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漫議緣分,祈惜福分

緣分,亦作緣份,是一個很玄妙的詞,源自佛教。它有兩重含義:一是指人與人、或人與物之間發生某種關係的可能性;二是指人與人之間由命中注定的遇合機會。

常言道:「緣由天定,份靠人為。」邏輯上,先有緣才有份。有緣份不怕經歷「銀河相隔」,終有「鵲橋相會」。緣分盡了即表示二人由於某種原因而分開,再也沒有轉圜的餘地了。緣分未盡即表示二人經歷一系列考驗後,最終以圓滿結局而收場。

緣是無需刻意安排的。「緣」讓不約而同的人邂逅,從相逢、相識到依戀;「份」是發自內心的意願,期待互相聯絡。而聯絡就像隱形的繩索將彼此環扣相互牽引,心心相印。

現代交流工具迅捷發達,聯絡方式五花八門,於人們加深情誼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或享有交談相會的知己朋友;或享有同度共處歲月的同事同學;或享有無微不至關懷的戀人蜜友;或享有無法缺失默契的夥伴搭檔;或享有福禍與共的拜把兄弟姐妹;或享有彼此恩愛摯手相守的愛人……然而,如果朋友絕交、親人隔斷、戀人分手、配偶離異,等等,就說明緣份已經落幕。可見,緣的到來,讓相遇的人慶幸彼此的聚合;份的堅守,又使遇合的頻率增多而決定緣的深淺。

有緣人總能擦出火花並萌生持久相守的心志,一面之緣又永遠輪迴為陌路人。於是,在緣聚的有限時間裡,份總是把握可否留住那個人的動機和意願。如果想把一段緣留在宿命里,那就得為謀求「份」而付出努力。緣份,使人們形成彼此關心的習慣,從陌生慢慢過渡到熟悉,到無話不談,直到人生的路上相依相伴,無法割捨。如果無法左右一面之緣,你可以安慰自己,有緣緣會再來,故而一別兩寬。請記住,有緣,份仍可再續。只要你想留住那個有緣人,份即讓彼此廝守。執著追求是「份」的代名詞,份能將緣定格,長長久久。

緣分是人人平等精神的體現,它要求有緣人撇開門第、地位、等級、學歷、財富等世俗觀念,超然物外地共同創造美好的精神境界。俞伯牙當時是聲名顯赫的朝官,鍾子期則是砍柴為生的樵夫,兩人地位差別懸殊,可他們以音樂為媒,情投意合,摯友終身,成為千古佳話。

因緣而生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詩化的緣分,尤其值得珍惜。緣分是屬於精神範疇的,它總是超凡脫塵,維繫情有獨鐘的精神境界,但它又總是與世俗的偏見衝突。如陸游和唐琬情緣相投,十分般配,但舊有的婚姻道德觀使之不能終身相依。唐琬在年輕美貌時就悲苦地離開了人間,陸遊人生七十六年,寫了許多懷念唐琬的詩篇,臨終之際也夢留沈園,遺恨人寰。由此可見,呵護來之不易的緣分,對情感生活有多麼重要。我們可以窮困潦倒,但有了共同遮風擋雨的情緣,一樣能獲得生活的勇氣,一樣能有精神的樂土。

緣被喻為命運糾纏的絲線。所謂有緣,就是遇見了該遇見的人;所謂有福,就是能和有緣人共享人生的悲歡。緣分淺,是有幸相識卻又擦肩而過;緣分深,則是相見恨晚從此不離不棄。有的緣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屬上等緣;有的緣分是可遇亦可求的,屬中等緣;有的緣分是可遇而無需求的,屬下等緣。無論何等緣分,既是有緣,就應懂得「珍惜」二字。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當不順心的事時常縈繞著我們的時候,該如何面對呢?「隨緣自適,煩惱即去」。其實,隨緣是一種進取,是不把寶貴的時間花在虛無縹緲的追求上。

何為隨?隨不是亦步亦趨的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也不是放縱性情的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緣在惜緣,緣去隨緣。

人生之至樂,不是物質的富有與占有,而是精神的充盈和樂觀;人生最幸福的,不是光鮮的表面,而是知足與心寬。人生的煩惱,源自於心胸狹窄,源自於貪慾太多,源自於不能看淡。

人人皆知,心寬一寸,路寬一丈。沒有心寬似海,哪來風平浪靜?心寬一點,煩惱就減少一點;心寬一點,日子就順暢一點;心寬一點,人生就快樂一點。心寬則無憂,無憂即是福;心寬則知足,知足則常樂。「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這句話永遠是至理名言。心寬才能看得淡,看得淡才能不計較,不計較才能心舒坦,心舒坦才能人安然。心寬了,人就不會浮華躁動,不浮華躁動便是清靜淡然,淡然的人,福樂無邊。

人生在世,不爭不鬥,自然平安;無欲無求,自然心安。人安心安,便可享受清閒。心寬真好!矛盾,可以在心寬中化解;憂愁,可以在心寬中消除;煩惱,可以在心寬中驅散;一切不愉快,都可以在心寬中化為雲煙。故古人言:心寬是福。

所謂福分,亦作「福份」,猶福氣。指享受幸福的運氣。是人生命運中註定應得的享用。

人的幸福是靠奮鬥得來的。勞動得到快樂,勞動獲得幸福,不勞而獲的人生是無幸福可言的!

幸福的獲得感人人都有。但並非人人知足、滿足。幸福無關榮華富貴,無關名譽地位,而有關的只是一種心靈感應和黙契。有的人的幸福來自於一枚鑽戒,有的人的幸福來自於家人安康,有的人的幸福來自於子孝孫賢,有的人的幸福來自於戍國衛邊,有的人的幸福來自於平凡奉獻,有的人的幸福來自於信仰的實現……或許有的幸福僅僅是相愛之人的對視一笑,如革命烈士周文雍和陳鐵軍,戴著腳鐐手銬走向刑場,相互一擁,對視一笑,彼此就覺得是幸福的!

幸福沒有統一的模式,沒有明確的標準,沒有固定的答案。所以,感受幸福,分享幸福,珍惜幸福,是每個人應該懂得的。

有言之,幸福無邊。是說福無止境。追求幸福是所有人的願望,但把握幸福並非人盡皆知。有些幸福如花叢間的蝴蝶,你追著不放,它會害怕地躲閃。你越是拼命地追,它越是逃得遠。如果把心放平、放寬,你平靜地流連於花叢時,你的身上瀰漫著誘人的香味,不知不覺間,它也情不自禁地悄悄向你靠近,或停息在你的肩頭,或圍聚在你的身邊。

世間並不是所有的事,都能順心遂願。把心放寬,把眼光放遠,把所有的人看慣,把一切的事看淡,自己的這顆心,也就能夠釋然。天地那麼大,風景那麼美,人生那麼好,哪有那麼多的可氣可惱?你只要心寬,就會飯吃得香,覺睡得好,夢笑得甜。心情好了,身體健康了,精氣神來了,幸福也來陪伴了。

不少人不快樂,根本原因就是太貪婪,看到別人發財就眼紅,看到自己不順就抱怨,想到別人快樂就嫉妒,想到自己不如人就心煩。人人絕非完美,事事難如人意。看看別人的錯,想想自己的過,就會少了許多怨言;看看他人的非,理解他人的難,就是你做人的善。人心就像一個容器,如果把大量的快樂裝入其中,你就會天天高興得合不攏嘴;如果把無盡的煩惱裝入其中,你就會天天苦不堪言。

很多時候,看待同一個人,直面同一樣事,或許有些人情緒糟糕透頂,或許有些人開心樂不可支。若遇到煩心的事,就一頭撞到南牆上,鑽進牛角尖,心裡必定是憂憂戚戚,煩躁不安;若是換個角度、換個心境去考量,或許眼前又是柳暗花明,心中更是雲淡風輕。

南懷瑾先生說:「一個人心量大了,他的格局也就大了。格局大了,心胸自然就開闊了;一個人心量小了,他的格局也就小了,心胸自然就狹窄了。」氣打心頭起,怒從心中來,生氣是百病之源,如果病魔纏身,談何福樂?

茫茫人海,人與人之間,能夠相遇就是一種緣分;漫漫長路,心與心相交,有人問候就是一種情誼。緣深緣淺,上天自有安排。有緣的人,就算隔著千山萬水,也會有相見的一天;有緣的情,就算阻礙再多,也會有克服萬難相守的時刻。遇見了,就應該好好珍惜;緣盡了,也不要苦苦糾纏!

老子說:「君子以厚德載物。」人有多大的德行,就有多大的福分。厚道,是一個人最好的人品,也是一個人最頂級的情商。所謂厚道,說直白點就是不計較。只要不是先天智障,人人都不傻,只是有人選擇不計較。人活一世,可以不聰明,但不能不厚道。做人一定要恪守本分,厚道踏實。

做人,計較不如厚道。厚道之人,做事本本分分,為人踏踏實實,不會曲意逢迎,不會虛言誑語。對待他人真心誠意,寧願自己吃虧,也不會虧欠別人,凡事只求問心無愧,心安理得。

厚道之人,沒有那麼多算計。凡事出於本心,自覺恪守公理。愛人者人愛,福往者福來。對人真誠,也會收穫別人的青睞。也許,你無意之間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唯有做好自己,相信真心換真意,傻人有傻福,保持一顆平常心,去面對身邊的每個人。

厚道,體現的是善良。善良之人,必有善福。心存善良,為人善良,溫暖他人,也照亮自己。古人言:「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君不見,作惡惡報,種德收福,亘古不變!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白浪情之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