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痰濕百病生,痰濕體質的人都有三種表現,中醫方法調理不妨試試

藥聖李時珍是我國古代中醫的集大成者,他所著《瀕湖脈學》中寫下「痰生百病濕生災」告誡大家,痰濕對於身體的損傷是極大的,人體的多種病症都是由痰濕所引起的。

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感覺身體乏力,精神不振,卻又沒有什麼明顯疾病。或許你有可能被痰濕邪氣纏上成了痰濕體質,痰濕體質的人往往易生病而且因為精神狀態常年不佳,幹活做事也往往有心無力。

針對痰濕體質,其實我們的身體上會有明顯表現。很多人還蒙在鼓裡不妨看看自己是不是痰濕,用針對的方式進行改善,幫你除濕氣一身輕鬆。

痰濕體質的人都會有三種身體表現

虛胖,氣色差

黃帝內經〃靈樞〃五變》中記載痰濕人群「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意思就是痰濕嚴重的人身體虛胖,皮膚單薄沒有韌性光澤,指的就是我們來說臉上氣色晦暗,沒有神采。雖然身上有肉,但都是軟塌踏的肥肉,並不強健是身體虛胖的表現。

當我們身體內濕氣較重時,濕氣運轉出問題就會在體內積聚,導致我們出現虛胖浮腫的情況。很多人明明看起來又壯又胖,但氣色不好並且身體精神狀態差身體不結實。

問題嚴重的人濕氣運轉不出,導致身體浮腫看起來更胖,身上軟踏踏一按一個坑,其實都是寒濕水氣在皮膚之下的表現。

脾胃虛寒,腹痛腹瀉

《黃帝內經〃靈樞〃五變》記載「腸胃惡,惡則邪氣留,積聚乃作脾胃之間寒溫不次。」當濕氣重的時候就會導致我們的腸胃出現異常,濕氣積聚體內出現寒症與熱症兩種情況,常見寒症就是腹痛,腹瀉,因為寒濕導致胃陽損傷。日常生活中,濕氣重的人往往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疾病,常見的就是腹痛腹瀉,有些人甚至成為了習慣性腹瀉,每天都腹瀉大便不成型就是因為濕氣太重,並且大便往往粘膩粘在馬桶上下不來。

消化不良,身體乏力

熱症則是消化不良,脾胃虛弱,食物不能夠轉化,積聚在腸胃之中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明:「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倉廩就是古代糧倉的意思,脾胃能夠攝入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要營養物質。如果脾胃虛弱,則轉化功能失效食物積聚在胃中,引起腹脹腹滿消化不良等問題。

濕氣重則脾氣虛,脾為後天之本,脾虛導致消化異常,攝入的食物養分不能夠運轉全身,就容易導致我們身體無法得到供養,身體乏力,精神不振等問題也就隨之而來。

痰濕體質的人怎麼調理,方法簡單

清淡飲食,不吃甜膩肥厚的食物

《素問.奇病論》中記載「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其氣上溢,轉為消渴。」這裡的意思就是濕重虛胖的人肯定愛吃甜食和油膩的食物,最終導致「消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典型的症狀就是口乾,尿多,食量大,就是消渴症。

生活中,甜膩的食物在腸胃中難以消化,久聚則成濕氣,濕氣散不出去最終積蓄在體內,導致肥胖。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選擇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飲食,並不是不吃肉,而是應該吃瘦肉,像是牛肉,羊肉等都是溫陽除濕的食物。但我們應該注意烹飪方法,太過油膩就容易導致濕氣加重,多吃蔬菜水果,適當補充肉類即可。

堅持運動,祛除濕氣

《醫效秘傳》記載「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氣是我們的生命之氣,先天來自父母,後天來自飲食。脾胃虛弱飲食不調則陽氣衰弱,濕氣加重。而補充陽氣則可以祛除寒濕。運動鍛鍊就可以增強體質,補充陽氣

運動其實很簡單,只要長期堅持以不傷害身體的方式運動即可。每天堅持運動但也需要注意時間,不要在風大或者天晚的時候進行運動。當運動後身體出汗風寒濕三邪則容易趁機入侵機體導致疾病。早晚濕氣重,溫度低,運動可以選擇下午傍晚時分,運動也不要過量,每次保證身體發熱微微出汗即可。

痰濕體質和濕熱並不相同,兩者有何區別?

濕為陰邪,屬水之類。濕與熱合,充斥三焦。濕熱體質與痰濕體質一般情況下很多症狀相似,但有一點可不同,舌苔。痰濕體質的人更容易出現舌苔白厚,而濕熱體質的人則容易出現舌苔黃膩

清代醫學家薛生白所言「太陰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故生濕熱。」本來人體內的濕氣尚未祛除,不能夠運化水谷流通氣血,這時候外邪再次到來,導致濕熱成型。出現這樣的情況更多是因為外界環境和本身痰濕共同導致。

日常生活中,避免長時間身處濕氣重的環境中。個人住所保持乾淨整潔,開窗通風室內的保持室內乾燥。勤曬被褥,勤換衣服保持身上乾燥舒適,避免外部濕邪入侵人體,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濕熱到來。

痰濕嚴重導致我們身體受損,其實祛濕並不難,無非的是嘴上功夫和腿上功夫,只要能夠長期堅持,就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痰濕體質。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民福康養生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