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痔瘡、便秘、肛瘺、肛裂不治療會怎麼樣?來看看它們的結局

因為肛腸疾病的發病部位比較特殊,使得患者由於羞於啟齒或疼痛而拒絕就醫;又或是對疾病認識不足,造成疾病越來越嚴重,以至於讓病情越來越複雜,甚至可能威脅生命安全。

常見肛腸疾病不治療會怎麼樣?

1、痔瘡

便血是痔瘡的典型症狀,不管出血量多還是少,一直拖著不治療易造成失血性貧血。痔瘡也會造成疼痛,特別是排便時疼痛感加劇,使得患者刻意憋便,久而久之造成慢性便秘。另外,女性肛門和私密部位相鄰,痔瘡出血或膿性分泌物會促使大量細菌繁殖,容易導致婦科炎症。

面對痔瘡先調節生活方式,必要時還需要用藥治療;若痔瘡反覆出血、發生嚴重的痔核脫垂,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還需手術治療。

2、便秘

慢性便秘易誘發神經精神相關症狀,比如精神高度緊繃、噁心和頭暈、記憶力下降、焦慮和睡眠質量差等,甚至會誘發肛裂和痔瘡等肛腸疾病。大多數便秘可通過生活方式來改善,若收效甚微,那麼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瀉藥,比如乳果糖或小麥纖維素等;患者應拒絕用刺激性太強的蒽醌類瀉藥,以免導致結腸黑變病。

3、肛瘺

肛瘺拖著不治療可促使炎症蔓延,擴大周圍組織侵蝕面積,從而治療起來更加困難。值得注意的是,肛瘺會使得局部皮膚持續受到炎症刺激,誘發炎性細胞增生,導致細胞DNA變異,最終導致癌症。肛瘺分為間歇期和發作期,前者無明顯症狀,無需特殊用藥治療;後者易造成流膿液、局部紅腫和疼痛等,藥物僅能控制症狀,必須做手術才能根治。

4、肛裂

不少肛裂患者因為疼痛而憋便,使得糞便長期停留在結腸中,糞便中的水分越來越少,使得糞便逐漸乾結,從而誘發便秘。肛裂一直沒有治療易誘發陳舊性肛裂,還需通過手術方式修復,以免誘發感染。

為能預防肛腸疾病,飲食方面不能太精太細,少吃高脂肪和辛辣刺激食物,適當地吃新鮮蔬果和全穀物、薯類等,能促進胃腸道蠕動。堅持運動,比如提肛運動、打太極拳或散步等,能促進肛門周圍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速度,幫助改善炎症。按時拉大便,不能憋便,每次排便後溫水坐浴。值得注意的是,持續便秘或腹瀉、排便習慣和性狀發生改變等,還需立即就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生活營養師Ellie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