蕩產」,宋朝的嫁妝為何如此昂貴》中所云,一些富貴之家會提前「預訂」寒門才子,用錢財資助他們的求學、趕考。

宋朝的文人出行的架勢

綜上所述,寒門子弟在宋朝入仕,要遠比唐朝更加容易,只要有真才實學,就不怕沒有機會步入仕宦之路。難怪,宋朝會被稱為讀書人的「天堂」。

————————

參考資料:

〔1〕《宋史》《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長編》

〔2〕李貴《兩宋時期何以「寒門多出貴子」》

〔3〕杜騫、賽力克布力《論唐代行卷的社會風尚》

〔4〕楊億力《宋初進士行卷與文學》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歷史D學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