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中共不公平貿易行為難改變 專家促美採取新手段

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周四(4月14日)舉辦公聽會,就如何更好應對中共的不公平貿易行為聽取專家意見。

正當美國拜登政府積極推動其「印太經濟架構」之際,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周四(4月14日)舉辦公聽會,就如何更好應對中共的不公平貿易行為聽取專家意見。

(原聲:「當然,我們沒有改變中國的非市場行為。」)

周四(4月14日),在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公聽會上,出席作證的專家們紛紛表示,過去30年來,美國採用了各種方式,但都無法讓中國非市場化的不公平貿易行為發生改變。

其中,川普時期的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局(ITA)工業與分析助理部長娜莎克·妮可塔(Nazak Nikakhtar)說,「答案當然是我們無法改變中共。中國太大,也太強了。他們把我們所有有錢的歐美公司都誘惑了,基本上成了中共的喉舌。」

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創始人兼總裁克萊德·普雷斯托維茨(Clyde Prestowitz)更直言:「只要中國共產黨統治中國,雖然他們可能採取不同手段,但其根本方式和理念不會改變。」

周四的公聽會主題為「挑戰中國的貿易行為:促進美國工人、農民、生產者和創新者的利益」,邀請專家就如何應對中國非市場經濟做法、創新和技術相關的產業政策、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竊取、印太區域經貿參與,以及世貿組織(WTO)解決中國貿易扭曲做法的能力等進行了分析,並提出美國應採取的戰略。

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創始人兼總裁克萊德·普雷斯托維茨(Clyde Prestowitz)更直言:「只要中國共產黨統治中國,雖然他們可能採取不同手段,但其根本方式和理念不會改變。」(視頻截圖)

中共對美經濟挑戰遠超俄羅斯危機

目前,拜登政府正在努力推進其印太經濟框架(IPEF),尋求加深與該地區在數字貿易、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合作,遏制中共不斷擴大的影響力。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日前出訪新加坡時表示,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貿易分離,而是計劃重新調整與中國的商業關係。

日前,戴琪還對美國《名利場》雜誌說,從長期來看,中國對美國經濟產生的影響,遠超今天美國面臨的俄羅斯問題。

3月底,戴琪曾對美國眾議院表示,美國與中國貿易談判的善意努力,可能已達極限。川普總統時期的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未能產生結果。中國只遵守符合其自身利益的義務,華府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下一階段的對華貿易政策,將專注於美國的經濟獨立而非施壓。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曾對美國眾議院表示,美國與中國貿易談判的善意努力可能已達極限。

哪些是美中貿易的首要問題?

周四公聽會上,面對專家的諸多建議,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委員薛瑞福提出,哪些是當前美中貿易面臨的首要問題,以及應立即採取的應對措施。

與會專家妮可塔(Nazak Nikakhtar)的回答是出口管制。「我認為現在我們必須先要止血。我們必須要加強出口管制。我們向中國輸出了太多的技術。」

普雷斯托維茨認為,美國需要有類似中國的產業計劃,以應對挑戰。

「我們需要與《中國製造2025》《中國標準2035》相類似的計劃。我說相類似的意思是,我們需要向那些領域注資,並需要促進私人資金向那些領域注資,我們需要開發技術來阻止中國的推進。我們需要鼓勵的不僅是研究領域。」

在會上作證的比利時Bruegel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艾麗西亞·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ía-Herrero)則建議,美國應協助自己的企業找到新市場,以取代對中國的依賴,比如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中國經濟問題專家、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委員史劍道也指出,美國政府的一些現行政策表面上是給美國企業提供幫助,而實際上卻是在資助中國。比如商務部一邊要求給美國晶片業提供補貼,而同時卻又允許這些企業繼續將技術轉讓給中國的競爭對手。

「這幾乎是一個騙局,要求納稅人向公司提供資金,以便他們可以在美國製造,而這些公司則協助中國扭曲市場,讓他們能夠回到美國並說我們需要錢。」

專家:美中貿易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

聽證中,經濟戰略研究所創始人兼總裁普雷斯托維茨指出,美中貿易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因為這不僅涉及到貿易,也涉及到產業策略和投資等問題。中國的目標就是取代美國在經濟和高科技領域的主導地位,為此他們有一套完整戰略。

前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分析助理部長妮可塔也談到,中國目前已占據了很多高科技領域市場。其中很多是因為美國跨國企業對中國的持續投資,導致技術轉移。

對於美國是否應該取消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及退出世貿組織,普雷斯托維茨認為這不太可能,但美國貿易部長可以單方面發起反傾銷調查。同時美國可以聯合自由市場國家,建立新的貿易聯盟。

「如果我們要建立經濟民主圈,那麼我可以想見,將所有民主國家,如韓國、日本、菲律賓,都聯合起來,達成一項自由貿易協定。我認為這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事情。」

妮可塔建議,目前應確定哪些是涉及美國國家安全的最關鍵項目,並提高關稅,以確保這些行業發展不會被廉價的中國進口產品取代。

在川普總統時期,美國已認識到在產業供應鏈上對中國的過度依賴,並鼓勵產業回流。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更加凸顯了美國在供應鏈上面臨的危機。

世界銀行行長戴維·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周二(12日)也表示,世界各國正在努力使其供應鏈多樣化,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他說,這樣做"可能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時方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