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一定不要成為下面4種父母,影響孩子的成長,希望沒有你

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為人父母,都是用全身心的愛來對待孩子,但是也要注意過猶不及。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愛孩子,結果無意間卻害了孩子。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做下面4種父母,快看看你中招了嗎?

1、包辦一切的父母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必須要面對的事情,如果父母非要事事代勞,那麼所有你替他走的路,日後都可能變成他爬不出的坑。

在我眼裡,真正負責任的父母,是在孩子嗷嗷待哺的時候,盡心地照顧,在孩子長大成人,得體地退出。

那些以為自己很偉大,為孩子做這做那,連牙膏都擠好的父母,其實最自私。他們內心深處害怕孩子長大,害怕孩子會離開,所以把孩子一切都包辦好,就是為了讓孩子能一輩子和自己在一起。

父母在養育孩子方面不必過於緊張和焦慮。對孩子的包辦替代減少一些,給予他們的自由空間增加一些,不僅能夠讓自己輕鬆,孩子也能更獨立自在。

2、袒護縱容的父母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許多父母把孩子當做寶貝,掌上明珠。不但特別寵溺,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也往往採取袒護縱容的態度。使孩子逐漸養成了小霸王作風,變得自私自利,變得任性霸道,沒有是非觀念。

父母一味地袒護縱容孩子,其實是在害孩子。因為父母過分的袒護,孩子變成性格缺陷者,這是父母想要看到的嗎?

如果家長想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就要做到不袒護、不縱容。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明確告訴孩子的錯誤所在,及時懲罰孩子。

3、熱衷比較的父母

中國有個最完美的孩子,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愛好廣泛,自己家的孩子怎麼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

適度的比較也許能催人奮進,但過度攀比帶來的卻是傷害。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更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

父母總是強調孩子比別人差,會使孩子經常自我否定,做事沒有自信心,嚴重些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長要學著欣賞孩子,不要總是拿孩子進行攀比,孩子之間是無法比較。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天分和學習能力是有區別的,各有長短。

4、製造挫折的父母

很多父母奉行的是:偽挫折教育。說白了,就是給孩子製造挫折。但是,這種做法,不僅達不到鍛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還會讓孩子懷疑自己,處於痛苦之中。

有句話說得好:「不以孩子意願為先的挫折,其實都是折磨。」

好的挫折教育,實際上是一種愛的教育。當孩子生活在有溫度的家裡,他就能積攢更多的堅持下去的力量,遇到挫折後,很少會鑽牛角尖,情緒復盤能力也更強。

正如一句話所說:「越挫越勇的底氣,不是訓練出來的,而是父母給予的愛與支持。」願每個孩子都擁有愛和支持這身「鎧甲」,勇敢地面對這個世界。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複印件出了問題,就一定要從原件上找原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行為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所有孩子的身上,幾乎都有父母的烙印。

孩子不應該是家長的附屬品,家長只是幫助孩子,但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長。希望各位父母不要以愛的名義,綁架孩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洪蘭談育兒腦心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